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平煤集团股份九矿综合楼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不均匀沉降,介绍简易端承桩的特点、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施工安装方法,工程实践表明,简易端承桩施工流程简易,在解决实际难题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简易端承桩;施工流程;施工安装
中图分类号:TU4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510093-01
0 前言
某些工程由于地下水位高,回填土的地面基層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地面装修施工中可能出现地面开裂的问题,端承桩则是以钢管、钢筋、网片等为主要材料,穿过软弱土层而达到深层坚实土的一种桩,它的上部结构荷载主要由桩尖阻力来承担,适用于上层软弱,下层有较厚承载力的情况。
1 工程概况
平煤集团股份九矿综合楼为三层框架结构,东西轴线长45.500M,南北轴线长22.000M,建筑基地面积1001.000M²,建筑面积为2411.420M²,一层高4.500M,二层高3.900M,三层高3.000M,局部高5.000M,建筑总高度为13.850M,室内外高差0.450M,基础座在第二层老土层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60KPA,基础埋深为-2.400M,C30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2 施工技术难点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得知,由于该施工现场地下水位较高,妨碍地面工程,基础回填土层不是极易沉陷的湿陷性黄土,大部分为开挖的粉质粘土,但其包含的粉粒、粘粒成分均难以夺实,且天然孔隙比较大,含水量较小的特点在地下水的影响下仍会发生不均匀沉降,从而使地坪开裂,影响表观质量及使用功能。
3 简易端承桩技术施工原理
该施工方法采用了适用于上层软弱,下层有较高承载力的端承桩原理。入土钢管穿过回填土局部将地坪荷载传递到下层坚固土体,并通过连接的钢筋网片提高整个地坪的整体性,避免因回填土基层与建筑基础的不同步沉降导致的地坪开裂问题。
4 简易端承桩施工技术的实施
4.1 施工工艺流程
材料加工——测量定位——钢管入土——焊接连接——浇筑混凝土垫层
4.2 施工过程
首先,在回填土基层(回填土量略大于实际需要量)上预浸水待自然沉降后再进行妥实,接着将用梅花桩形式分布打入型号为50*3.5(涂刷防锈漆)间距为两米的钢管(采用人工大锤打入),垂直打入土体2.5M,上铺6@200*200双向钢筋网片,与钢管焊接固定,最后浇筑8CM混凝土垫层作为装饰基层。如图1、2所示:
4.3 施工要点
① 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与地面装修标高要求,取单根钢管长度为2.55M,入土深度2.5M,既保证钢管能穿过回填土层及其中的地下水层直接落位于强度较高的二层老土层,又减小了人工打桩入土的施工难度。
② 地坪沉降时,靠近地连梁区域是易开裂部位,通过对该区域钢筋网片连接的合理设计,进一步加强该工艺的质量保证。具体设计如图3所示:
③ 简易端承桩布置原理:当桩数、桩长、桩径相同时,单位承台面积上的群桩效应系数呈梅花桩分布最大,呈矩形分布次之,呈正方形分布的最小。因此,呈梅花形布桩群桩是较好的选择,可有效合理的将地面荷载均匀传递到地下吃力层。
5 结语
中小型框架建筑中多采用独立桩基础或条形基础形式,在该类基础中地面装修基层均为回填土表面,当地下水位较高,建筑周围有较多沟渠管道或回填土湿陷性较大的容易出现土体下陷,地坪开裂的现象,该项端承桩技术其就地取材方便、施工流程简易、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又质量可靠等特点可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建筑结构,1995(05).
[2]李应保,钻孔压浆桩的工程实践与探讨[J].建筑结构,2002(09).
[3]李镜培、楼晓明、贾付波,复合桩基的承载力安全度与可靠度分析[J].建筑结构报,2003(02).
[4]陈晓平、茜平一,桩筏基础设计的系统分析方法研究[J].水利学报,1995(10).
[5]宰金珉、杨嵘昌,复合桩基承台下土的极限承载力提高值理论解[J].岩土工程学报,1997(04).
作者简介:
闫潇(1985-),男,河北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王育德(1968-),男,教授,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押朝伍,男,中平能化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第六工程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 简易端承桩;施工流程;施工安装
中图分类号:TU4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510093-01
0 前言
某些工程由于地下水位高,回填土的地面基層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地面装修施工中可能出现地面开裂的问题,端承桩则是以钢管、钢筋、网片等为主要材料,穿过软弱土层而达到深层坚实土的一种桩,它的上部结构荷载主要由桩尖阻力来承担,适用于上层软弱,下层有较厚承载力的情况。
1 工程概况
平煤集团股份九矿综合楼为三层框架结构,东西轴线长45.500M,南北轴线长22.000M,建筑基地面积1001.000M²,建筑面积为2411.420M²,一层高4.500M,二层高3.900M,三层高3.000M,局部高5.000M,建筑总高度为13.850M,室内外高差0.450M,基础座在第二层老土层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60KPA,基础埋深为-2.400M,C30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2 施工技术难点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得知,由于该施工现场地下水位较高,妨碍地面工程,基础回填土层不是极易沉陷的湿陷性黄土,大部分为开挖的粉质粘土,但其包含的粉粒、粘粒成分均难以夺实,且天然孔隙比较大,含水量较小的特点在地下水的影响下仍会发生不均匀沉降,从而使地坪开裂,影响表观质量及使用功能。
3 简易端承桩技术施工原理
该施工方法采用了适用于上层软弱,下层有较高承载力的端承桩原理。入土钢管穿过回填土局部将地坪荷载传递到下层坚固土体,并通过连接的钢筋网片提高整个地坪的整体性,避免因回填土基层与建筑基础的不同步沉降导致的地坪开裂问题。
4 简易端承桩施工技术的实施
4.1 施工工艺流程
材料加工——测量定位——钢管入土——焊接连接——浇筑混凝土垫层
4.2 施工过程
首先,在回填土基层(回填土量略大于实际需要量)上预浸水待自然沉降后再进行妥实,接着将用梅花桩形式分布打入型号为50*3.5(涂刷防锈漆)间距为两米的钢管(采用人工大锤打入),垂直打入土体2.5M,上铺6@200*200双向钢筋网片,与钢管焊接固定,最后浇筑8CM混凝土垫层作为装饰基层。如图1、2所示:
4.3 施工要点
① 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与地面装修标高要求,取单根钢管长度为2.55M,入土深度2.5M,既保证钢管能穿过回填土层及其中的地下水层直接落位于强度较高的二层老土层,又减小了人工打桩入土的施工难度。
② 地坪沉降时,靠近地连梁区域是易开裂部位,通过对该区域钢筋网片连接的合理设计,进一步加强该工艺的质量保证。具体设计如图3所示:
③ 简易端承桩布置原理:当桩数、桩长、桩径相同时,单位承台面积上的群桩效应系数呈梅花桩分布最大,呈矩形分布次之,呈正方形分布的最小。因此,呈梅花形布桩群桩是较好的选择,可有效合理的将地面荷载均匀传递到地下吃力层。
5 结语
中小型框架建筑中多采用独立桩基础或条形基础形式,在该类基础中地面装修基层均为回填土表面,当地下水位较高,建筑周围有较多沟渠管道或回填土湿陷性较大的容易出现土体下陷,地坪开裂的现象,该项端承桩技术其就地取材方便、施工流程简易、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又质量可靠等特点可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建筑结构,1995(05).
[2]李应保,钻孔压浆桩的工程实践与探讨[J].建筑结构,2002(09).
[3]李镜培、楼晓明、贾付波,复合桩基的承载力安全度与可靠度分析[J].建筑结构报,2003(02).
[4]陈晓平、茜平一,桩筏基础设计的系统分析方法研究[J].水利学报,1995(10).
[5]宰金珉、杨嵘昌,复合桩基承台下土的极限承载力提高值理论解[J].岩土工程学报,1997(04).
作者简介:
闫潇(1985-),男,河北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王育德(1968-),男,教授,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押朝伍,男,中平能化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第六工程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