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面部偏斜不对称患者的颌面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jie_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测量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面部偏斜不对称患者的牙、骨骼标志点与参考平面之间的线距,研究其与面部偏斜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面部偏斜患者的特征.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疆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人群治疗前CT影像51例(男20例,女31例),使用Mimics Research 19.0软件进行CT三维重建,最后在Geomagic Wrap(64 bit)软件辅助下,测量标志点与三个参考平面之间的线距,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偏斜组偏斜侧Rmn、Rma、Jr、MdF、MtF、U6MB至矢状面(S)的距离大于偏斜对侧,MdF、MtF至冠状面(C)的距离小于偏斜对侧(P<0.05).非偏斜组除MtF至矢状面(S)的距离有左右侧差异(P0.05).偏斜组中Me-S与偏斜侧MtF-S呈极强正相关(r=0.805,P=0.000),与偏斜对侧MtF-S呈强负相关(r=-0.796,P=0.000).结论:偏斜组除矢状向不调外,还伴有水平向旋转及牙性代偿,可依据MtF-S判断偏斜程度.非偏斜组患者仅有上下颌骨的矢状向不调,左右侧对称性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羟氯喹联合多西环素序贯光电协同技术(Electro-optical synergy,ELOS)治疗I型、Ⅱ型玫瑰痤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I型及Ⅱ型玫瑰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