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的具体存在形式总是变体,语言的变体包括地域变体、社会变体、功能变体和个人变体等。现代汉语作为一种语言,自然也存在这几种变体,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地域变体和社会变体。从“网络语言”这个词组本身的结构看,首先要确定“网络语言”属于语言这一范畴;其次,网络语言从外在形式、内在本质特点、形成原因上均表现出独特的一面。因此,可以说网络语言是网民们使用的“方言”,是一种语言的社会变体。
网络语言属于现代汉语
语音上。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共同语即普通话一样,语音方面都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的。
词汇上。第一,单音节语素仍是网络语言语素的基本形式,它在网络语言语素中占绝对优势。第二,双音节词为网络语言词的结构的主要倾向。网络语言中将一些多音节的短语简缩成双音节词,如“这样子”被说成“酱紫”,“天生的蠢材”被简缩成“天才”等等。第三,构词方式和手段多样,但构成网络新词的主要方法仍是词根复合法。如“电脑”、“网虫”、“菜鸟”等等。
语法上。第一,虚词的运用。网络语言中,同样的组合成分中,用不用虚词、用不同的虚词,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例如:卖的书(表偏正关系);卖书的(“的”字短语的标志);卖书(动宾关系)。第二,语序的变化。在网络语言中,同样的成分组合,语序不同往往会改变结构关系并影响到意义的表达,例如:楼主很不漂亮(不漂亮的程度深);楼主不很漂亮(不漂亮的程度浅)。
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的变体
语音上。网友们在说话时,更随意地使用自己习惯的各种语言材料,使得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共同语相比,语音上多了方言的参与。
例:你说的丝撒子嘛!(四川话,是什么);贼喜欢。(东北话,很喜欢)。
词汇方面。有些词语中语素的组合呈现出与共同语不同的形式,如:酿紫(那样子)和酱紫(这样子)。现代汉语共同语中,这样的组合形式是不能出现的。另外,网络语言中有了较多的方言词汇的参与。这表现为不仅仅以北方方言区词汇为基本词汇,其他方言区的词汇甚至外来词汇都可以为我所用。
例:你在搞么子?(湖北方言,什么);粉—很,来自闽南方言;素,台湾普通话“是”的读音。
尽管网络语言词语的构成形式千奇百怪,但其构成成分不外乎是以普通话及方言或一些人们熟悉的外语的语言材料为基础进行加工或改造而成的。
语法方面。网络语言中的句子,由于受到英语语序的干扰,或是标新立异的原因,或是其他因素而出现了与常规的现代汉语不符的混乱的语序。
例:郁闷呀,我现在。
有的时候,网友们为了强调某些句子成分而将其前置。
例:你饭吃了吗?
有的倒装甚至还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句式。
例:“……先” —— 此帖必火,签个名先!
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
使用者的社会特征。网络语言是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从1994年4月开始,互聯网开始进入中国,首批互联网络的使用者便是15-25岁的年轻人,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结构趋于复杂化,但主体仍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因此,网络便成为了年轻人展示自身性格、标新立异的一个舞台。
特定的交际场合。网络是网络语言形成和使用的平台。在这个虚拟社会里,每个网络主体都可以创造一个新的“自我”,这种隐蔽性让大家的语言都带上了极大的随意性。在这个交际场合中,主体之间的平等性、互动性、隐蔽性和便利性以及网络语言自身的活泼、幽默,使人们暂时摆脱了真实场合中的各种约束,随心所欲地展示自我。
因此,网络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体,是一种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和壮大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语言现象。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网络语言属于现代汉语
语音上。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共同语即普通话一样,语音方面都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的。
词汇上。第一,单音节语素仍是网络语言语素的基本形式,它在网络语言语素中占绝对优势。第二,双音节词为网络语言词的结构的主要倾向。网络语言中将一些多音节的短语简缩成双音节词,如“这样子”被说成“酱紫”,“天生的蠢材”被简缩成“天才”等等。第三,构词方式和手段多样,但构成网络新词的主要方法仍是词根复合法。如“电脑”、“网虫”、“菜鸟”等等。
语法上。第一,虚词的运用。网络语言中,同样的组合成分中,用不用虚词、用不同的虚词,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例如:卖的书(表偏正关系);卖书的(“的”字短语的标志);卖书(动宾关系)。第二,语序的变化。在网络语言中,同样的成分组合,语序不同往往会改变结构关系并影响到意义的表达,例如:楼主很不漂亮(不漂亮的程度深);楼主不很漂亮(不漂亮的程度浅)。
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的变体
语音上。网友们在说话时,更随意地使用自己习惯的各种语言材料,使得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共同语相比,语音上多了方言的参与。
例:你说的丝撒子嘛!(四川话,是什么);贼喜欢。(东北话,很喜欢)。
词汇方面。有些词语中语素的组合呈现出与共同语不同的形式,如:酿紫(那样子)和酱紫(这样子)。现代汉语共同语中,这样的组合形式是不能出现的。另外,网络语言中有了较多的方言词汇的参与。这表现为不仅仅以北方方言区词汇为基本词汇,其他方言区的词汇甚至外来词汇都可以为我所用。
例:你在搞么子?(湖北方言,什么);粉—很,来自闽南方言;素,台湾普通话“是”的读音。
尽管网络语言词语的构成形式千奇百怪,但其构成成分不外乎是以普通话及方言或一些人们熟悉的外语的语言材料为基础进行加工或改造而成的。
语法方面。网络语言中的句子,由于受到英语语序的干扰,或是标新立异的原因,或是其他因素而出现了与常规的现代汉语不符的混乱的语序。
例:郁闷呀,我现在。
有的时候,网友们为了强调某些句子成分而将其前置。
例:你饭吃了吗?
有的倒装甚至还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句式。
例:“……先” —— 此帖必火,签个名先!
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
使用者的社会特征。网络语言是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从1994年4月开始,互聯网开始进入中国,首批互联网络的使用者便是15-25岁的年轻人,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结构趋于复杂化,但主体仍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因此,网络便成为了年轻人展示自身性格、标新立异的一个舞台。
特定的交际场合。网络是网络语言形成和使用的平台。在这个虚拟社会里,每个网络主体都可以创造一个新的“自我”,这种隐蔽性让大家的语言都带上了极大的随意性。在这个交际场合中,主体之间的平等性、互动性、隐蔽性和便利性以及网络语言自身的活泼、幽默,使人们暂时摆脱了真实场合中的各种约束,随心所欲地展示自我。
因此,网络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体,是一种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和壮大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语言现象。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