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诱导HIF-1a蛋白SUMO化增加神经元乏氧耐受

来源 :中国处方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aa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的类泛素化修饰角度解读亚低温脑保护的分子机制。方法提取新生SD大鼠皮层神经元,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表达;实验分对照组、乏氧组、亚低温组和乏氧+亚低温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维生素AD联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月收治的2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维生素AD滴剂;观察组在维生素AD滴剂的基础上,联用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和IL-5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gM、IgA和Ig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gM、IgA和IgG水平
目的探讨住院痛风患者肾功能异常组和肾功能正常组各临床资料的差异,并探讨出现肾功能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痛风性肾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痛风患者共116例,使用CKD-EPI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根据GFR结果分成肾功能异常组和肾功能正常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痛风患者发生肾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住院痛风患者肾功能异常发生率高(51.72%)。肾功能异常组较肾功能正常组年龄大
目的对医院新入职管理人员轮岗培训工作进行满意度分析并提出优化策略。方法自行编制满意度调查问卷,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19年8月—2020年6月参加轮岗的13名新入职管理人员和接收轮岗的17名行政职能科室负责人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0份,在轮岗培训总体效果、周期安排、科室安排、员工能力提升、岗位综合能力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轮岗员工对轮岗培训总体效果满意度为92.31%,轮岗科室满意度为94.12%;轮岗员工对轮岗周期满意度为92.30%,轮岗科室满意度为70
目的检测微小RNA-155(miR-155)和抗原递呈分子CD1d在胃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情况,探讨二者的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就诊并进行胃腺癌手术治疗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人员5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miR-155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CD1d的淋巴细胞百分数,分析二者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Pearson分析胃腺癌患者PBMCs中miR-155与CD1d表达水平的相关性,Kapl
目的:基于北京市平谷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规监测数据,分析2015-2019年平谷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及服务提供等情况,分析签约服务工作概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5-2019年北京市平谷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常规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9年,平谷区常住人口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数均逐年增加。在签约服务人才队伍方面,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防保人员及其他人员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0.9
毒邪是对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的多种病理因素的总体概括,总属于现代中医病因病理学范畴,其致病症状不一,病症繁多。毒邪的产生、发展和清除均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脾主运化作为脾藏象发挥功能的重要基础,主导物质和能量的新陈代谢。本文试从脾主运化理论角度,分析毒邪形成及损伤机体的病因病理,明确“脾主运化”功能在机体清除毒邪过程中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应用本研究的处方制备盐酸西替利嗪口腔崩解片的产品质量效果。方法采用湿颗粒制备工艺制备盐酸西替利嗪口腔崩解片,并对药品的崩解时限、脆碎度、溶出度、含量及含量均匀度进行检测。结果经该工艺制备的盐酸西替利嗪口腔崩解片的崩解时限、脆碎度、溶出度、含量及含量均匀度等指标方面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结论经湿颗粒再干燥工艺制备的盐酸西替利嗪口腔崩解片质量可控性较好,制作工艺较为简单,药品生产企业可采用常规片剂生产线完成药品大批量生产,经济效益较高。
目的探讨桥本脑病(Hashimoto’s encephalopathy,HE)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法对临床诊断的3例桥本脑病患者进行临床影像和治疗分析。结果3例患者中1例为卒中样发作,伴有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进展性认知功能减退,伴肌阵挛,其中1例伴癫痫发作。3例患者均出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滴度增高,2例合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滴度增高,1例甲状腺功能轻度减低。3例患者脑电图均出现弥漫性慢波,2例出现局限性尖波。影像学检查显示,病例1:头MRI为缺血样表现,累及双侧额叶;病例2:头MRI表现双侧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COPD的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肺部的慢性炎症反应引起肺的气道和肺泡变化,年龄、接触有毒颗粒和气体等均是引发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当前COPD的治疗策略旨在改善症状并预防病情加重,但尚未出现治愈疾病的治疗方法。目前,COPD治疗方法的最大缺点是基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症状的“一刀切”的治疗方案,而不是个体化干预策略,从当今医学发展趋势判断,个性化治疗是提高COPD疗效和减轻疾病不良反应的重点。本文回顾近年来基于靶向COPD的特定病理特征或疾病分型的生物药物新治
荆防败毒散来源于人参败毒散,一般认为是治疗风寒外感初证的辛温之剂。本文通过梳理历代医家有关荆防败毒散功效主治及应用的相关论述,发现其实为辛平透散之方,不仅可以用于外感初证,同时对各类传染性“疫病”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千余年来用于“疫病”治疗的重要方剂。荆防败毒散方中药物虽药性平和,但功效却平而不凡、平而卓越。其组方思路体现出治疫思想的长足进步,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出现有一定的启发。启示我们荆防败毒散作为“辛平之剂”,可以作为当代多种传染性疾病的群体性预防及治疗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