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消毒湿巾消毒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消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824z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3种消毒湿巾的消毒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通过理化分析、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毒理学评价方法,对3种消毒湿巾消毒相关性能进行评价。结果3种消毒湿巾分别用体积分数75%乙醇、季铵盐消毒液和季铵盐与异丙醇复合消毒液制备而成。3种消毒湿巾的挤出液原液作用1.0 min,对悬液内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均>4.00。各消毒湿巾挤出液对新西兰兔完整皮肤均无刺激性。结论3种消毒湿巾均具有快速消毒效果,对试验动物完整皮肤无刺激性。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消毒的物理参数。方法采用仪器测试法,对不同医院使用中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温度、时间、A0值等参数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共检测国产和进口清洗消毒器20台,物理参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负载温度试验与腔壁温度试验合格率分别为40%和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温度合格率为70%,消毒时间合格率为62.5%,A0值合格率为100%,而设备自带记录合格率为100%。结论国内外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的主要物理参数实测值存在差异,可通过温度压力检测仪
目的验证医院常用消毒剂和防腐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和中和剂-直接接种法,对医院常用消毒剂和防腐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各环节进行验证。结果采用薄膜过滤法,各消毒剂和防腐剂中试验菌的回收率均达到0.5~2.0。控制菌方法学验证中,苯扎溴铵搽剂、苯扎溴铵器械消毒液、羟苯乙酯醇溶液以聚山梨酯80为中和剂,采用直接接种法,醋酸氯己定酊和醋酸氯己定洗剂采用薄膜过滤法,控制菌均可检出。结论薄膜过滤法和中和剂-直接接种法均符合药典要求,可用于常用消毒剂和防腐剂的质量控制检查。
目的回顾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2019年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ICU的259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对发生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为32.8%(85/259),住院时间≥15 d、GCS评分≤8、白蛋白<30 g/L、机械通气是ICU老年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
目的研究某新型超低温紫外线灯消毒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测定该灯低温条件工作不同时间的辐照强度以及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消毒效果,观察消毒时间、距离、温度等因素对辐照强度和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20℃时,距该新型紫外线灯1 m处辐照强度平均值为1003μW/cm2,且随距离增大逐渐减小;该灯开启1 min,辐照强度即可达稳定状态,且随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20℃至-20℃之间,辐照强度随温度下降而逐渐升高。-20℃时,该灯对距1 m处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5 min即可达到合格要求,且杀灭作用随时间延长而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管理及灭菌质量现况。方法随机选取深圳市50家医疗机构使用中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作为监测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查看和使用温度记录仪、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进行灭菌效果监测。结果共调查61台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应用温度记录仪进行有效实时物理、生物、化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4.10%(5215/5542),99.35%(616/620)和100%。同批次实时物理监测和生物监测的结果有差异(P=0.039),吻合系数κ=0.243(P<0.01),吻合度较弱。医疗机
目的调查陕西省多家省属医院内镜消毒效果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消毒学、医院感染管理学和现场流行病学等方法,对内镜消毒效果、所用消毒剂杀菌性能、终末漂洗水和内镜使用频次等进行调查。结果经过连续7年监督及医院自纠,从酶洗液到消毒剂的调整,省属医院的内镜消毒合格率从2013年的55.56%提高至2019年的94.67%。同等试验条件下,正在使用中消毒剂的载体定量杀菌试验表明,戊二醛和邻苯二甲醛杀菌最优且两者性能相近,含氯消毒剂次之,酸性氧化电位水杀菌性能最差。结论陕西省内镜消毒效果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内镜
目的 预测某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为医院感染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院PICU 2016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分别采用季节性指数平滑法和灰色G
目的 了解血液中心对献血者皮肤消毒效果状况,为献血者安全皮肤消毒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上海市血液中心不同血液采集点献血者皮肤消毒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估.结果
目的比较改良床单元消毒法与传统消毒法对多重耐药菌污染床单元的消毒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4月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需终末处理的多重耐药菌污染床单元60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张。试验组采用75%乙醇喷洒联合季胺盐消毒湿巾进行消毒,对照组采用1000 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比较2组消毒合格率、消毒时间和操作人员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消毒合格率为96.67%,对照组消毒合格率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消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操作人员满意度明显
目的调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周围环境物体表面污染状况,为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和分离鉴定技术,对上海某医院2019年1—12月入住ICU的MRSA感染患者周围环境物体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SA)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医院ICU在2019年共入住MRSA感染患者13例,采集环境物体表面样品143份,检出SA24株,检出率为16.78%。高频接触物品表面SA检出率为44.83%,高于中频和低频接触物品;重复使用的抹布擦拭后检出率高于使用一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