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的体会

来源 :空军总医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25158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人患急性心肌梗塞时的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一般与青壮年者类同,但在处理上应结合老年人的特点而有所不同.现就近五年来的经验体会总结如下.一、心律失常的处理(一)快速型心律失常——利多卡因类药物的应用.近年来多认为频发或多源的室性早搏是发生室颤的先兆,如预防性地应用利多卡因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使原发性室颤的发生率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lderly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e generally the same as those of young adults, but the treatmen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are different. Now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five year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A) tachyarrhythmia - the application of lidocaine drugs.In recent years, many believe that frequent or multi-source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is a precursor to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such as prophylactic use of lidocaine or other anti- Arrhythmia drugs, can make the incidence of primary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其他文献
婴幼儿暂时性高磷酸酶血症(THI)通常在健康或患轻微疾病的儿童中偶然被发现.THI患儿的显著特征是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异常升高,且ALP活性一般在数月内可自行恢复至正常
上海举办心阻抗、心功能和心电监护学术活动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于1988年11月30日~12月8日,在上海举办“心阻抗、心功能、心电监护新技术讲学交流会,22省市87名代表参加交流,
目的:探讨在控制医院感染管理中采取优质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346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根据所采取的护理管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优质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173例.优
目的:探讨对骨科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6例骨科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护理管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
脑血管痉挛是导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脑血流量减低和脑自动调节功能被损坏导致脑灌注受损甚至脑梗死.通过临床症状,经脑血管造影、颅多普勒、超
紫癜性肾炎(HSPN)是指过敏性紫癜(HSP)引起的继发性肾脏病.目前治疗的方法有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浆置换、幽门螺杆菌治疗等.其中大剂量甲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疾病,多发于下肢,如不及时妥当地诊断与治疗,大多将遗留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引起致命性的肺动脉
近年来,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医疗卫生制度改革进度,在此背景下,公立医院的管理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公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党建工作发挥着十分
高血压属慢性心血管疾病类型之一,可见患者体循环动脉血压呈增高状,多数患者伴有心、脑以及肾等重大脏器并发症.通常高血压患者需及时接受治疗,以期将其体内血压水平控制在正
近年来药理和电生理研究证实,三磷腺苷(ATP)具有强的拟迷走神经作用;使AH间距延长;抑制慢反应纤维的慢Ca~(++)内向流,因而能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它在体内代谢迅速,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