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宝宝的身体运动智能

来源 :孩子宝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fhei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跑爱跳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从一出生就开始用自己的身体感知这个世界。并表达自己。男孩子用运动来展现活力,女孩子用舞蹈来展现美丽,这些,就是身体运动智能的运用。
  
  身体运动智能是什么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善用身体及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心里的想法,联系着“身体”和“心灵”,从自动化和有意识控制动作开始,掌握我们身体的活动过程,也是一种善于运用身体动作来表达制作事物的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是人类认知的基础,源于我们体验生活时所获得的感官经验,它需要有敏锐的时间感知,并把意向转换为行动。
  
  身体运动智能突出者的优势
  
  身体运动智能好的人,更常利用自己的身体去学习、探索世界,从小具有体操、跳舞或运动的天赋,喜欢玩运动性质的游戏,对身体动作协调和控制都能做得很好,运动技巧学得又快又好,而且喜欢不断地练习,精益求精。学习时是透过身体感觉、触摸来思考的,如舞蹈家、运动员、外科医生、机械工程师或演员等,都有很好的肢体运作智能。
  
  测测你的身体运动智能
  
  对照下面几点表现,看看与你的情况有多少相条符,相符的越多,就说明你的身体运动智能越突出。
  1.喜欢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
  2.在运动、舞蹈方面表现优异。
  3.与人谈话时常辅以手势或其它肢体语言。
  4.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
  5.喜欢动手做东西。
  6.学习各项技艺、使用工具、需要动手操作的事务对你而言一点也不困难。
  7.能表演出不同难度、复杂的肢体动作。
  8.能利用肢体表演出不同场景、情境、想法、概念。
  9.善于利用脸部表情与肢体语言来表达心中所思所想。
  10.喜欢各种不同的体能挑战。
  
  判断宝宝的身体运动智能
  
  很多家长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好像有多动、坐不住的倾向,其实这正是孩子具有身体运动智能的特征在学习的型态中,动觉型的孩子必须藉由肢体的运动来增强学习的吸收,因此通常没有办法乖乖地一直坐着不动,而一旦进行动态的活动时,家长就可以发现孩子的专注力大增或是表现相当好,这种孩子通常就具有较佳的身体运动智能。另外也可以从很多生活中的小细节来观察孩子的身体运动智能情况。
  1.每次在体能活动中,都会显露出优美的平衡感以及灵巧性。
  2.手眼协调表现能力好。
  3.听到音乐的声音,全身都会动起来,跟着手舞足蹈、打拍子。
  4.喜欢演戏或角色扮演活动。
  5.描述某些事情的时候会手舞足蹈,配合各种肢体语言以及丰富的表情。
  6.喜欢运动、户外活动,例如:骑车、爬山、溜冰等。
  7.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喜欢跑、跳、碰。
  8.喜欢动手做东西,如缝纫、编织、雕刻木工、种花、剪纸、组合模型、积木、泥巴、捏黏土等。只要是亲自操作过的,大多都会记得一清二楚。
  9.喜欢观看运动性质的节目,如看球赛转播或运动新闻,每次都看得津津有味。
  10.运动时常常会有好的想法。
  11.每次在游戏、表演的活动中都喜欢做一些夸张的动作。
  12.喜欢亲自动手“做”,而不是看说明书或录像带,来理解、记忆、吸收信息。
  13.喜欢惊险娱乐活动的身体刺激经验。
  14.比别的小孩早爬和早走。
  15.跟同伴一起玩时,常会有一些自己发明的游戏、想法。
  16.喜欢参观、采集、设计的学习活动。
  17.看到别人的动作,一学就会,能模仿出来,常让人感到惟妙惟肖。
  18.喜欢将一些东西拆拆装装。
  
  如何培养宝宝的身体运动智能
  
  翻滚动作、爬行活动,不仅是刺激大脑发育的重要运动,让孩子在各种不同材质的地方,例如沙滩、水泥地、石地板、木地板、地毯、布面床、皮面沙发椅、草地等上面爬、滚、跳,更是刺激宝宝身体运动智能的好方法。
  3岁是发展身体运动智能的最佳时期,因为这时候宝宝的身体柔软,容易学习许多动作,再加上喜欢模仿,能不厌其烦地重复同一动作,不怕失败,不怕被笑,只要对他们积极地加以指导和训练,宝宝就可以获得许多动作技能。
  


  


  除了上面说的几种方式,丢沙包、骑马打仗、跳房子、扯铃、呼啦圈、采高跷等童玩也都是很好的训练游戏。现在流行的新式跳舞机、运动式游戏机也是引起宝宝运动意愿的好道具。
  
  培养身体运动智能的误区
  
  怕孩子受伤,限制孩子的活动量
  家长常怕孩子磕着、碰着,因而过度保护,拒绝孩子参加一些活动,这抑制了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其实孩子受点小伤,反而能增加孩子的生活经验及运动能力。家长可以在参加活动前跟孩子订好安全规则,或是做好安全准备后,放手让孩子尽情地玩乐。
  
  锻炼的时间越长越好
  锻炼的时间长短不等于质量的好坏。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与喜好,选择适当的形式、活动量、运动强度,让孩子真正地锻炼到每一条肌肉与神经。
  
  编辑 管晓芹
其他文献
为宝宝系好安全带    美国密歇根州大学妇产科学系的Mark D.PearIman等人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如果准妈妈在车祸发生时是系好安全带的,这样可以减少腹中胎儿的受伤率和死亡率,减少率高达84%。之后英国路透社也发表一则新闻:在美国,如果所有准妈妈都能够在驾车或乘车时使用安全带,那么每年交通事故中死亡的大约370个婴儿胎儿中,就有200个可以存活下来。该成果于2008年4月2日在密歇根州大学公
期刊
策划/刘雄英  指导医生/叶艳彬    现在的准妈咪大多是上班一族,午餐只能在单位解决。单位饭菜吃腻了,快餐又担心没营养……其实,有心的准妈咪不妨自己学学做便当,自己做的便当操作简单,又有营养,色相搭配得漂亮,还能勾起人的食欲呢。本期推荐5个色相味俱全的便当料理,供准妈咪参考。    周一便当:  米饭+虾仁腰果+蒜香荷兰豆    虾仁腰果  主料:虾150克、腰果50克、豌豆10克  辅料:葱、
期刊
她是花样游泳这个舞台上的王者,她从人生巅峰毅然退役,从销售员到设计总监,她又在事业的高峰转身,回家相夫教子。现在的她,拥有一家一万平米的体育俱乐部,一份从运动员生涯相守至今的爱情,和一个,一岁9个月大的爱听童话的儿子。    王尔德说:“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蠢才!”尽管如此,我依然愿意做个“蠢才”——用花来形容她,用花语解读她。因为,
期刊
坊间总是流传一种说法“男主外、女主内”,这句话无疑表达了大多数人,尤其是男人,对家庭成员分工合作的一般构想。男人在外面打拼,而家中的一应事物就交给女人处理,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大部分对孩子的养育和教导任务。在这里要提醒爸爸们的是,对孩子来说,你们不只是血脉相连的父亲,还是他(她)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人生学堂。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爸爸们承载着很多来自外部和内在的压力,他们平日抖擞精神、披盔戴甲
期刊
“选良辰、择吉日、剖腹生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近几年。“择时剖腹”渐成时尚。  相信命理的人认为:出生时间决定了一个人的命盘格局。一生运势的起起伏伏,安逸平顺或艰难险阻都与生辰八字息息相关。而剖宫产的生产方式,恰恰可以为未出世的宝宝选择一个好日子、好时辰,以求一生趋吉避凶、顺顺当当。于是,曾帮助许多母婴逃过昔日“鬼门关”的剖腹产,作为一种不得已的医疗急救措施,与命理学的“选日择时”缔结了
期刊
新年来临,上门做客的亲戚朋友络绎不绝,好不热闹。面对比平日多几倍的“观众”,宝宝们忍不住也上演了一遭“人来疯”,直教爸爸妈妈们头痛不已。这首另类的新年变奏曲可不仅仅是宝宝为应景而作的,它还担负着宝宝传达情绪的大任,爸妈们只有准确地领略到其中蕴含的信息和情绪,才能把另类变为和谐,演绎出喜气洋洋的新年协奏曲。    “人来疯”之主题原型    春节期间,有朋友来家里拜访时,平日乖巧懂事的宝宝在这时却似
期刊
新春佳节即将来到,各位妈咪都要带着宝宝走亲访友。几家的孩子聚在一起自然让春节热闹非凡,可孩子们无序的乱跑也让妈妈们很无奈。其实妈妈们可以有效利用孩子们的聚会,组织玩一些有益孩子身心的小游戏,自己也能参与其中,活动筋骨,把春节的聚会变成一个游戏的盛会。
期刊
春节来临,按照中国传统习俗,正是亲朋好友串门的好时机,年轻的爸妈们经常要带小宝宝出门做客。在做客的过程中,爸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懂礼貌、人人夸。可有时偏偏事与愿违,让爸妈们头疼不已。其实,要带个礼貌宝宝去串门也并非难事,关键就在于爸妈的后天培养。    情景一 不爱叫人的宣宣  大年初二,妈妈带着明明去王叔叔家做客。一进门,妈妈就对明明说:“明明,快叫叔叔。”明明看了叔叔一眼,没叫人,也没说什么,
期刊
有这么一些孩子,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会自言自语,会手舞足蹈,却不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悲伤,即使是最亲近的爸爸妈妈,在他们眼里也和陌生人没什么两样。人们说,这是“让魔鬼偷走灵魂”的孩子。那“魔鬼”,正是儿童孤独症。    什么是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又称为儿童自闭症,是在儿童期发生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是儿童没有主动与他人交往的意愿,并伴有感觉、智力、语言和行为的异
期刊
小林宗作的“巴学园”    1981年,黑柳彻子的自传体小说《窗边的小豆豆》以一种温柔的力量潜入全球孩子们的心。这本书中小林宗作先生执掌的“巴学园”以一种清新而理想的气质改变了人们对于幼儿园的概观。巴学园,看似怪怪的名字,有一枚由一黑一白的巴形图案组成的微标,形似中国的太极图案,寄托了小林先生对孩子们身与心和谐发展的期待。  书中的巴学园曾经真实地存在于日本。小林宗作先生曾经游学欧美,被美国杜威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