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与技术传播--1850-1920年间澳大利亚的华人农耕业初探

来源 :经济资料译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45395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1850年至1920年间的澳洲华人农耕业普遍关注的很少,通常仅仅将其视作一般的商品蔬菜种植而已,关于其发展与特征的文献甚是寥寥.本文认为,华人农耕业是复杂的、动态变化的.开始时,华人农耕业主要是在欧洲人所从事的各个行业里打零工.然而,从19世纪80年代以后,华人农耕业日趋专业化,更多地集中在附加值高而劳动力密集的农作物上.华人的耕作技能不仅仅是引进了中国的种植技术,同时也体现了他们的耕作管理风格和他们针对澳洲具体环境所进行的技术改造能力.尽管当时欧洲人普遍持有种族偏见,但有些欧洲人仍力求从华人农耕业
其他文献
引言近些年来,我们看到区域主义有了很大的增强.在全球范围内旨在建立特惠贸易安排(PTA)贸易倡议有了引人注目的重新抬头.一国加入PTA,就会给予特定伙伴国的进口以更低的关税
序言2004年韩国的经济增长系由工业制品的出口增长支撑起来的.2004年10月的出口贸易额达228.9亿美元,月出口量创历史最高,高于2004年6月的216.1亿美元;2004年11月的出口贸易
序言2004年5月欧盟将迎来10个新加盟国家,从而成为一个由25个国家组成的联盟体制.届时,欧盟将成为一个约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25%的庞大经济圈.但要使这种扩大取得现实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