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反渗透技术由于具有除盐率高、易于自动化操作等特点,在海水淡化、纯水制备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近年来,在电力行业锅炉补给水预脱盐、循环水排污水再利用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文章以新疆西气东输二线压气站余热发电项目工程为例,介绍了几种水处理方案,并综合比较了几种方案的优劣。
【关键词】反渗透技术;电厂水处理
1.水处理的规模及水处理方案
本工程为西气东输二线精河压气站配套工程,将废气通过余热锅炉产生中压、低压过热蒸汽用于汽轮发电机发电。本工程水处理量约为30t/h。
根据锅炉汽水系统对补给水的水质要求,拟采用以下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方案进行对比:
方案一:反渗透装置+脱气膜装置+EDI
生水→生水箱→生水泵→汽水混和加热器→双层滤料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5μ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装置→缓冲水箱→缓冲水泵→脱气膜装置→EDI装置→除盐水箱→除盐水泵→主厂房。
方案二:二级反渗透装置+EDI
生水→生水箱→生水泵→汽水混和加热器→双层滤料过濾器→活性炭过滤器→一级5μ保安过滤器→一级高压泵→一级反渗透装置→除碳器→中间水箱→中间水泵→二级5μ保安过滤器→二级高压泵→二级反渗透装置→二级反渗透缓冲水箱→缓冲水泵→EDI装置→除盐水箱→除盐水泵→主厂房。
方案三:反渗透装置+混床
生水→生水箱→生水泵→汽水混和加热器→双层滤料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5μ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装置→除碳器→中间水箱→中间水泵→混床→除盐水箱→除盐水泵→主厂房
上述系统出水水质均为:
二氧化硅 ≤20μg/L
电导率 ≤0.2μs/cm(25℃)
硬度 ≈ 0μmol/L
二氧化硅:应保证蒸汽二氧化硅符合标准。
2.方案比较及分析
从以上的方案我们不难看出,三个方案的最大区别在于精除盐系统的选择,方案三选择的为混床,这是一种传统的除盐工艺,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来完成除盐的过程。而方案一、二选择的均为EDI,这是一种新型的除盐工艺,是一种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结合的产品,无需再生,无环境污染。
2.1工艺技术分析
方案一:一级反渗透RO+膜脱气+EDI
优势:
(1)EDI工艺技术最敏感最脆弱的是弱电解质,通过膜脱气技术将CO2除掉,大大减轻了EDI 的弱电解质负荷,使EDI运行完全稳定;
(2)EDI工艺技术担心有CaCO3浓水室的结垢形成,导致频繁的清洗,而通过脱除CO2,将其进水浓度控制在2ppm或1ppm以下,人为的打破离子平衡,消除了CaCO3结垢的阴离子因素,从而在高的进水硬度条件下运行,EDI也不会结垢;
(3)膜脱气技术非常节能,功率消耗只是二级反渗透的10%左右,一般脱气膜运行功耗为:0.08~0.12kWh/m3产水,取决于进水CO2的水平和出水CO2的要求;
(4)工艺流程短,辅助设备和电控单元的投资可以大大节省,而且可以减少水的多次提升;
(5)膜脱气设备占地很少,只需要二级反渗透设备面积的10%左右;
(6)方案一和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整体设备投资要比方案二节省30%以上。
方案二:二级反渗透+EDI
劣势:
(1)反渗透的设计规模庞大,根据整个系统流量平衡计算,“一级RO+二级RO”总体设计进水量为增加;
(2)由于一级RO的设计规模要放大25%,因此,机械过滤器的设计规模最少要增大25%;
(3)二级RO的功率消耗相当巨大,一般RO运行功耗为:0.8~1.0kWh/m3产水;
(4)增加一级反渗透系统功耗,大约为0.4~0.5kWh/m3产水;
(5)辅助设备和电控单元的投资很大;
(6)设备整体占地面积大。
方案三:一级反渗透+混床
劣势:
(1)需要设计采用酸碱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
(2)需要设计酸碱废水的收集、处理、排放等辅助系统;
(3)容易产生严重的安全和设备腐蚀;
(4)每年酸碱费用和防腐费用较大;
(5)辅助设备和电控单元的投资较大;
(6)主体设备和辅助设备系统的整体占地面积大。
2.2水处理方案综合比较
混床技术虽然成熟,但是有许多应用上的缺点,而EDI技术是对二级除盐技术的革命,也是未来的趋势,当然EDI有众多应用上的优势,比较如表1。
3.结论
根据本项目的原水水质、产水要求、工艺技术分析。在满足系统产水水质的要求,以及满足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同时,结合国家的节约用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科技领先的政策指导,我们建议优先选择先进的EDI(电去离子技术)工艺作为二级除盐工艺路线,重点推荐工艺:方案一:机械过滤器+一级反渗透+脱气膜+EDI。
【关键词】反渗透技术;电厂水处理
1.水处理的规模及水处理方案
本工程为西气东输二线精河压气站配套工程,将废气通过余热锅炉产生中压、低压过热蒸汽用于汽轮发电机发电。本工程水处理量约为30t/h。
根据锅炉汽水系统对补给水的水质要求,拟采用以下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方案进行对比:
方案一:反渗透装置+脱气膜装置+EDI
生水→生水箱→生水泵→汽水混和加热器→双层滤料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5μ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装置→缓冲水箱→缓冲水泵→脱气膜装置→EDI装置→除盐水箱→除盐水泵→主厂房。
方案二:二级反渗透装置+EDI
生水→生水箱→生水泵→汽水混和加热器→双层滤料过濾器→活性炭过滤器→一级5μ保安过滤器→一级高压泵→一级反渗透装置→除碳器→中间水箱→中间水泵→二级5μ保安过滤器→二级高压泵→二级反渗透装置→二级反渗透缓冲水箱→缓冲水泵→EDI装置→除盐水箱→除盐水泵→主厂房。
方案三:反渗透装置+混床
生水→生水箱→生水泵→汽水混和加热器→双层滤料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5μ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装置→除碳器→中间水箱→中间水泵→混床→除盐水箱→除盐水泵→主厂房
上述系统出水水质均为:
二氧化硅 ≤20μg/L
电导率 ≤0.2μs/cm(25℃)
硬度 ≈ 0μmol/L
二氧化硅:应保证蒸汽二氧化硅符合标准。
2.方案比较及分析
从以上的方案我们不难看出,三个方案的最大区别在于精除盐系统的选择,方案三选择的为混床,这是一种传统的除盐工艺,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来完成除盐的过程。而方案一、二选择的均为EDI,这是一种新型的除盐工艺,是一种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结合的产品,无需再生,无环境污染。
2.1工艺技术分析
方案一:一级反渗透RO+膜脱气+EDI
优势:
(1)EDI工艺技术最敏感最脆弱的是弱电解质,通过膜脱气技术将CO2除掉,大大减轻了EDI 的弱电解质负荷,使EDI运行完全稳定;
(2)EDI工艺技术担心有CaCO3浓水室的结垢形成,导致频繁的清洗,而通过脱除CO2,将其进水浓度控制在2ppm或1ppm以下,人为的打破离子平衡,消除了CaCO3结垢的阴离子因素,从而在高的进水硬度条件下运行,EDI也不会结垢;
(3)膜脱气技术非常节能,功率消耗只是二级反渗透的10%左右,一般脱气膜运行功耗为:0.08~0.12kWh/m3产水,取决于进水CO2的水平和出水CO2的要求;
(4)工艺流程短,辅助设备和电控单元的投资可以大大节省,而且可以减少水的多次提升;
(5)膜脱气设备占地很少,只需要二级反渗透设备面积的10%左右;
(6)方案一和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整体设备投资要比方案二节省30%以上。
方案二:二级反渗透+EDI
劣势:
(1)反渗透的设计规模庞大,根据整个系统流量平衡计算,“一级RO+二级RO”总体设计进水量为增加;
(2)由于一级RO的设计规模要放大25%,因此,机械过滤器的设计规模最少要增大25%;
(3)二级RO的功率消耗相当巨大,一般RO运行功耗为:0.8~1.0kWh/m3产水;
(4)增加一级反渗透系统功耗,大约为0.4~0.5kWh/m3产水;
(5)辅助设备和电控单元的投资很大;
(6)设备整体占地面积大。
方案三:一级反渗透+混床
劣势:
(1)需要设计采用酸碱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
(2)需要设计酸碱废水的收集、处理、排放等辅助系统;
(3)容易产生严重的安全和设备腐蚀;
(4)每年酸碱费用和防腐费用较大;
(5)辅助设备和电控单元的投资较大;
(6)主体设备和辅助设备系统的整体占地面积大。
2.2水处理方案综合比较
混床技术虽然成熟,但是有许多应用上的缺点,而EDI技术是对二级除盐技术的革命,也是未来的趋势,当然EDI有众多应用上的优势,比较如表1。
3.结论
根据本项目的原水水质、产水要求、工艺技术分析。在满足系统产水水质的要求,以及满足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同时,结合国家的节约用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科技领先的政策指导,我们建议优先选择先进的EDI(电去离子技术)工艺作为二级除盐工艺路线,重点推荐工艺:方案一:机械过滤器+一级反渗透+脱气膜+E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