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作声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8833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3年的某天,皮耶尔·波纳尔在巴黎街上溜达。尽管很多年后,他将会作为后印象派宗匠、纳比画派创始人而留名于世,但那会儿,他只是个26岁的孤独画家。
  


  在街上,他帮助一个女孩儿过马路,然后因缘际会开始聊天。她说自己16岁,叫玛尔黛·德·梅里妮,刚来巴黎,在花店打工。后来,她成了波纳尔的模特,又成了波纳尔的情人。
  波纳尔不喜欢在人群中被关注,不喜欢喧闹烦琐的生活。19世纪末,全世界的人都在涌向巴黎,他却搬到了乡间,安静地画画。
  当波纳尔发现玛尔黛也不喜欢被人注视后,他有种相见恨晚之感。于是他们俩出门时,哪怕是晴天,波纳尔也带着伞,遮盖住玛尔黛,保护着她。奇妙的是,她只愿意让波纳尔注视,愿意让他画她、给她拍照,甚至画她的裸体。也许她相信,波纳尔一直在保护她——实际上也是如此。
  虽然玛尔黛的健康日益糟糕、容貌渐渐丑陋,但波纳尔总是将她画得十分年轻,无比美丽,而且很健康,仿佛这样也是一种祝福和保护似的。
  波纳尔曾写信给朋友:“我现在尽量过着离群索居的规律生活,因为玛尔黛已经抵制社交生活了,我也得尽量少接触人。”波纳尔要去咖啡馆见朋友时,会告诉玛尔黛:“我出去遛狗。”
  1925年,在他们相遇相识32年之后,波纳尔和玛尔黛结婚了。直到那个时候,玛尔黛才告诉波纳尔一些事。她初次遇到波纳尔时,不是16岁,而是24岁;她的真名叫玛利亚·布尔辛。她有个妹妹,她偶尔会和妹妹一起喝咖啡。波纳尔也告诉玛尔黛:他的家庭完全不知道她的存在——直到结婚这一天。多么奇怪啊,在一起32年了,波纳尔刚知道她真实的名字和年龄。
  没有人知道他们俩是谁在依恋着谁。他们就这样离群索居,沉默地过着日子。
  1942年,玛尔黛过世。医生曾根据她的身体状况猜测她会在四十岁前后死去,但是她活到了73岁,跟波纳尔相逢49年之后的年纪。到这时,波纳尔的家庭和玛尔黛的妹妹才知道他们的夫妻关系。
  波纳尔给玛尔黛举行了一个小规模的葬礼,告诉了他为数不多的朋友:“我妻子去世了。”他写了一封信,给另一位大宗师马蒂斯:“我有些悲伤的消息给你。经过一个月的病痛折磨,她的肺和消化器官都被感染了。我可怜的玛尔黛死于心脏骤停。六天前,我们把她安葬了。你可以想象我的难过和孤独,我心中充满了苦涩,以及对从此之后生活的忧伤……”
  玛尔黛死后,波纳尔又活了五年。这五年里,他开始改画风景。1947年,他去世了。在去世前,他通过信件跟马蒂斯来往,但再也没有提到过玛尔黛。就像很多年以来,他一直默默地弯着腰,伸出伞,保护着她的脸;就像很多年以来,他一直画着她,但经常用碎色彩把她美化成另一个人。
  实际上,他的一生,只有在给马蒂斯的那封信里,真正谈到自己的绝望和忧伤。
  编辑 雨漫
其他文献
小菊年年种大蒜。八月半,种早蒜。八月十五前后,小菊就将早早挑选好的蒜种套种在西瓜地里。西瓜已经要罢园了,到时候,瓜叶瓜藤子往地里一翻,秋雨连绵,一沤,就是好肥。小菊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她会继续唱歌,她会唱到将头上的乌云,全部洒落。当我们都在谈论生命的意义,对于姚贝娜来说,她用33年的短暂生命做了一种诠释:活过,爱过,笑过,做了她喜欢做的事,成为了她自己,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发展进步,必须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善于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具有感召力的目标,并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坚
三千万年前,因为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撞击,青藏高原隆起。无处不在的大山,以它们的形体语言,至今还在向人们讲述撞击瞬间的惊心动魄,伤残了却又拼接起来的大山,更多展示的却
5月8日晚,在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正当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危急时刻,她一把推开了身边的两个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下……5月8日20时30分许,佳木
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类比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出高素质的、富有创造
为协助做好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的工作,2011年4月至5月,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组织对我省的100余家文化单位的发展情况
(一)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长征。翌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
余旸是这些年用力最猛说不定也是力量最大的诗人。他的诗歌选址明确,情感的根须一股一股茂盛得很,村镇上的亲故隔阂和城市里的生物标杆虽然给忿怨编排为社会批评的比较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