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及社会史研究”栏目主持人语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tia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和“地域”的发现是生活空间的改变,也会带来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由此,现代中国不同于古代中国,不仅有观念、制度和技术上的差异,更有生活和文化空间的扩大所带来的不同。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和感受也是有差别的,时间记忆是累积和重叠的,空间记忆则有比较和差异性。这次将“地域文化及社会史研究”作为专题,是因为近年来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逆全球化思潮,“地方”和“地域”就有了新的语境和新的意义。
  因此,特邀请三位专家撰写文章,分别就地域文化和文学以及社会史展开讨论。杨亭教授以“食盐公卖店”事件为中心,考察抗日战争时期国家统制的基层实施问题,认为食盐公卖店在盐业史研究领域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他在查阅川、黔省档案文献基础上,发现食盐公卖店不仅朝下延伸,解决了各地区或乡镇的民食问题,也还在朝上拉动,盐的行销也促进国家的盐税收入。并且,食盐公卖店的设立,国民政府也实现了对各地人口数目的掌控,初步实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国家统制在基层社区的推行。同时,作者也看到了在基层设立食盐公卖店,由于受制于战时战局内外因素的困扰和阻碍,公卖店被迫从基层社区的乡镇转向中间社区的县城,随之就被新兴同业公会所取代。胡希东教授主要分析巴蜀袍哥文化系统,认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文化系统有其自身强健的基质与活力,更有文化生长发展的社会土壤和空气。袍哥文化属于江湖文化,它是江湖帮派文化在巴蜀独特的地域表现,并在巴蜀近现代社会形成一种强势文化,其影响广泛而深远。而袍哥文化精神更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渗透于巴蜀文化之中,影响着巴蜀民众,至今还能感觉其生命力和影响力。刘志华副教授主要讨论贵州的奇异山水和多民族人文养育了蹇先艾、何士光和欧阳黔森等贵州籍作家。蹇先艾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贵州风土人情的描绘者,因其独特的文学创作,将贵州奇风异俗带入现代读者的视野,也揭开了贵州自然神奇和文化神秘的面纱。何士光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貴州新乡土文学的代表,其创作的“梨花屯”文学世界给改革的乡村吹去了一股清风。欧阳黔森则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贵州生活的歌唱者,他让人们感受到贵州厚重的历史与不断变化着的当代生活。不同时代的贵州作家表现了不同侧面的社会生活和地域文化,也发现并建构了“文学贵州”的地方性意义。
  人分南北,物生地方,物我虽殊,但道理还是相同或相通的。地方性和世界性理应并存共处,而非对抗或遮蔽。该论题还可往文学、文化和历史纵深处讨论,乃至社会学、经济学和人类学等领域都有话题可说。
其他文献
2月20日,水利部党组召开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水利部党组书记李国英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中央巡视综合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
2020年9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主办,曲阜师范大学承办,《现代传播》《电影艺术》《艺术百家》杂志社学术支持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的一百六十五篇总集类提要经前人考辨者达一百二十八篇,然局部性、选择性考辨视野下所遗留的尚需澄清之问题,在集部总集类提要中普遍存在。在前人研究基
2月6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的凤山水库工程施工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据了解,为确保凤山水库工程按照总体目标顺利推进、如期实现2021年3月底前工程截流节点目
以殿本、浙本《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为考察对象,例举《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在人名、书名、纪年、文字等方面存在的讹误现象。“黄应紫”误作“周应紫”,褚澄字
期刊
为探究不同有机肥替代率对玉米减肥增效的效果,并明确最佳替代率,在等养分条件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肥(CF)、有机肥替代率分别为8%、16%、24%(分别记
作为书画著录,《清河书画舫》因征引和摘录其他文献内容较多一直备受诟病,进而责其体例之非。其实,《清河书画舫》在体例编写方面颇多探索,不乏创格:组织架构上以时代为序,以
期刊
柏红秀教授的最新力作《音乐文化与盛唐诗歌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是她在《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研究》《音乐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之后对学术界的又一非凡贡献,为“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