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世家的传奇人生

来源 :祝你幸福·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j108580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豫有约的嘉宾:环卫世家的女人
  五一劳动节。“鲁豫有约”的嘉宾是时新春,她的爷爷叫时传祥,叔叔是时纯利,一家三代都是环卫工人,全都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他们,用生命证明着工作是美丽的,劳动是光荣的,创造是幸福的。
  国家主席刘少奇1959年接见北京市掏粪工人时传祥的日子——10月26日,被定为我国环卫工人的节日。
  优雅的陈鲁豫问时传祥的长孙女时新春:“你对爷爷有印象吗?”
  时新春回忆:我和爷爷只生活过两年,那时他身体很不好。当时我也就七八岁,印象最深的是爷爷热爱劳动,时常扫村里的大街,叫我去给生产队拔草、拾麦子。
  1959年,他作为全国第一代先进生产者,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群英会”,受到刘少奇主席的接见。这是他一辈子最自豪的事,他说过好多回,我们全家人都铭记在心。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直摆放在我们家客厅里,谁想到文革中却成了罪证,爷爷受“四人帮”残酷迫害,他忧愤成疾,1975年去世时刚60岁。
  弥留之际,他对儿女们叮嘱道:“我向主席汇报工作时说,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人接班,我惟一的愿望是你们接好我的班,这个班不是我个人的班,是党和国家的班!”我叔叔时纯利接他的班,后来我爸爸时纯庭,姑姑时俊英、时玉华都干了环卫。
  陈鲁豫又问:“你刚开始干环卫,有什么感觉?”
  时新春说:1999年,公司安排我到胜滨环卫绿化队当清洁工。我原先干锅炉水化验,但是也没有多想,叫我干啥就干啥呗。可真拿起笤帚扫大街,心里还是感到落差太大,接受不了。
  第一天扫马路碰上个熟人大姐,她吃惊地问:“小时,你怎么干上环卫了?”我一下子满脸通红,心里不是滋味,好像犯了错误一样,回家委屈得直掉眼泪。在我思想转不过弯来的时候,叔叔鼓励我,特地送给我一本书:《人生楷模——时传祥》。他对我说:“什么工作也得有人干。爷爷的话你还想着吗?你是时家第三代干环卫工的,一定要干好!环卫工作也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来接班。”
  丈夫也开导我:“有什么丢人的?爷爷还受到过国家主席的接见呢!你如果嫌丢人,我下了班陪你一起干!”
  
  往事如烟的岁月,王光美与时家的患难情
  时传祥是老一代人熟悉的名字。1930年,15岁的时传祥从老家山东齐河,怀揣7个糠饼子,沿铁路线走了13天,到北平找三哥干“利巴”(掏粪工),推粪车。那时北平有20多个粪霸欺行霸市,干活的头一年不给工钱,每天只管6个杂和面窝窝头。时传祥推的粪车,上面是个大粪箱,底下是个独轮子,后面两条腿,那一车粪总有好几百斤,粪桶、粪勺挂在上面。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他每天都要推着那几百斤重的粪车,在大街小巷往返四趟,近百里路不能翻车,不能误工。可怜15岁的孩子,除了拼命干没别的法子。
  解放了,时传祥在北京崇文区清洁队工作,干起活来像“拼命三郎”。一次,北京连下大雨,他分管的片区内正修下水道,运粪的车进不了胡同。时传祥一声令下:“背!”十几个小时下来,他们用自己的肩膀背出八九千斤粪。他们的肩膀肿了,磨破了,衣裳被血痂粘到了肉上。
  1959年10月26日,在全国劳模的“群英会”上,刘少奇主席握着时传祥的手,亲切地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这句话成为一句经典,广为流传,感动全国。
  许多干部纷纷到北京崇文区清洁队学习,以和时传祥一起劳动为荣。万里副市长向时传祥学习怎么背粪,还自称是他的“第一大弟子”呢。
  文革开始后,因为曾经受到刘少奇主席的接见与关心,时传祥被“四人帮”诬蔑为“粪霸”、“工贼”,1971年被押回山东老家。1973年8月,重病中的周恩来总理知道了这件事,立即决定:“难道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打倒一个掏粪工人吗?一定要把时传祥接回来,给他平反,向他道歉,给他治病,落实政策。”时传祥回到北京一年8个月后去世。
  在“文革”中,普通劳动者时传祥一家,与国家主席刘少奇一家成为了患难之交。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还在狱中时,时传祥的老伴和儿子常去看她。
  1983年4月,时传祥的老伴崔秀庭60岁生日,王光美来为“崔大姐”祝寿。她呈上生日蛋糕和葡萄美酒,吃着山东风味的“炸藕盒”、“炸茄盒”,非常高兴,她说吃这些家常菜肴“心里踏实”,时传祥的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光美”妈妈。
  1985年、1988年、1994年,“光美妈妈”多次光临这个掏粪工人的家庭,或给崔大姐拜年,或为她祝寿。
  坐在刘少奇主席与时传祥握手交谈的大幅照片前,两位老姐妹常常回忆起过去的岁月。书香门第、知书达理的“王大姐”说:“是少奇连累了老时,一想到你的家庭因为我的家庭受牵连,我心里就很不安。”“崔大姐”虽是农村妇女却明晓事理:“那都是历史了,咱们就让它过去好啦!如果当初刘主席没有接见老时,我们这个家庭也没有今天啊!”
  这种真挚的通家之好已延续到第三代。
  
  从时传祥到时纯利,与两位国家主席握手的掏粪工人
  时传祥的四个儿女都先后从事环卫工作。老大时纯庭在北京使馆区运输管理清洁处工作(已退休);老二时俊英在父亲生前所在的崇文区环卫局三队(已退休);老四时玉华在第三清洁车辆厂。老三时纯利由劳模走上领导岗位,先后任北京市环卫局纪检委书记、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
  时纯利常说:“背着粪桶的父亲永远都走在我的前面,我稍稍懈怠时就能看到他坚毅的眼神。”1974年,18岁的他当上了北京使馆区清洁队的垃圾分类处理工,负责北京100多个外国使馆驻地和外交公寓的垃圾清理工作。
  每天蹲在垃圾堆里,把好几吨重的垃圾按照不同种类分拣出来,然后再送去处理,工作琐碎,又脏又累。一次,在清理一家饭店的化粪池时,他带领5名共产党员跳到粪池中用双手掏挖,苦战8个小时。前苏联大使馆的二秘感慨地说:“我听说过时传祥,今天看到他的儿子这么兢兢业业工作,就如同看到了他本人,看到了他的精神。”
  1959年10月26日,刘少奇主席接见了劳模时传祥;1999年10月2日,江泽民总书记握着劳模时纯利的手说:“小时啊,你子承父业,要好好工作,为人民服务!”
  相隔40年,两位国家主席与清洁工人父子俩的手握在一起,这一幕,让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心里温暖。
  
  爱美的时新春,最渴望穿上裙子
  时新春是时传祥的长孙女,现在是胜利油田滨南社区胜滨环卫绿化队队长。她40多岁,干净利索,微卷的短发,笑眯眯的眼睛,透着股精神劲儿。她最爱说的口头语是:“谁都不容易。”
  环卫绿化队负责的小区有4070户居民,环卫面积25.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工作琐碎而繁重。为了做好保洁工作,时新春每天五六点就到各个卫生承包区进行巡查,发现路上有乱丢的塑料袋、饮料盒等垃圾就随手丢到垃圾箱里。她担任队长之后,为了让市民时刻监督自己,她建立了“时新春示范区”。
  2005年8月初,麦莎台风过境,滨州连下两天大雨。当时4000多盆菊花苗放在花房外,菊花泡在雨中会烂根的,时新春带领手下20多名员工,大家站成长长一排,一声令下:“搬!”人人像二传手一样紧张有序地传递着。大雨如注,时新春把惟一的雨衣让给另外一位体弱的同事。暴雨中,浑身又湿又冷,腰酸,背疼,手磨破了皮,指甲断裂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两个多小时才搬完。时新春心脏不好,脸青唇黑,身体哆嗦得像风中的树叶。她顾不上休息,请家住附近的婆婆,熬了两大锅红糖姜汤,送到队上给同事们喝,大家都特别感动。
  自从干上环卫工,时新春一年四季很少休息,很少有机会逛街购物。她说最大的愿望是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最深的愧疚是对年迈的父母尽孝不够,一提起这个眼圈就红了。
  一个不能了却的遗憾,是她几乎没有机会穿裙子。妹妹给她买了一身漂亮的大花旗袍,还有几件心爱的裙子,她也爱美呀,却只能压箱子底。
  插曲一:2005年3月,时新春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到北京开会,拜访了王光美奶奶。老人家亲切地对她说:“你是时家的第三代劳模,一定要继承‘宁愿一身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勤奋学习,做一个新时代的知识型女性。”时新春频频点头,永志不忘。临别时,老人家赠给她一条红色的羊绒围巾。如今,王光美老人已远去,时新春抚摸着柔软温暖的羊绒围巾,潸然泪下……
  插曲二:2006年5月,时新春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胜利油田奖励给她5000元,她一直想把这钱捐出去,做点有益于社会的事。几经考虑,她决定捐赠给王光美老人生前费尽心血的“幸福工程基金”,为帮助中国1500万贫困母亲治穷、治愚,治病,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祝你幸福杂志社帮助她完成了这份心意。
  编辑赵真
其他文献
我国文坛巨匠郭沫若的身体素质并不强健,幼年时曾患过一场重病,青年时期东渡日本留学又患过伤 Guo Moruo, the great literary world of our country, is not physically st
30年岁月给中国改革开放后产生的第一代富豪们带来了滚滚财富,也带走了红红青春。如今,“接班”已成为事业有成的创业富豪们的一个无可避免的话题——有意安排,顺其自然,临危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人造神经”,有望能使截肢者的似肢感觉到冷热和触觉,让它们与大脑实现高效的双向交流.与大脑实现双向交流该技术采用以Pedot为材料的薄薄的塑料细丝.
研究了不同剂量10%噁唑?氰氟乳油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和水稻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噁唑?氰氟乳油2250、3000、3750 mL/hm2等3种剂量对稻田禾本科杂草均具有良好的防效,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