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zi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要建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逐渐改变国内“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方式,优化知识结构,注重实践教学,立足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一、引言
  近几年来,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低于“985”院校,高于“211”院校和其他本科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来持续走高,职业教育旺盛的生命力侧面验证了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在于能力而非学历。
  根据国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对高职教育的相关定位及要求,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着力培养学生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突破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从学历本位教学模式向企业本位、能力本位教学模式转变。
  二、职业能力的基本构成
  职业能力(occupational Ability)通常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要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法制的不断健全完善,工作岗位综合化特征凸显,劳动者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能力来适应岗位变化。根据对就业市场的相关调查,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从业者的综合职业能力,首先,是职业道德;其次,为专业实践能力;再次,为社会经验,创新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从业者的各类职业证书,等等。
  1.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包括从业者的进取心、责任感,做事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注重细节、对企业忠诚,对他人公正宽容和自律能力等。
  2.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胜任工作岗位应具有的专业知识、方法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及专业实践能力,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创造性、批判性、策略性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应变及变通能力,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3.社会能力。任何工作岗位都需要与人打交道,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相关工作,社会能力主要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建立、适应、发展社会关系的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协调组织及沟通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整合各种资源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调试能力等。
  4.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下,个体组织和协调自我求知的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变化,实现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有效管理个人时间,积极拓宽视野,选择性地汲取新知识并能将新知识、新技能和新信息应用到各种工作情景中的能力。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
  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评判标准中诚信、敬业、守时、人生观、自信等五项指标分别列前五位,而对现实员工的调查显示,行业、岗位、职业发展、报酬、敬业排前五位,二者形成的较大的反差对深化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
  相关调查表明,在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中,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要求最强。所以,高职教育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2.通识教育的跟进
  要适应未来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在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注重人文、社会及科学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体现对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社会适应性提升的高职通识教育。
  3.积极探索和完善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培养的职业人培养模式,推行职业导师制度
  加强学校、企业间的合作,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在知识传授、素质养成、技能训练和创业就业等方面的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弥补校内教育不足,使企业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并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担任职业发展导师,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得学习过程置身于真实的职业场景中,通过职业发展导师的传、帮、带,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及职业技能,使职业指导贯穿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加快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4.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基于行业岗位工作标准的课程体系
  在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中,注重用人单位及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产品专业结构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开发、校企合作制定课程体系、校企共享专业教学资源等多种形式共同组织教学和技能训练,使学生接受良好的大学文化熏陶和一流的职业技能训练,为成为本行业高端技能人才和业务精英打下坚实基础。
  5.推进以创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及创新水平
  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基础,加强对高职生的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将创业意识教育融合于学校整个的育人机制中,制订相关政策制度,在校内构建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的制度环境,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精神,营造一个浓厚的创业氛围,引导学生制订创新创业计划,认真思考创业问题并努力付诸实践。比如,学校设立高职学生创业基金,创办高职学生科技园,从起点开始扶持创新创业;也可以通过建立创业工作室,通过竞聘让学生获取部门及岗位,由职业发展导师适度引导,提升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同时,将职业资格与岗位技能考证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与权威认证机构及劳动保障职能部门密切合作,针对不同专业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及考核系统项目,推进双证考核机制。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比赛项目,备赛中注重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升职业素养,强化职业技能。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适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为基本特征,推行开放式办学,采用课堂教学与职场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课业考核与岗位考核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方式,课堂学习、职场实战、赛场竞技并举,培养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过硬职业技能并具有大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职业人。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高[2006]16号.2006.11.
  [2]邢运凯,谢朝德.以职业能力养成为目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成人教育,2011,(03).
  [3]张晓芳.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01).
  [4]杨永娟,宣仲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能力指標体系构建.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03).
其他文献
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企业劳动争议呈急剧上升之势。尽快构建与完善企业劳动争议预防机制,立足预防,重在化解,防微杜渐,力求将劳动争议消解在萌芽状态,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
<正>&#39;俺家鸡蛋24块钱1千克,今天卖了168块钱。&#39;淄博市临淄区金山镇西刘征村村民杨爱美乐呵呵地数着卖鸡蛋的钱。杨爱美是金山镇&#39;鸡苗帮扶&#39;项目的受益者。当
期刊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了追赶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脚步,一直致力于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将中国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地,中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工厂”。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和后勤企业管理者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寻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对策。
循环经济是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的新发展观实现的基本路径。它既是一种科学的思想理念,又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相对传统经济模式是一次巨大变革。循环经济用自然规律指
为进一步加强兽药经营企业事后监管及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日前发布了《山东省2017年兽药经营企业GSP跟踪检查工作方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
现代企业集团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来自于企业集团的各种经济贡献已名副其实地占据着GDP整体增长的“霸主”地位;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要素的流动、资本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目标服务的。如何为这个目标服务是值得广大高职英语教师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学生的英语学习情感、英语学习基础、英语学习策略、对英语课堂的评价等四个方面对高职高专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进而为改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
默默无闻、辛勤耕耘是他们的为人之本,诚实守信、勤劳致富是他们的为人之道,示范带动、共同致富是他们的由衷梦想。2011年6月,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屯镇李沟村青年农民任
“以前,秸秆基本上都废弃了,如今却成为‘金饽饽’。这青贮饲料就是牛羊的‘草罐头’,多汁适口、营养丰富、有利消化,是家畜的上好饲料。”日前,山东省临清市戴湾镇庞庄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