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护理面临循证护理的挑战和策略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fi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护理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循证护理已逐步进入了中医护理领域.循证护理是运用现有的最好的科学依据来指导护士对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服务,使传统的中医经验主义护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中医护理正在不断汲取现代护理的理论,结合中医护理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特色,顺应当今人类医疗保健"回归自然"的潮流,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并已逐渐被西方国家所理解、重视、研究、采用.在这样一个现代护理讲求实证的年代.中医护理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并受到现代护理学的影响,尝试与之有机结合的年代,本文将对传统中医护理与循证护理的关系进行探讨,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寻求传统中医护理可持续性发展的方法和途径,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深静脉穿刺技术[1,2].但目前临床上仅应用于各种需长期输液的患者、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或毒性药物如:化疗、肠外营养、血管收缩剂、高浓度电解质的患者.有个别作者在文中提到PICC可用于测定中心静脉压(CVP),但未见关于PICC可应用于测定CVP的详细报道。
期刊
血压测量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及时治疗和良好转归,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医护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正规方法和程序为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如在秋冬季节穿脱衣服不便,有的医务人员将血压计袖带直接缠绕于患者穿有衣物的上肢测量血压等。
期刊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PKP)是一种新型的脊柱微创手术。
期刊
目的 总结左心房肺静脉前庭电解剖隔离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例行左心房肺静脉前庭电解剖隔离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在手术前后实施相关护理措施及出院健康教育,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其中穿刺点血肿4例,尿路感染1例,心包积液1例.在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左心房肺静脉前庭电解剖隔离术手术方法复杂、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严重,围手术期需要密切护理、及时发现并协助处理各种并发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不良反应,探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包括有效的心理支持、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观察骨髓抑制、黏膜损害、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Ⅲ级以上不良反应对照组共发生30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逐年增高,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住院日明显缩短,患者很快进入恢复期需院外继续康复治疗。
期刊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作用在于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除胰岛素抵抗,促进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1]。
期刊
气管切开术后吸氧方式较多,氧气吸入是纠正术后低氧血症的有效措施[1].已有研究证实[2~4],气管切开术后使用面罩吸氧能较快及稳定的提高血氧饱和度.但是,在临床使用中,吸氧面罩规格是不同的,有DRD-C型,DRD-R型,DRD-X型3种型号.大多数研究并未对不同规格面罩吸氧的效果进行比较.本文针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月,耳鼻喉科7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使用不同规格面罩吸氧进行了吸氧效果的
期刊
2006年6-12月,我科对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疗法(双"C"治疗).由CGMS提供连续72 h以上的血糖信息,与24 h小剂量输注胰岛素相结合[1],从而使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方案更为安全和有效,经临床8例验证,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前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瓶塞穿刺针针孔距瓶口约3 cm,如果不采取措施,输液完毕瓶内往往存有约2.5 ml的死腔残余量,为了解决以上不足,笔者对一次性输液器进行改良,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