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才能算得上是伟大的发明?闹钟绝对应该入围。
有了闹钟,人们不再担心上班迟到;有些容易忘事的人,定上闹钟也能给自己一个很好的提醒。但是时间再倒退几百年,没有了这个神奇的小发明我们该怎么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尧治村的村民们绝对不用为这种情况担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有一眼像闹钟一样的“报时泉”。
诸神报时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尧治村有一眼神奇的山泉,据说清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这眼神奇的泉水在每天早上的八点钟、中午十二点和下午五点都会准时的喷出泉水,而且每次泉水喷涌的时间通常都会持续30分钟左右,在山上形成一条飞流直下的瀑布,景色非常的壮观。据当地村民介绍这眼泉水每天喷涌都十分“准时”,于是村民们就把他当作闹钟来使用:孩子们看着他去上学;留守在家里的妇女看着他来给丈夫做饭,村民们都亲切的称这眼泉为“报时泉”。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想知道现在几点了,一定会看表或者手机,但这里的村民却十分低碳环保,都将这眼神奇的泉水作为闹钟来安排一天的作息。
鉴于这口泉水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他在尧治村老百姓的眼中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闹钟”了。在天旱少雨的时候,村子里的长者会带着村民摆出香案,搁上贡品磕头,祈求这口泉给大家降水,而且据说一上供泉水很快就会喷涌而出,显然这眼泉在尧治村已经成为了村民的“神”。同时围绕着泉水也流传着很多神奇的故事:有长者说,泉水的发源地有一个神奇的水獭,他睡在里面一天要翻三次身,一翻身泉水就会喷涌出来;还有人说泉眼里住着龙王,掌管着村中的水源。
看到这里,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不会相信这些故事,但是泉水为什么会准确报时呢?
多潮泉
经过相关专家的全面考察和研究揭开了报时泉的秘密。原来泉水是因为“虹吸作用”才会形成定时喷涌的现象。
报时泉的发源地是一个岩溶山洞,这个洞是由裂隙发育成的,洞口大约一米多宽,进入洞内十多米随着光线开始越来越暗,便能够隐约听到水流的声音,这时便可以看见一个直径两米的水潭,这就是报时泉的源头。经过专家推断,这个水潭的后面必然存在着一个向上的通道,而在通道的尽头肯定还有一个更大的空间,那个空间就是用来储备泉水的。当上游补给的水源不断增加,每隔四到五个小时,储水空间水位的高度就会漫过出水通道的最高处,也就是洞内的那个水潭,这时由于虹吸作用泉水就会顺着通道流出来,几十分钟后,当上游补给的水流完了,储水空间的水平面就会低于甬道水面,这时泉水就会断流。当上游补给储水完成,这种现象又会重复出现。
这种在岩溶地区的岩溶通道中,由于虹吸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规律的周期性出流的泉水就被称作多潮泉。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泉水报时不是水獭翻身,也不是龙王掌控,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泉水的报时。报时泉就是一个由于地质构造等原因形成的一个周期性喷发的多潮泉。
报时泉的源头,可以看见洞内岩石显示该洞穴具有明显的岩溶结构,而多潮泉在岩溶地区十分常见。
链接:虹吸现象
报时泉就是一个简单的虹吸现象,与我们中学物理所学的连通器原理相当。左边木盒上的容器相当于位于报时泉后方的储水体,右边的容器相当于报时泉的发源地。当左边储水面高于右边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右边就开始出水。如果两边容器的的水位一致时,右面就会停止出水。当流量稳定的时候第一次出水和第二次出水时间间隔是一样的,这就是报时泉为什么能报时的原因。
有了闹钟,人们不再担心上班迟到;有些容易忘事的人,定上闹钟也能给自己一个很好的提醒。但是时间再倒退几百年,没有了这个神奇的小发明我们该怎么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尧治村的村民们绝对不用为这种情况担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有一眼像闹钟一样的“报时泉”。
诸神报时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尧治村有一眼神奇的山泉,据说清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这眼神奇的泉水在每天早上的八点钟、中午十二点和下午五点都会准时的喷出泉水,而且每次泉水喷涌的时间通常都会持续30分钟左右,在山上形成一条飞流直下的瀑布,景色非常的壮观。据当地村民介绍这眼泉水每天喷涌都十分“准时”,于是村民们就把他当作闹钟来使用:孩子们看着他去上学;留守在家里的妇女看着他来给丈夫做饭,村民们都亲切的称这眼泉为“报时泉”。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想知道现在几点了,一定会看表或者手机,但这里的村民却十分低碳环保,都将这眼神奇的泉水作为闹钟来安排一天的作息。
鉴于这口泉水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他在尧治村老百姓的眼中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闹钟”了。在天旱少雨的时候,村子里的长者会带着村民摆出香案,搁上贡品磕头,祈求这口泉给大家降水,而且据说一上供泉水很快就会喷涌而出,显然这眼泉在尧治村已经成为了村民的“神”。同时围绕着泉水也流传着很多神奇的故事:有长者说,泉水的发源地有一个神奇的水獭,他睡在里面一天要翻三次身,一翻身泉水就会喷涌出来;还有人说泉眼里住着龙王,掌管着村中的水源。
看到这里,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不会相信这些故事,但是泉水为什么会准确报时呢?
多潮泉
经过相关专家的全面考察和研究揭开了报时泉的秘密。原来泉水是因为“虹吸作用”才会形成定时喷涌的现象。
报时泉的发源地是一个岩溶山洞,这个洞是由裂隙发育成的,洞口大约一米多宽,进入洞内十多米随着光线开始越来越暗,便能够隐约听到水流的声音,这时便可以看见一个直径两米的水潭,这就是报时泉的源头。经过专家推断,这个水潭的后面必然存在着一个向上的通道,而在通道的尽头肯定还有一个更大的空间,那个空间就是用来储备泉水的。当上游补给的水源不断增加,每隔四到五个小时,储水空间水位的高度就会漫过出水通道的最高处,也就是洞内的那个水潭,这时由于虹吸作用泉水就会顺着通道流出来,几十分钟后,当上游补给的水流完了,储水空间的水平面就会低于甬道水面,这时泉水就会断流。当上游补给储水完成,这种现象又会重复出现。
这种在岩溶地区的岩溶通道中,由于虹吸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规律的周期性出流的泉水就被称作多潮泉。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泉水报时不是水獭翻身,也不是龙王掌控,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泉水的报时。报时泉就是一个由于地质构造等原因形成的一个周期性喷发的多潮泉。
报时泉的源头,可以看见洞内岩石显示该洞穴具有明显的岩溶结构,而多潮泉在岩溶地区十分常见。
链接:虹吸现象
报时泉就是一个简单的虹吸现象,与我们中学物理所学的连通器原理相当。左边木盒上的容器相当于位于报时泉后方的储水体,右边的容器相当于报时泉的发源地。当左边储水面高于右边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右边就开始出水。如果两边容器的的水位一致时,右面就会停止出水。当流量稳定的时候第一次出水和第二次出水时间间隔是一样的,这就是报时泉为什么能报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