为父母点歌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e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乘坐出租车出去办事,不经意听到车载广播里正在播出点歌节目。
  打电话进来的是一位在外地求学的男生,他说今天是他母亲的生日,想让家乡的广播电台为他母亲播放一首歌,表达他内心的祝福。主持人一边甜美地和他聊着天,一边准备着那个男生点的歌曲。不久,罗大佑的歌曲《母亲》在广播里悠扬地响起来。
  我不知道那个男生的母亲是否能听到为她点的歌,但我能感觉到男孩对母亲的爱。无疑,有这样的孩子,那位母亲是幸福的。
  我也曾点过歌。读书时,学校的广播站每个周末都有点歌台,那是流淌着爱的节目。记得当时我们争先恐后地去点歌,为同学,为朋友,为老师,有时也为自己点一首歌,那感觉是满满的幸福。
  毕业参加工作后,也偶尔打电话到广播电台点歌,为女朋友,为父母。当优美的音乐在天空中回荡,美如天籁之音,就感觉整个人是快乐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不再听广播了,也就慢慢不再点歌了。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我以為电台早已停播,没想到还有一些特别的人群,喜欢着点歌节目,一直坚持着把节目办好。
  那天在出租车上,我暗暗记下了电台的号码,我很庆幸听到了久违的声音。下车后,我第一时间打了个电话,为父母点了一首歌,我不想我的祝福被耽搁,因为,我想他们了。
其他文献
先说一件2000年发生在大学的事,再说一件2012年发生在办公室的事,两件事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2000年秋天,他念大三,家中捉襟见肘,三本学费15000元,是靠暑假打工,朋友帮助,凑了9000元,剩下部分再办理国家助学贷款。  他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除了能获得校级奖学金,还符合申请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的条件。由于在办理贷款时,已经提交了贫困证明,办理程序也会简便些。  他说自己爱钱,
前段时间,我到丹灶探访了一个困难儿童的家。其实这位困难儿童我们很早就认识了。  这位儿童名叫小仪,她两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离了婚。4岁的时候,她的妈妈因患脑炎一直高烧不退,最终抢救无效而去世了。现在只剩下小仪、她的姨妈和外公外婆了。  这次我们去看小仪,她开朗多了,与我们的交流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她还说在学校交了很多朋友。我们了解到她的姨妈因患糖尿病,视力几乎完全丧失,现在都看不到东西了。我们安慰她
总结郸城县卫生系统近几年慈善工作的实践,我们得出以下三点体会:一、做好慈善工作领导带头是关键:二、扶危济困是重点;三、建立健全制度与机制是保障。  2002年底,在县慈善会的号召下,我局在机关、直属机构以及各乡镇卫生院建立了慈善组织,使我县卫生系统形成了以县慈善会为领导,以县卫生局为中心,各直属单位和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的三级网络格局。三级慈善网络的形成,为我县卫生系统慈善事业的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古往今来,有关阅读的名言典故不胜枚举,而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是: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意思是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读书,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教育孩子。而我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深意,还是从学习《弟子规》开始。  我从小就酷爱读书,对文字有种天然的亲切感,但当时条件有限,能够读到的课外书籍不多,这让我在心里产生了一种“阅读饥渴感”,甚至连带文字的纸张都不放过。那时,只要听说哪里有好书,我就想办法借到手,兜里的几
她,质朴坚毅,果敢睿智,以满腔热情奋战在慈善事业的第一线上。  她,知行合一,奔走呼号,用充沛精力传递着慈善事业的勃勃生机。  她的肩膀上,担着群众的信任;她的脸庞上,透着智者的谦和,她的目光里,含着长者的仁慈。已过花甲之年,依然不知疲倦、不畏艰难地为慈善事业操劳着、奔走着、奋斗着。她始终信奉柔软改变困境,大爱成就理想。她就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松江区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邱京民。  2007年,从松江区
每当有老人从我的身旁走过,我就想起三十多年前那个夏天发生的故事……  几天的大雨让我们的村庄到处都是水,就连去上学我们都是蹬着水,路上水深的地方,能到我们的腰间。那天下午放学后,因为我多写了一会儿作业,同伴们都走了,天就要黑了,回家的路还有好几里地远,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路上,我不免有点儿害怕。  由于心急慌不择路,我摔了一跤,浑身上下都湿了,好在我把书包放在了学校。突然,我似乎听到一个说话的声音,
2002 年,在陜西省妇联工作的张晓菊就已经开始参与省慈善协会的工作,并兼任省慈善协会理事。  2004 年,张晓菊设计制作了以《前进中的陕西慈善事业》为主题,内容丰富而且特色鲜明的展板,在全国慈善展览会上获得了大奖。  2007 年,张晓菊正式进入省慈善协会任宣传部长,2009 年任副会长兼宣传部长。至今整整十年,她不负众望,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传播慈善理念,每年大概有数十篇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将有许多不同的经历,学会很多东西,不仅要学会各种技能和知识,还要学会待人接物,原谅别人,得到别人原谅。曾经经历的一件事,让我懂得了宽容的道理,学会了原谅。  那天在学校我们组值日做卫生。放学后,组里几个同学像往常一样,按照各自的分工有序地忙碌着:有的扫地,有的擦黑板,有的摆桌椅……这时,我看见负责打水的一个同学背起书包正准备溜出教室,我眼疾手快地把他拉了回来,并质问道:“你为
贺国谦,男,1953年5月出生,现任长沙慈善会驻会副会长、长沙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他热心慈善事业,深入基层开展慈善工作,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开创了长沙慈善事业的新局面。  积极争取政府资源 增强慈善救助实力  贺国谦副会长多次与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部门沟通,引起政府对长沙慈善事业的高度重视,争取政府在政策上、财力上的大力支持。2004年,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从当年开始,每年由市财政给长沙慈
爱心,一个美好的词。因为爱心,流浪的人们才能重返家园;因为爱心,疲惫的灵魂才能活力如初。渴望爱心,如同星光渴望彼此辉映;渴望爱心,如同世纪之歌渴望永远被唱下去。可是,什么是真正的爱心呢?我一直懵懵懂懂。偶然一次与小鸟的邂逅,我才明白了爱心的真正含义。  那个夜晚,整条街上灯火通明,热闹非凡。这是夜市独有的景象。我和爸爸兴致勃勃地欣赏并议论着沿街各式各样的商品。忽然听到“咕咕,咕咕……”的声音,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