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区挥发性有机物的臭氧生成潜势及源解析

来源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i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福建省某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观测数据,分析其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研究臭氧(O3)生成潜势,采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法(PMF)模型开展源解析.本次研究共检测出化合物115种,定量分析51种挥发性有机物,包括烷烃、烯烃以及芳香烃,其中烷烃和芳香烃含量最高,烯烃的O3生成潜势贡献最大(45%).PMF模型源解析结果表明,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排放源包括机动车尾气排放、溶剂使用、植物源、生物质燃烧和工业过程,分别占比55.07%、9.37%、8.09%、12.01%和15.47%.
其他文献
基于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平台,对6061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了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50~500℃和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高温流变行为;并建立了6061铝合金的Arrhenius本构方程,应用于Deform软件进行热压缩实验模拟;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和Murty准则,建立了6061铝合金在不同应变下的加工图,结合显微组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合金材料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增加而增大,随变形温度降低而增大;建立的本构方程能较好描述该合金的高温流变行为;变形温度为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