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背皮瓣动脉血管变异实施静脉动脉化皮瓣补救二例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中,应用带蒂掌背皮瓣进行修复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有时临床上因为掌背动脉血管的变异,在施行掌背皮瓣游离手术完毕后未见皮瓣有良好的血供,往往会导致手术失败。2010年3月至2010年9月,我科遇到掌背皮瓣动脉血管变异2例,经改用动脉化静脉皮瓣解决,皮瓣存活,修复效果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颞肌蒂下颌骨瓣与游离前臂皮瓣联合修复腭上颌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共收治恶性肿瘤切除后腭上颌缺损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34~68岁,平均57岁.根据Browm上颌骨缺损分类,其中Ⅱ B类8例,Ⅱ C类1例.均采用颞肌蒂下颌骨瓣与游离前臂皮瓣联合修复. 结果 9例移植的骨瓣及皮瓣均成活.随访期10~24个月,平均随访期14个月,除1例软骨肉瘤病例术后
目的 报道应用改良(足母)趾腓侧皮瓣游离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常规(足母)趾腓侧皮瓣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将皮瓣腓侧缘及近端分别向背侧及趾蹼侧旋转,避开口径细小又紧贴于皮下的腓侧浅静脉,直接游离跖背浅静脉以备吻合:皮瓣的动脉和神经游离仍以常规方式进行处理,临床应用12例.结果 术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经4~15个月随访,均获得满意疗效,供区均一期愈合,供足行走步态正常,拇指指腹饱满有螺纹
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是一个以开展创伤、显微外科、脊柱、关节疾病为主的科室。目前科室有床位45张.备手术显微镜2台,G型臂、C型臂X线光机各1台。现有医务人员35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5名,具有硕士学历的8人,博士1名。全科医务人员以务实、求精、开拓、创新为发展之道,
期刊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外科显微外科成立于1997年,2000年晋升为衡阳市手外科中心,系目前湖南省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手外科显微外科中心:现设病床180余张,配备有显微外科实验室、手功能康复室、支具室、肌电图室、资料室、网络中心:拥有5台高档手术显微镜、6台四肢被动功能锻炼仪、10余台神经治疗仪等配套齐全的康复设备;目前拥有手外科专科医生15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副教授3名、副主任医师
期刊
患者女,24岁.因"胸部以下麻木伴双下肢无力4年"入院.查体:双下肢肢体肌力Ⅲ级,肌张力增高,胸骨角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均减退,脊柱四肢无畸形,胸背部皮肤检查未见异常MRI:第2~6胸椎体平面脊髓背侧可见一类椭圆形占位性病变,病变腹侧部分呈T1像低信号T2像稍低信号,背侧部分呈T1及T2均为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腹侧病灶呈不均匀轻度强化.脊髓显著受压向左前方移位。
期刊
目的 观察大鼠胚胎器官原基(后肾、胸腺)异种移植后的生长发育,作移植后肾、胸腺的形态检查,并检测移植后肾的功能.方法 取受孕第15天(E15)的Lewis大鼠胚胎后肾或胸腺分别植入Balb/c裸小鼠腹腔大网膜及肾包膜下,观察至移植术后第16周.移植术后第5周作移植后肾、胸腺的形态检查,并检测移植后肾的功能.结果 E15 Lewis大鼠胚胎后肾及胸腺在受体裸小鼠腹腔内发育增大明显,后肾伴有包裹性积液
2011年5月20-22日在广州召开的“全国显微创伤骨科学术会议暨穿支皮瓣命名原则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穿支皮瓣的定义、命名原则进行了讨论,现将部分专家的意见整理于下,希望大家继续讨论、思考,以便日后达成共识.张世民(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shiminchang@yahoo.com.cn):穿支皮瓣指仅以管径细小的皮肤穿支血管(穿动脉和穿静脉)直接供血的岛状轴型皮瓣.穿支皮瓣的特征是以穿支血
期刊
目的 探讨总结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足踝侧方软组织合并内、外踝组织缺损中重建踝关节稳定性的疗效与作用.方法 对13例因足踝侧方软组织合并内、外踝组织缺损伤病例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将组织瓣中的阔筋膜两侧部分折叠与受区相邻软组织间断缝合固定,旋股外侧血管降支与受区血管吻合,移植股前外侧肌皮瓣面积最大为20 cm×12 cm,术后3个月石膏继续固定维持踝关节于功能位.随访时间1.5至20年.从患者主
指端皮肤缺损是手部常见损伤,常用腹部皮瓣、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或游离趾腹皮瓣等修复,但各种皮瓣均有其优劣之处[1].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是一个较新型皮瓣,解剖方便、不损伤手指主要血管[2].我们自2003年2月至2008年10月应用该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效果满意。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几丁糖复合聚乙烯醇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27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分别用几丁糖复合聚乙烯醇神经导管桥接、硅胶管和自体神经逆行原位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5mm缺损。在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肌肉湿重和肌纤维横截面积、组织学观察和神经示踪检查评价神经再生。结果术后12周时:A组再生神经已通过1.5cm的缺损且再生神经直径较粗,达到正常神经的直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