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美国课堂,探究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在英语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教师们努力营造良好教学气氛并不感兴趣。因此,趁到美国大中小学观摩课堂教学之机,笔者决定对美国课堂进行观察,探究美国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文献综述
  (一)什么是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师生关系”客观上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能协调一致,教师的教育水平以及良好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能够有效地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协调好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二)理论依据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五种层次:第一层次生理需要,第二层次安全需要,第三层次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层次尊重需要,第五层次自我实现需要。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会不自觉地向高层次需要努力。对高中生来说,他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已得到满足,这时他们希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尊重和认可。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教学目标是教师要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它不是现今课堂上的“填鸭式”教育方式,而是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觉学习感兴趣的东西,这就要求师生进行相互交流,而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保障之一。
  尽管国内外很多专家对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在现实生活中,师生关系不和谐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在课堂上教师侮辱学生,有的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这些都使得教学活动无法达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成了一直困扰一线教师的问题。
  三、结果分析
  (一)美国教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1.尊重学生,同情学生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认识的堆积。”因此,开学第一天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及学习习惯是每位美国教师的必修课。在美国,我们惊讶地发现几乎每个学校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所有老师都是一个内容,即先自我介绍,然后让每位同学介绍个人家庭成员,兴趣爱好,假期生活等,让学生与大家分享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会强迫学生,处处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2.与人友善,容易相处
  Barbara Harrell Carson (1996)发现“对学生友善,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从而改善
  师生关系”是美国教师使用频繁的一个方法。在美学习期中,笔者能时时感受到美国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他们经常会早一点到课室,与学生交流;他们会通过email给学生发送上课温馨提示(因为美国学生都是走读,每堂课的课室安排不一样,有时甚至会临时改变)、解决学习问题、共享学习资源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友善。另外,课堂点名时,老师总是微笑着注视着学生直到学生也微笑着回看他们。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学生更喜欢那些常带笑容、与人友善的老师。
  3.初次见面,牢记学名
  Gillespie在1997年曾说过:“尽管记忆学生的名字很有挑战性,但它却能让你在授课过程中,在众多的学生中叫出他或她的名字,这无形中向学生承认,老师视他或她为校园里数百甚至数千人中最突出的个人。”因此,在美国的课堂上,我们发现绝大部分老师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后就能准确地叫出学生的名字,这使得学生认为老师在关注自己,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在这一瞬间形成了。
  4.备课认真,方法多样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有效性是与教师所掌握的本体性知识呈递增关系的。因此除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是一个好老师的必要条件,教师备课认真,授课方法多样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之一。因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将自己具有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的一个过程。在美国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使用多媒体及各式各样的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学生中心,及时反馈
  Carson1996年曾说:“教师应该为学生多创造活泼的课堂交流学习机会,如利用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想出答案;或让学生将生活中的实例编写到学习内容中。”因此,在美国课堂,小组学习或小组展示成了常规课,学生就积极参与,课堂效果高效。此外,在中期,美国教师会做调查问卷。问题会有“我怎样评价你的论文会对你有帮助?”“课文中你还有哪些地方搞不明白?”“你认为课堂里哪个环节或教学方法更有效?你有什么建议?”等。通过反馈,老师可以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后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
  Ramsden 2003年强调“师生的关系要比传统的为学生提出有关如何改善学习方法及技能方面的建议要重要得多。”
  1.高效功能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尊敬、信赖教师,这对教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使得他们更加负责,使得他们超水平发挥,这样提高教师教的效果。
  2.激励功能
  学生只有把教师看作最信赖和仰慕的人,才会喜欢上他或她的课,把他或她的课堂当成是一种享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只有当学生懂得尊重老师就是要尊重老师的劳动,他们才会积极配合,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对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做到尽量吸收,这样提高学生学的效果。
  3.创造功能
  要运用一个人的全部能力和潜力需要有宽松的环境和对人的充分尊重。只有在民主气氛中,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敏捷,记忆更加清晰,想象更加丰富,这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语
  随着新课标理念和新教材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关注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而本文只记录了笔者在美国大中小学课堂上观察到的一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策略,希望能对一线教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希望能得到专家和同行的认可,通过更有效的评估,将之转变为适合我们中国教师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其他文献
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音乐需要人发自内心区感受、体验音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形象。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事,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标准更提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教学理念。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欣赏音乐,以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欣赏教学的课堂是首要。  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欣赏音乐的方法是:“注重视听结合——借助教学语言——掌握音
期刊
新课程的教育改革给小学数学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多要求,更多的教学创新思路涌现出来,比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位置、探究式教学理念的出现等。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最主要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教学的创新并不是将传统教学方式全盘否定,而是根据时代的教育要求探究新时代环境下的教学方式。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是人们向着未来世界发展
期刊
一、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1.有助于理清数量关系  图具有直观、形象、便于操作的特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借助图罗列信息,分析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准确地找出数量间的对应关系。如人教版第四册教科书第48页,教学“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主题,图中出现了:跷跷板乐园里,有3组小朋友正在玩跷跷板,每组有4人,旁边有7人在观看。教学中学生从这具体的情境中提出了4个问题:1.一共有几人玩跷跷板?2.跷
期刊
歌唱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幼儿进入音乐天地的最自然的途径。下文将以中班音乐教学《买菜》为例,探讨歌唱活动设计。  一、作品拿捏幼儿为本  对于音乐作品的分析与使用,应立足本班幼儿的身心发展实际来拿捏音乐曲调、歌词内容、活动容量。  1.根据音域换曲调  《买菜》音域为C大调的1-i。活动中,教师使用的伴奏用了D大调。因为,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受其发音器官发育情况的影响,音域比较狭窄,C1的d
期刊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名著之一,是一部富有积极浪漫主义色彩的古典文学名著,是一部人神交织、幻想超越现实的杰作,是一部具有浓厚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作,书中体现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恶的矛盾斗争,并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成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典型形象,在他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和贪婪自私的本性、神性、猪性充分完美的结合于一身,又是一个备受人们喜爱
期刊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通道,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因此,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是升华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效果的有效方式。所以,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是一切优秀教师最为珍惜的一笔精神财富。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把爱放在首位,教育学生学会把爱献给他人。以爱为核心进行班级管理,能让班级充
期刊
小学美术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而有效的教学示范,恰恰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示范,学生可以理解和把握教学要点,正确了解作画过程,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然而在美术课堂中,示范不当也会导致课堂的低效现象,例如,有的老师重讲解,轻示范、重视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学生因缺乏适时恰当的指导,长此以往会停留在底
期刊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2020)》已明确将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列为今后重要改革与发展的目标。高等继续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 要基础和支柱,高校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强国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期刊
人的心理世界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然而这美丽的花朵也极易遭到外界的伤害。作为新时期的初中教师、尤其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班主任,所承受的压力和责任更大些,要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务必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重视、全过程负责。通过人格魅力、心心交流促进师生间的情感,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提高学生培养的实效。班主任对学生情感的影响与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求我们要做到:情、知、行相统一,以德治己、以德育人。
期刊
一、我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现状  经过多年努力,我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采取学生评教、督导听课、教学巡视等方法,及时地收集教学过程信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及时反馈;根据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案、授课计划、课堂与实训教学要求,设置了20多个监控和评价项目,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评价,初步形成了较系统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实行学校监控(教学督导委员会)、科室监控(教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