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条约》签而不宣的真相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zqre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在炮口下和外国签订了多个条约。可是令外国人疑惑的是,签约的时候,清朝大臣态度似乎并不是非常认真。在《南京条约》的谈判中,“中方没有翻译,对约文的英文本全不过问;而对中文本的字句也不做仔细的斟酌。”
  英国人利洛在《缔约日记》中对这些谈判大吏们做了这样的描述:“在欧洲,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的字句与语法。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很容易看出他们所焦虑的只是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赶紧离开。因此等他承认条约以后,就要求大臣将运河中的船只转移到江中。”
  在《天津条约》的谈判中,外国人记载:“全权大臣们没读完条约就签了名,他们已经习惯了不加反驳地就签名,以至于可以让他们签署任何条约。”
  更让外国人想不到的是,条约签订之后,朝廷就把它们“藏之金匮”,秘而不宣。

秘藏不宣


  按理来说,一国与外国签订了重要条约,自然应当下发各级官员特别是外交部门了解并且执行。但是我大清独不然。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并未上缴朝廷供呈御览,也并未向下颁发。很多外交官员也不了解条约的具体内容,“历来办理夷务诸臣,但知有万年和约之名,而未见其文”。很多人将另一个《通商章程》误认为是被称为“万年和约”的《南京条约》。
  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这个条约太丢面子。堂堂天朝在人家的炮口下被逼签了和约,而且和约的内容更是不同寻常。清方在条约中不得不称“英夷”为“大英国”,称夷人头领为“大英国君主”。这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江苏布政使李星沅获悉《南京条约》的内容后,气愤不已,说条约中“夷妇与大皇帝并书”,并且强调中英两国“官员平行”等内容,实在令人无法接受,深忧“千秋万世何以善后”。所以朝廷决定,条约内容能不发就不发,尽量缩小知情人的范围。
  与此类似,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天津条约》,朝廷也未下发,“各处传钞,皆从夷馆中得来,经办夷务各官转未之见”。各地办理洋务的官员反而是从洋人那里得到的条约具体内容。
  《北京条约》签订之后,咸丰皇帝虽然降谕“将条约内各事宜,通行各省办理”,但也没有颁发全部条约内容。不过此时,洋人已经了解了北京政府处理条约发布的独特做法,所以他们决定主动替大清朝廷颁发。
  《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两国便自行刊刻《通行各省条约告示》1050张,条约文本1280册,由英、法两国外交官“带往各省,交该府尹督抚宣布”。由外国外交官到各省交发布条约,这是人类外交史上的一大奇闻。
  然而,英国人这一出奇的举动遭到我爱国官民的顽强抵抗。比如英国驻厦门领事金执尔接到条约告示各件之后,三番五次跑到当地道台衙门,要求道员向百姓公示条约。但是道员拒不同意。
  这些条约在官僚体系内部层层公布尚可,因为官员觉悟较高,能够体谅朝廷苦心。但内容一旦为普通民众所知,岂不大扫我朝廷的光辉形象。因此“该道总以示否无关紧要”,不予理睬。直到接奉总督之命,才不得已在衙门前面悬挂条约告示,但是在悬挂时故意将条约裁开三四段,以尾为首,以首为尾,“乱行沾(粘)合,使百姓无从阅明。”

英国人的愤怒


  外国人强迫中国政府公布条约,倒也不是要扫中国朝廷的面子,主要是因为朝廷此举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煩恼。
  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曾说,不公布条约导致在对外交涉中,极容易发生争执:“惟每遇中外交涉案件,该地方官或有意延阁,或含混了事,甚有任意妄断,因小事而激生他事。推原其故,皆因不明条约,且有未经目见者。洋人执约以争,转得有所借口,其通商各口而外,不特偏僻小县为然,即通都大邑之府厅州县官吏幕友,亦均未明此义。每遇交涉事件,不能持平办理。”他承认中外争端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地方官员不明条约,有的甚至没有见过条约。
  最容易引发冲突的一项内容,是外国人游历和传教。西方侵略者兴师动众万里征战,好不容易强迫清政府同意外国人到中国各地游历传教,但是因为朝廷不对内公布,不但老百姓不知道这项约定,甚至很多地方官员也不知道,因此引发了很多激烈冲突。最有名的是马嘉理案。
  1874年,英国驻华使馆副领事马嘉理以“游历”为名向总理衙门办理了护照,前往云南,为英国陆军上校柏朗带领的一支探路队做向导。
  总理衙门将此事通知了云南,要求云南巡抚优加款待,“派委文武员弁护送出境,并饬沿途州县妥为照料”。岂料马嘉理到云南不久,就丧命其地。根据深入调查,这是当地爱国士绅和基层官吏所为:“先行进发的马嘉理一行在中国云南蛮允附近为边吏李珍国率部和当地士绅所阻,双方顿起冲突,马嘉理开枪打伤中方一人,中方随后将马嘉理及与其随行的几名中国人打死。”
其他文献
水果代替糖也许能满足嗜甜食者,这无疑将有利于人们的健康饮食,这是康奈尔大学经营学教授Brian Wansink和他的助手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者对数以千计的消费者调查后发现,人们对甜度的渴望介于水果和糖果之间。相较于那些偏爱含盐分小吃(如坚果和薯条)的人而言,水果更能调起那些喜欢食用糖果、蛋糕和其他甜品人群的饮食欲。  Brian Wansink教授说,这项研究将给那些迫切需要减肥的人带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基层党组织振兴,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组织保障和重要抓手。  乡村振兴 基层党组织存在主要问题辨析  部分干部思想动摇,理想信念不坚定。基层党组织要振兴,干部是关键。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在基层干部,关键也在基层干部。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我国农村基层干部普遍面临发展任务重、经济待遇差、工作压力大、成长出
长期以来,管理学家一直困扰于一个问题:领导人对一个单位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一方面,很多证据显示,一个团队的成功和领导人的关系并不大。有些领导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早上请大家吃个早饭,有他没他都一样。另一方面,也确实有诸如乔布斯这样的人,做到了力挽狂澜。  那领导人到底有用没用?哈佛商学院的一个教授——塔姆·穆昆达提出一个理论,说领导人其实有两种。一种是被“过滤”过的领导人——如果你不遵守规则、不能给其他
“陕西汉中张良庙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掷秦一椎’,下联是‘辞汉万户’,橫批是‘知止’。这幅对联是对西汉重臣张良一生的写照。张良为汉朝建立立下的功劳, 是尽人皆知的, 但他不伐其功, 不矜其能, 以勇于自持知止而留下千古美名。”李洪峰先生在《中国廉政史鉴》的书评《以史为鉴资政商人》中称赞张良“以勇于自持知止而留下千古美名”。《中国廉政史鉴》我没读过,不知道书中是怎样写张良的,没有评论资格,但对李洪峰先
自英国脱欧派在2016年6月举行的脱欧公投中获胜之后,英国进入了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脱欧过程,前后经过三年多的反复。针对英国脱欧进程的态势与影响等相关问题,本刊曾于2019年10月专访了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原主任叶江教授。此后,英国脱欧出现决定性进展,在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带领下,英国于2020年1月31日午夜零时正式脱离欧洲联盟。由此,欧盟在其60多年的历程中首
北大清华等数十所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联合发起“学生干部自律公约”,坚决反对“官”本位思想和作风。“四风”早已成为“真官场”上纪委监委一直盯着的“标靶”,而学生會这样的“伪官场”却将之拾起,不是可笑之极吗?至于“高校官场”,其变革也早已启动。推进大学去行政化,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这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早已确定的重要改革内容。我们期待,官场的变革、高校的变革能够快马加鞭,唯其如此,那些大“熊孩子”才能
我认为孩子是在寻找父爱,是寻找父亲过去给她的爱,代表是24万唐山人的亲属在牵挂死去的他们。它不像SARS过去了就风平浪静,它是一辈子的追思和记忆。这是五六岁的孩子要牵挂一生的事    我在唐山市展览馆工作,“唐山孤儿”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本身是孤儿,我记录的是唐山地震以后三十年的生活。  当时的单位有相机,120双镜头,路来的牌子。我就拿了卷儿,上街拍拍照片,留点记录。家里没死人,我就到宣传部,开
作为中国古代谏臣的楷模,魏征与唐太宗“君明臣直”的形象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并深入人心。然而,魏征的历史地位并非从一开始就得到确立,而是一个抑扬起伏的过程。唐太宗与魏征  贞观初,朝廷对于治国方略有过一场争论,唐太宗最后接受了魏征行“王道”的主张。所谓的“王道”,就是以道德、仁義治国。贞观十一年以后,太宗功业既成,王道政治渐渐松懈,以至于魏征接连上疏,重提礼义治国,言辞甚为激烈,但太宗优容之,
帮闲的职业,历来不大被人看得起。皇上把他们“俳优畜之”,达官们对其也往往只有表面上的客气,因此有抱负或有骨气的文人便往往不屑为之。比如司马相如,就常常装病,不到武帝面前去献殷勤,一心要做“封禅”的大文章。又比如李白,听说玄宗召他,以为会委以重任,高兴得“仰天大笑出门去”,声称“我辈岂是蓬蒿人”。到了长安,才发现不过是做“文学弄臣”,写些“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小曲,便气得在街上喝得烂醉,“天子呼来不上
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尝试种植尽可能高产的作物,这些作物受得住干旱贫瘠的土壤、抵御得了寄生虫。最终成功了,我们种出了最好的品种并将其推广到全世界。  随后灾祸降临了,一种全新的不知名的寄生虫在该品种的作物中疯狂生长,毁灭了整批作物。以前,各地种植的小麦并非同一品种,所以只有整批作物的一部分会被毁。  于是耕种者有了一个重要发现:没有哪个品种,哪怕是最好的品种,能够优秀到我们可以只依靠它而生存。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