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sh_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是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之一,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不仅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也是大学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等三个方面对大学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给高校文化建设提出有益的借鉴。
  [关 键 词] 大学;文化建设;内涵;主要任务;主要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020-02
  文化不仅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推动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方针。高校是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之一,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文化一般是指高校在长期发展和持久积淀过程中形成的,被师生员工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循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准则。大学文化建设是高校根据国家的意识形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有意识地按照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和明确的价值取向,确定文化建设目标,制定建设路径,提供建設保障的过程。大学文化建设主要由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组成。
  1.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与价值目标,集中体现在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精神之中。精神文化是在大學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大学独特性的关键,从根本上引领大学发展。
  2.制度文化是构成特定文化组织的群体共同信奉并付诸实践的组织体系,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学术规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风学风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它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内在支撑和外在保障,是学校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依据。
  3.行为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它是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从本质上反映了大学的价值取向、办学理念和精神风貌,是大学集体人格的一种外在表现。
  4.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化形态,也是其他文化的物质载体,包括学校的楼堂馆所、校园风貌等有形的、物化的文化内涵。物质文化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
  通过挖掘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传统,总结、凝练和丰富学校的办学精神;完善校史、大学精神的宣传教育机制,传播学校精神的内涵,传承特有的文化精神;加强校风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学风和良好的师德师风,发挥校风对学生的塑造和浸染作用,突出校风对教职员工的凝聚和激励作用,实现校风对社会的示范作用,发挥大学文化对社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认真讲好大学故事
  讲好大学故事归根到底就是讲好校史,讲好大学故事的目的是帮助师生员工寻找学校的根和魂,从而形成他们立足于社会的精神内核。对高校而言,编好校史是手段,讲好校史、传递精神是根本。讲大学故事要关注细节,要从小处入手、以大见小,要关注办学过程中的人、物、事。讲话大学故事要关注校友,要通过采访校友挖掘故事,并及时整理出版。要建设校史选修课、成立校史讲解团队,通过课程、讲座、专题活动等多种形式讲述发生在学校的大小故事。
  (三)传递文化的力量
  传递文化力量就是将优秀的文化向师生员工、校友和社会传递,促进学生的成长、老师的进步和社会的文化繁荣,这包括优秀文化课程、优秀的文化作品、优良的文化品牌等。高校要牢记自己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既要坚持民族文化自信,也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实现对文化的融合。同时,在继承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特征和高校职责,做好文化创新,让大学文化永葆青春。
  (四)形成大学文化精品
  组织开展立意高远、形式丰富、内容充实和师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活动的整体设计、注重日常活动积累,形成大学文化的精品,加强精品文化的建设和宣传,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强文化品牌推广,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学校美誉度,提升学校软实力。组织精品社团,新建或在原有的基础上改造,引导鼓励教师参与进来,提升学校社会地位,扩大学校影响,获得社会的认同,落到实处。
  三、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
  (一)强化精神文化建设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积极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切实将人才培养置于学校办学的中心地位;将本科教学置于学校办学的基础地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将立德树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教材、入课堂、进头脑,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传承校史,弘扬大学精神。加强校史挖掘,挖掘校史故事,丰富校史内涵,总结凝练学校办学特色和精髓;高度重视校史教育,建立校史选修课程、校史讲堂,积极开展校史活动,发挥校史育人功能,增强师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通过校史挖掘,加强总结提炼,形成师生认同的大学精神;完善大学精神的宣传和传播机制,促进大学精神内化于师生人格之中。
  3.加强人文熏陶,提高综合素质。大力推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注重文理交叉,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在课程设置上,强调文理交融,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第二课堂通过报告、讲座、学术活动和社团活动等多种加强人文知识的传播,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推进制度文化建设
  1.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根据国家“放管服”改革要求和“管办评”分离改革趋势,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正确处理高校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即处理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社会的关系,保持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根据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做好学校各类制度设计,保证办学自主权接得住、用得好,努力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形成高效有力执行的良好局面,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2.完善大学内部治理体系。以大学章程为统领,完善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协调“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的关系,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高校内部治理模式,进一步厘清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推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有机结合和规范运行,重点保障“学术权力”的运行和“教授治学”的落实;推进校院二级管理,按照责权统一、人权事权财权相一致的原则,切实简政放权,突出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推进在机构设置、人员聘用、职称评定、资源调配等方面赋予学院更大的自主权,激发学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学校内控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学校内部第三方评价机制。
  3.坚持民主治校。健全和完善“一章八制”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健全教师、学生申诉制度,拓宽申诉渠道,维护和保障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权利;拓展沟通渠道,健全党外人士建言献策的长效机制。
  (三)推进行为文化建设
  1.加强校风建设。结合学校战略规划部署,根據学校理念和办学思路,加强校风建设,形成对学生具有熏陶作用、对教职员工具有凝聚作用、对社会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强化校风的宣传和教育机制,促进校风深入人心。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根据国家《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正确的师德师风导向,完善教师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及考核评价办法,强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做好正面案例的宣传和激励,强化反面案例的教育;在学校教职员工中倡导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政廉洁、务实深入的工作作风。
  3.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努力打造具有学校办学特色、适应师生需求和价值导向的文化活动品牌,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人文和艺术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挖掘学院发展历史,凝练学科专业特色、加强与校友互动、规范制度建设、营造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形成“一院一品”的文化建设格局。
  (四)推进物质文化建设
  1.加强校园风貌建设。将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园、绿带、绿轴”的建设模式,与校园建筑有机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绿化园景,建设绿树成荫、风景秀丽的校园;以节能环保、形象提升为目标,完成旧楼环境改造,使校园内新老建筑相得益彰。根据大学精神的内涵、大学理念的特征和大学文化的特色,建设与校园环境融合的校园小品园地、文化长廊、景观雕塑等艺术作品,不断提升校园品位。
  2.促进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校园实体文化设施建设,为师生提供优良的文化活动场地和设施,加强设施管理和维护,切实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适应学生群体的新特征,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断拓展大学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加强各类自媒体的建设和管理,積极发声,传递正能量和弘扬主旋律
  3.推进品牌形象建设。加强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建设,建立学校统一的形象标志,提升学校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眭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高职院校教育阶段教师肩负着管理学生各项工作的重任,主要包括学习和生活两大方面,对学生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成为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重点之一,需给予高度重视。鉴于此,主要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管窥和探究, 同时列举出一系列恰当的措施。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机制的不断改进,成人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现状,需要寻求新的教育模式,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成人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成人教育需要创新,校企结合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众多教育模式中脱颖而出,成为成人教育模式改革的新选择。  [关 键 词] 成人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72-01  
期刊
[摘 要] 目前,各大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多是在以往的对外贸易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能迅速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要求。外贸业务技能名师工作室的建立和运行不仅搭建了名师领衔带动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而且促进了“双师型”英语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更有利于英语教学改革和校企合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鉴于此,对案例名师工作室的实际运行活动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了目前名师工作室研修的基本模式,同时
期刊
[摘 要] 成校建设“特色培训项目”是形成办学特色和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奉化成人学校通过“立足主导产业、创新生产方式、探索合作办学”等方式确立了各校特色培训项目。通过“课程开发与基地建设、项目推进与课题研究、教训内容与实践体验、成果提炼与经验推广”等相互结合的推进策略,促进了成校特色项目的建设,提升了成教内涵发展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  [关 键 词] 成人学校;特色培训项目;建设与推进 
期刊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威客”的应用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广泛。基于“威客”的产生、发展,较为全面地分析和总结了应用“威客”教学改革的发展变化及趋向态势,以期引发对教学改革的深入思考与探究。作为国内应用“威客”教学起步较早、持续时间长的贺州学院在这个方面也进行了有益尝试。在既往的实践中,贺州学院引入“威客”教学,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学生与猪八戒威客网“天鹰计划”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实力得到提升,由于高职院校特有的教育理念及培养方式,高职院校更加关注社会、市场的发展需要,更密切的联系现实经济,尤其在技能培训、人才服务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广州的社区教育已经发展出较有特色的规模,以人为本的社区教育与高职院校对外服务有机的结合,将会极大提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能力。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社区教育;社会服务  [中
期刊
[摘 要] 随着民办学院校不断发展,学风越来越受到重视,民办医学院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大学生活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并通过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不良心理问题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更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关 键 词] 学习心理;学习动机;学习倦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040-02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
期刊
[摘 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改革大潮中,高职教育作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大军,应深入推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好更利于发展的环境,为未来发展培养更利于发展的途径。以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创新创业发展为例,探讨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发展的途径。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分析与总结其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机制体制建设现状,希望对建设中各项运行机制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028-02  2016年11月14日,廣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确定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
期刊
[摘 要] 工作价值观是人的价值观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工作价值观影响人的职业选择和行业选择,甚至对人的择业产生决定性影响。研究旨在考察当代大学生(以江南大学为例)的工作价值观及其注重的因素。研究使用调查问卷调查了江南大学的180名学生。调查结果揭示,当代大学生看重的工作价值观呈“五因素模型”,分别为:工作收入及工作环境、个人成长及未来发展、企业文化及组织形式、工作地位及社会认同、职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