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青光眼复合式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m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并观察原发性青光眼复合式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20例13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61眼,治疗方法为传统的小梁切除术;观察组69例75眼,治疗方法为复合式的小梁切除术,术后,对两组患者浅前房的发生率、眼压、并发症和滤过泡的形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功能性滤过泡、眼压控制率和浅前房发生率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 原发性青光眼复合式切除术能够使手术的成功率提高,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复合式切除术;临床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26-01
  原发性青光眼为世界上常见的致盲眼病是之一,治疗该病的传统方法为小梁切除术,各种类型青光眼基本上都适合[1]。然而传统的小梁切除术常导致多种并发症如浅前房和早期低眼压的发生,术后晚期易形成瘢痕,造成手术的失败率达15%之高。因此近几年来,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改良后的手术方法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将2010年3月至2011年4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20例13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应用传统小梁切除术及复合切除术分别进行,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4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20例13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1例61眼,其中男31例,女38例,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为(64.3±2.1)岁,42例为开角型青光眼,27例为闭角型青光眼,眼压为35-69mmHg,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69例75眼,男29例,女40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为(62.4±1.5)岁,25例为开角型青光眼,44例为闭角型青光眼,眼压为33-65mmHg,采用复合式的小梁切除术进行。两组患者在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局部麻醉。将上直肌固定后,穹窿部作为基底在鼻上方的角膜边缘做结膜瓣,4mm×5mm大小,约为1/2巩膜的厚度;将4mm×4mm大小的、浸有0.2mg/mlMMC的棉片放置3-4min于巩膜瓣下或巩膜与结膜间,将角膜表面立即用生理盐水(100ml)进行充分的冲洗在棉片取出后;将小梁组织切除3mm×1mm大小,同时切除位于做宽基底的周边虹膜,用尼龙线在巩膜瓣顶端的两角各缝1针,且加缝1针于巩膜瓣中部,用可调节线缝合外部,线在角膜缘表面系成活结,对结膜瓣进行间断缝合。
  1.3 术后处理 若术后前3-4d,前房恢复正常,眼压为15.0-20.0mmHg,滤过泡平坦,按摩眼球后,前房变浅或滤过泡隆起,应立即将巩膜瓣外的线拆除;如果术后眼压>20.0mmHg,滤过泡经按摩没有隆起,可以先将1根缝线在裂隙灯下拆除同时进行按摩,若眼压下降、滤过泡隆起,另1根缝线在1-2d后拆除;若滤过泡在1根缝线拆除后没有建立,那么另1根缝线应同时进行拆除,滤过泡在两根缝线都拆除后还是不能建立,则用激光断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在P<0.05时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滤过泡形成情况 观察组的患者,术后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的70眼,31眼为Ⅰ型,39眼为Ⅱ型,形成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术后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的49眼,20眼为Ⅰ型,29眼为Ⅱ型,形成率为80.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滤过泡形成率明显增高,x2=5.20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眼压控制情况比较 术后6个月后,对照组的眼压有效控制率为81.97%,观察组眼压控制率为98.67%,两组相比,x2=11.66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具体数据详见表1。
  2.3 术后浅前房发生率的比较 术后1周内,观察组的浅前房发生率为6.67%;对照组的浅前房发生率为19.67%,两组相比,x2=5.2022,P<0.05,差异显著。
  3 讨论
  青光眼治疗的传统方法为小梁切除术[2],随着可松解缝线及抗代谢药物在临床上的逐渐应用,近年来作为复合式手术的小梁切除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这种复合式手术的应用,使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同时与传统手术相比,使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3]。术后早期低眼压、浅前房和滤过强是传统手术方法中的常见并发症,这些症状若不能避免,会导致周边虹膜粘连、房角关闭,甚至引起的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黄斑囊样水肿和脉络膜脱离等症状的出现,最终造成手术的失败。
  本研究表明,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功能性滤过泡、眼压控制率和浅前房发生率方面差异显著,P<0.05。综上,原发性青光眼复合式切除术能够使手术的成功提高,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4],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珂,李书林,裴国宾.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28(1):48-49.
  [2] 其其格,寶泉,乌云.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36(11):904.
  [3] 吕明,孔凡宏,刘建华,等.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9,9(11):2100-2101.
  [4] 邹莎莎,温焱,马月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青光眼41例[J].国际眼科杂志,2006,6(5):1158-1159.
其他文献
2019年4月8-10日,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和南京农业大学共同承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
【正】长期卧床,脊骨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体质虚弱,各种消耗性疾病的病人因不能自理,只能在床上用大便器接便。由于有味,需要开窗通风很长时间,特别是男性患者有时候边
目的研究讨论在胃镜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的方法并总结经验。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消化道异物56例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进行临床分析。56例患者中男
目的探讨Twin-block矫治器矫正安氏Ⅱ-1类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治疗的29例安氏Ⅱ-1类错畸形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SNB、ANB、M
更年期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女性的卵巢正常功能会逐渐减退直至完全丧失,同时正常的月经周期也会渐渐停止,生殖能力也会趋于终结。在这个阶段女性的
2012—2015年闽清县白樟镇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全镇水稻示范片面积233 hm~2,平均产量由2012年的6 975 kg/hm~2提高到2015年的8 955.0 kg/hm~2,比增28.4%,实现了粮食高产创
目的探讨乳腺癌住院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教育措施。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出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存在着不同的焦虑、否认、紧张恐惧、急躁易
介绍了轮胎式凿岩锚固钻车底盘的分析和设计。针对钻车的工作环境以及对钻车性能方面的要求。进行整个底盘的计算和分析,完成了底盘的整体设计和三维建模。
鲜食春玉米是农民爱种,居民爱吃的一种作物。近几年来,永安市农业技术部门为发展效益农业,积极推广种植鲜食春玉米,2005年全市种植面积仅333.33hm2,到2009年发展到733.33hm2,发展较快
利用半经典理论研究辐射场与二能级原子(量子位)的相互作用,给出二能级原子的量子态保真度表达式。用数值计算讨论辐射强度对量子态保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的量子态保真度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