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之“问”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学生提问能使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加工、组合,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且让学生懂得学习的乐趣在于思考和探究,在于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师之问和生之问是目前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提高课堂之“问”是改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之“问”存在的问题
  1.师之问“多”,生之问“少”
  目前课堂中,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的现象。据统计,有的教师一堂课平均提问30个问题左右,有的一堂课达到70多个问题,学生的提问却少之又少。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往往只有三、五个学生提出问题。
  2.师之问“碎”,生之问“杂”
  有些教师缺少对学生已有知识的了解,担心学生知识掌握不牢;也有些教师担心问题深了,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冷场。教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每一个细节都问到,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地一个连一个地回答。问题琐碎,缺少挑战性。
  案例1:《登鹳雀楼》教学片断:
  师:谁登上了鹳雀楼?
  生:王之涣。
  师:“登”是什么意思?
  生:登上。
  师:白日依山尽,“白日”是什么意思?“依”是什么意思?“尽”是什么意思?“白日依山尽”是什么意思?……
  (教师多媒体上正出示着这首诗和重点词语的解释)
  有些学生看着黑板不假思索地就说出来。而学生的问题,有时缺少思考和联系,信口开河,亦有许多不相关的问题或肤浅的
  问题。
  3.师之问“易”,生之问“难”
  教师为了营造积极踊跃参与课堂的氛围,尽提一些学生张口就来的问题,看似课堂热情高涨,实际是在浪费师生时间,没有深度。有的教师缺乏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该问的不问、不该问的乱问,让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抓不住重点。而学生提问有时会脱离文本,或是问题千奇百怪,师生难于解决,有时教师难于收场,弄得尴尬,教师也不敢再轻易让学生提问。
  二、课堂之“问”策略探析
  1.问题要有目标指向性
  问题应有明确的目的,有指向性。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不然就会出现散乱现象。教师应注意语言的表述,简洁明了;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提炼语言,能够将问题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问题明确、指向性强。教师要考虑:在什么地方问,怎样问,解决什么问题,培养什么能力等。学生问,教师同样引导学生针对什么问题而提问,问题应该如何表达等。
  案例2:《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是谁啊?
  生:“我”为什么应该感到自豪?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的是什么?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阅读的兴趣被调动起来。问题简洁明了,学生在阅读中就会边读边思考,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理解概括的能力。
  2.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问题可以分为封闭的问题和开放的问题。封闭的问题多是简单机械性的问题,缺少挑战性。开放的问题可以拓展教学资源,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能使教学鲜活而有生机。有效的问题则意味着尽可能多地提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点提问,可以抓住疑难点提问,也可以抓住发散点进行提问,亦可以抓住模糊点提问。
  案例3:《欢乐的泼水节》教学片断
  师:水为什么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呢?水淋在身上很不舒服,为什么泼的水越多,幸福就越多呢?
  (学生读书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生:“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水滋润万物,荡涤尘埃,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生:“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香喷喷、凉丝丝的舒服极了。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生:“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多么开心的场面,越玩越开心,越泼越幸福,泼的水越多,幸福就越多了。
  (学生交流之后,教师播放泼水节的视频。学生对泼水节又有了深入的了解,再读书,幸福、快乐溢于言表。)
  课堂是不断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问题深入文本,学生就會联系文本深入体悟,拓展性地领悟文本。
  3.问题要有思考和启发性
  教师要敢于冲破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设计问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解答,呈现开放态势,既有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又能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来源于“疑”,“疑”起源于“思”。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往往是从“生疑”开始的。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想问的情境,给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提问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提问的喜悦。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文本“你认为哪个问题最值得我们研究?”,引导学生梳理出关键问题。最后大家再思考交流重点问题。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整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学习,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李政道曾说:“学问首先要学会问,不会问就不是学问。”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善问”,这也是课堂的“学问”。
  参考文献:
  贾云玲.小学课堂提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取水仙花花葶中上部即将开放的花蕾,按常规方法消毒后,把花粉粒挤在含纤素酶0.5%、果胶酶1.5%、甘露醇12%的酶混合液中.保育5h 后离心、纯化,可获得2±0.04×10~5(个
摘 要 根据密集建筑物下特殊开采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特征,结合地层赋存情况及观测数据,分析地表实际移动变形值小于预计值的起因,掌握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指导采掘工程合理布置。  关键词 特殊开采;地面观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中图分类号 TD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1-0189-01  建筑物下特殊开采是目前煤矿合理开发煤炭资源较普遍的采煤方法,掌握地表实际
近年来,各大中小城市陆续兴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成为大城市和大中小城市沟通链接的纽带,高速公路车辆行驶十分频繁,桥梁墩台承载着桥梁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并将它传递给地基基础。
摘 要:在当前的新课改环境下,学校教育对于数学学科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数学学科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促进学生创新发展的基础学科,因此,数学教师要对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不断反思,从而满足当今教育对于数学学科的新要求。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整体意识;应用意识  新课改要求当前的数学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
摘 要:朗读能力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和老师都认为朗读的边际效益太低,并不能带来成绩上的提升,因此忽略了对于该能力的重点培养。朗读能力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以及说话的流畅性,并且学生可以从中学习相应的写作风格,一举多得。  关键词:朗读能力;思维方式;建议对策  一、朗读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会让学生朗读课文。所谓朗读,顾名思义就是大
对小真古螨科分类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讨论了该科的分类地位;详细比较、分析了该各属的形构造,并列出了分属检索表。
2月11日,在重庆市渝中区党群工作座谈会上,渝中区科协周丽华主席汇报了2011年科协工作思路,区委常委一班人对科协的工作及新一年工作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2011年,该区计划重点做好四项科普益民实事,包括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新建社区科普工作、社区电子科普画,并计划成立渝中区反邪教协会。  自1999年启动创建并成为首批全国科普示范城区以来,渝中区已连续10余年保持了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光荣称号。为巩固
隧道工程在通过断层破碎带地段时,采用超前灌浆可有效维护工作面与洞壁围岩的稳定,保证隧道工程安全施工。对超前灌浆的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阿根廷航天科技协会3月13日宣布,阿根廷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首次在阿根廷位于南极的基地试验为火星探测而设计的宇航服。   此次试验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阿根廷国家航空医疗研究所和阿根廷空军联合进行,地点在阿根廷位于南极的基地——马兰比奥海军准将站。   这套火星探测服由阿根廷科学家加夫列尔德莱昂设计。现任美国北达科他大学载人航天飞行实验室主任的德莱昂说,这套宇航服采用了大量的高
科學家通过对单个和集群细胞研究发现,组织的迁移很像是胶状玻璃。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院和弗罗里达州大学的这项研究进一步提高了科学家对伤口愈合、癌症转移和胚胎发育的认识。研究结果发表在14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   细胞经常从身体的一个部位运动到另一个部位。例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三个胚层的细胞不得不从空间上安排自己的位置,以便将要成为皮肤的细胞都处在外侧。相似情况下,癌症在发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