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啥补啥”应区别对待

来源 :中外女性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学认为,动物脏器为“血肉有情之品”,较草本药物更易被人体吸收,因而能迅速起效,在调养、补益方面效果明显。另外,动物脏器与人体相应内脏在形态、组织成分构成和生理功能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当人体某一内脏发生病变时,用相应的动物内脏来治疗或作为补益,往往会收到很好的疗效。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引入,对脏器疗法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也进一步证实了“以脏补脏”有一定的科学性。如从动物胰腺提取的胰岛素可治疗糖尿病;从猪肝中提取的猪肝核糖核酸可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慢性迁延性肝炎;众多动物胆汁所含的胆酸钠、去氢胆酸等,均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可治胆囊炎、胆石症、胆囊切除后综合征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只要有了胃痛就要吃猪肚,得了心脏病要吃猪心,发生性功能障碍就要吃鞭类,骨折了就得喝骨头汤……具体的病症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治疗和食疗方法也不尽相同,还是应该区别对待。
  吃肝补肝,肝病患者不宜
  专家提醒,肝脏是人和动物最大的解毒器官,动物体内的各种毒素,大多要经过肝脏来处理、排泄转化、结合,从市场买回的动物肝脏大多暗藏着各种毒素,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难以及时分解掉这些毒素,这就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肝病的康复。肝脏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和“化学加工厂”,可产生多种激素、抗体和免疫细胞等,而这些物质往往对异体有害,肝病患者食用后,无疑会受其害。另外,动物肝脏内含铜量很高,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低下,不能协调地调节体内铜的平衡,过多的铜会在肝脏及脑组织内积聚,引起黄疸、贫血、肝硬化、腹水及发生肝昏迷而死亡。因此,肝病患者是不能吃肝补肝的,日常饮食也应少吃肝为佳。
  以脑补脑,老人不宜
  老年朋友常常有不同程度的健忘,中医认为这多半是因为肾气逐渐亏虚,不能上荣于脑。而根据“以脏补脏”的理论,猪脑可起到补益大脑的作用,因此,许多老年人热衷于“吃脑补脑”。其实,这是不正确的。猪脑属于高胆固醇食物,而老年人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脂、动脉硬化等问题,过多食用高胆固醇食物会加重病情,甚至诱发中风等疾病。因此,老年朋友在补脑时不妨选择核桃、黑芝麻、鱼肉等食物来代替猪脑。
  以血养血,老少皆宜
  血液是维持人体基本生理活动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民间常常用各种动物血液治疗贫血或血虚,这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食疗方法。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动物血液中含有丰富的铁,且为易被人体吸收的血红素铁。黑木耳、海带、芝麻等,虽含铁量也较高,但所含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其吸收率多在10%以下。与牛血、羊血等相比较,猪血的含铁量最高,每100克猪血中的铁为44.9毫克,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食疗佳品。此外,猪血中的蛋白质含量也很高,所含的氨基酸比例与人体也接近,非常容易被机体利用,特别适合消化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食用。
  此外,像“吃心养心”“吃腰子补肾”“吃肺润肺”等说法,从理论上来说虽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临床实践证明在部分患者身上是有效的。但是,在具体使用时,还得因人而异。例如猪肾具有补肾的作用,但肾结石患者就不宜食用,他们反而需要限制动物内脏的摄入。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有四大宝剑:干将、莫邪、巨阙、辟闾。其中巨阙是一把残缺不全的剑,阙通“缺”,但其精诚坚利之处,其他宝剑不能與之争锋,所以号称“天下至尊”。传说巨阙是越王勾践的宝剑,刚铸成的时候,越王坐在露台上,看到宫中有一辆马车失控,宫中饲养的白鹿受到了惊吓。越王拔剑一指,想让侍卫上前制止。却不料,剑气已经将马车砍为两截。越王又命人取来大铁锅,他用剑一刺,便将铁锅刺出一个大缺口。这一剑毫不费力,好像切米糕
人体的脊柱好比帆船的桅杆,而筋就好比固定桅杆的绳索,如果绳索出了問题,桅杆当然不会稳定和正直,身体也是如此。筋出了問题,比如痉挛了,就好比绳子打了结,对应在人体叫做“筋结”。如果我们能像解开绳子扣一样,把筋结解开,那疾病自然就痊愈了。  解开筋结的方法,中医的学名叫做“理筋手法”,它包括点穴、按摩等。常见的理筋方法主要有摸法、滚法、揉法、按法、拿法、弹拨法等,这里简单地介绍给大家。  摸法 主要是
“和谐”是一个令人喜欢和向往的词。“和谐”就意味着没有冲突,没有矛盾,没有纠纷。诚如合唱时有了“和谐”,就会异口同声、优美动听;一个单位有了“和谐”,就会人人同心、蒸蒸日上:社会有了“和谐”,就会欣欣向荣、太太平平。由此而论,“和谐”对人、对社会何等的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作为组成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和谐”更是尤为重要。而家庭“和谐”的主旋律,又是由夫妻间是否和谐起着主导的作用。不难设想,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