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展览的要点探讨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书法越来越受瞩目,书法的创作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而当代的书法艺术开始走向了展厅文化,书法展览作为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向当下社会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当代书法展览的相关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促进当代书法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书法展览;形式;特性;展厅效应;建议
  中国分类号:J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31-2
  书法作为我国的艺术瑰宝,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值得我们不断继承、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艺术文化形式。如今在我国文化发展的新环境下,书法展览成为了推动书法艺术在当代再一次复兴的重要角色。基于此,本文就当代书法展览的相关方面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的需要能提供到一定的帮助。
  一、书法展览是当代书法最重要的传播方式
  艺术价值是由审美价值、社会组织及交往价值、认识价值、伦理道德价值、信息传播价值、心理“净化”和“享乐”价值等多种价值组成的综合价值类型。从艺术经济学的角度看,艺术作品只有通过有效的流通传播过程,将自身呈现在艺术欣赏者的面前时,其艺术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其价值毫无疑问也必须通过有效的传播才能得以实现。书法的传播方式是随着书法展示形式的逐渐拓展而不断发展的。最早的书法以实用为目的而产生,如甲骨文、钟鼎文、简牍、碑刻等,均有特殊的实用价值,其传播的途径完全依赖于实用功能的需要,而不存在专门针对其艺术价值的传播方式。
  现代社会书写方式不断更新,书法的实用价值日渐萎缩,而其艺术价值则不断凸显,与之相适应的书法传播新形式不断涌现,也各有不足,如社团交流、报章刊登、网络发表、艺术拍卖和书法展览等等。这些书法传播方式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如社团交流,虽然传播路径的指向非常明确,可作为部分志同道合者的内部交流活动,其传播的广度有很大的局限,传播效率并不很高。相比较之下,唯有书法展览,才是现代书法传播最普遍、最有效、最理想的方式。
  因此,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正是借助了书法展览这种有效的传播方式,当代书法才有了今天的辉煌。
  二、当代书法展览的形式类型
  (一)综合书展是当下最热门、最受社会关注的书法展览类型,这类展览一般都是依附于书法比赛而存在的,每件作品在展出之前,都要先经历一场严酷的评比,分出一个高下。所以从根本上讲,这类展览所展出的书法作品,首先的身份并非“展品”,而是“参赛作品”。因此综合书展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主题上并无太多的特殊要求,反而对作品的规格、样式等会有更多明确的限制,因为展览(大赛)的组织者首先要考虑作品之间的可比性,以便于公平公正地进行评比。
  (二)专题书展是围绕某一展览主题专门组织创作并集中展出的书法展览,这类展览往往是为了一个特定的主题而服务的,比如为了纪念某些重大事件、某些重要人物,甚至是为了弘扬某地的特色文化、促进某地的经济发展而举办的,于是对参展作品的形式乃至水准会放得比较松。
  (三)个人作品展是建立在某一位特定的书法家作品基础之上的专门展览,它用相对比较统一的风格和水准,集中地展示了办展书法家的艺术造诣。从这一点上看,个人书展往往可以做得更纯粹、更有鲜明特色。所以相比个人书展而言,综合书展和专题书展就有点显得像大杂烩了。也正因为如此,个人作品展的形式也最为自由,最能彰显出书法家的艺术个性魅力。
  三、当代书法展览的共同特性
  (一)展览形式的开放性。
  (二)展出作品的海量性。
  (三)欣赏方式的快捷性。
  (四)审美标准的大众性。
  四、当代书法展览的展厅效应
  (一)竞争效应。书法展览的作品那么多,参观时间又那么有限,要想让作品脱颖而出,就必然会导致参展作品之间形成一种竞争关系,继而产生一种竞争效应。在这种效应的驱使下,书法作品的形制不断趋向大幅甚至巨幅,因为体量越大在展厅里越容易引人注目;书体越来越崇尚狂草,因为狂草的动感最足,在安静的展厅内最容易使人产生震撼效果;色宣拼接的使用越来越多,因为丰富的色彩自然比白底黑字更加醒目。追求视觉冲击本身并没有错,适度的创新反而能使书法艺术得到不断进步,但是为了求得一时的成功,不惜放弃书法艺术崇尚的含蓄之美,转而追求一种嚣张的效果,那就本末倒置了。
  (二)精致效应。现代书法展览体制,催动着每一件参展的作品向着精准化的极致发展。因为当书法呈现在展厅里的时候,作品的线条质量、章法水平、笔墨功夫都将一览无遗地接受观众的检阅,书家的技法功底是否扎实也就一目了然。要想经得起评判,在展览中显示出自身的实力与水准,就必须首先在技法上精益求精。为了适应展厅效应的这种要求,书法家会更加追求笔法的精准性,更加追求书体的全能性,更加追求多样性的取法,通过高超的笔墨技法,来展示自身的实力。
  (三)创新效应。展览机制下的展厅效应不仅对书法作品的艺术水准、技法功力和内涵意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书法作品的创作形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进入展厅的书法作品必须契合展厅的审美效果,具有较强的独特性、新颖性和视觉冲击力,这就必须突破传统书法固有的样式,探索和创造出更新、更有意思的书法样式。有的书法家在作品的空间布局上创新,将不同书体书风的书法以块面的形式,组合在一幅作品之内,打破了传统的书法书写格式;有的书法家汲取了现代装帧的一些有益手法,在宣纸的色彩上动足脑筋,改变了传统书法白底黑字的习惯,使作品变得更加精致典雅;有的书法家则在书法载体和表现手法上作了更加大胆的探索,提出了“形式至上”的理念,开创了“学院派”书法的新路子。
  (四)崇奖效应。书法要善于从古代的经典作品中进行取法,这是提高书法技艺和修为的正确途径。但是在当下的展厅时代,这种观念准则已受到了无情的冲击。综观当今的书法展览,虽然三大类型同时存在,但其中带有竞技性质的综合展览独领风骚也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这是成名成家的有效途径。然而竞技类展览过多,将直接导致有的书法家丧失了对书法“尚古”传统的坚持,不再取法经典,转而花心思去研究评委的喜好、研究以往获奖作品的风格,取法于评委和获奖者的作品,从中去揣摩窍门,寻找捷径。   五、对当代书法展览的办展建议
  书法展览已对当代的书法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还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此,笔者建议在今后的书法展览策划与组织中,要注重做到以下四个坚持:
  要坚持传承文脉。传统的书法审美是经过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精神文化财富,坚决不能丢掉。作为现代书法创作的引导力量,书法展览应该大力倡导书法文脉的传承,引导广大书法家牢固确立“取法经典”的思想,坚守书法的本真价值。
  要坚持与时俱进。继承与创新,永远是任何艺术都必须面对的一道课题。只创新不继承,是无本之木,是瞎搞;只继承不创新,又是墨守成规,是自缚。只有将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书法艺术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要通过书法展览,引导当代书法家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主动熟悉并且适应展览机制,学习并且研究书法展览的规律特点,创作出具有时代新意,更能符合展览效果的书法作品。
  要坚持海纳百川。现代的书法展览是开放的、面对社会大众的,理应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但事实上,纵观当下的书法展览,除却个别比较有个性的个人作品展之外,绝大部分书展的包容性还是很不够的,具体表现在展览对作品的限制较多,将一大批显得有点另类、却富有艺术个性魅力的作品挡在了展览(评奖)之外。面对创新,我们的书法展览应该表现出更大的胸怀,不应担心书法的纯粹性丧失而拒绝各种探索性的创作。
  要坚持百花齐放。当今的书法展览竞技类综合展占主导,对参展作品的格式都有严格的限制,这就容易造成作品形式趋同,展览形式过于单一,展览格局严重雷同,有一种模式化的趋向。这就把书法创作导向了单一化的方向,不利于艺术个性的百花齐放。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综合书展要坚持个性、百花齐放,走出模式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展览类型的本身也要百花齐放,不能只重视竞技类的国展、省展等,也要多办交流性质的专题展和展示个性魅力的个展,让广大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有更多展示才华的渠道。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文化发展的新环境下,推动书法展览的发展对促进书法艺术的传播和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有关的书法研究者应该协助书法展览的开展,使得书法展览成为推动我国书法艺术文化在当代得到进一步提升的主要途径,从而真正做到促进当代书法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邦山,范宇悉,耿云云,刘洋.中国当前书法创作形式特点[J].青年文学家,2013,(35).
  [2]达观.当代中国书法展览(中)———中青展与新人新作展[J].青少年书法,2003,(05).
  作者简介:
  朱国标,肇庆市博物馆。
其他文献
汽车产业依存性较强的日本爱知县和静冈县地区来讲,汽车产业的技术革新无疑会带来巨大影响。因此,有必要结合当地的特征和现状,从振兴汽车产业的政策层面,对于新一代汽车出现所带
武器系统参数优化方法往往比较复杂,而田口方法是一种基于正交实验的工程化的稳健设计方法。文中利用田口方法对弹道修正子弹的设计参数和运动参数在选定范围内进行多参数匹配
摘要:王羲之的书体作为中国书法的主流立足于书坛,历代文人、书家无不奉之为圭臬。在中国艺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少有艺术家能够像王羲之那样,在跨越了如此巨大的时空之后,仍然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然而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与其家族信仰息息相关,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缘。  关键词:王羲之书法;成就;家族信仰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31-1  千百年来,王
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和雷曼倒闭的冲击波,不仅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引发了人们对于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忧虑。换句话来讲,这场危机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作为国际
在当代中国画家中,黄宾虹作为开宗立派的山水画大师,是有口皆碑的。本论文通过积墨介绍了黄宾虹的“黑”“白”,其突出成就是极擅积墨,层层积点但不沾不腻,个个能拆得开,绝无板结之
本文基于云南红河州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层统计分析方法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收入不平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收入不平等不仅存在于村庄之间,还存在于村庄内部家庭之间;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