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AMPK在华蟾素(cinobufagin,CBG)诱导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发生免疫原性死亡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BG组、CBG+AMPK抑制剂组(抑制剂组)和CBG+AMPK siRNA干扰组(干扰组);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LIVE/DEADTM Viability/Cytotoxicity Kit试剂盒观察细胞死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比例、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含量,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HMGB1含量
【机 构】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肛肠外科,浙江丽水32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AMPK在华蟾素(cinobufagin,CBG)诱导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发生免疫原性死亡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BG组、CBG+AMPK抑制剂组(抑制剂组)和CBG+AMPK siRNA干扰组(干扰组);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LIVE/DEADTM Viability/Cytotoxicity Kit试剂盒观察细胞死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比例、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含量,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HMGB1含量,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AMPK、磷酸化的AMPK(p-AMPK)的表达水平.结果 2.5,5,10,25,50,100,250,500 nmol·L-1的CBG处理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增加,IC50为(53.03±5.36)nmol·L-1.25,50 nmol·L-1的CBG显著增加p-AMPK表达.与对照组比较,CBG组细胞凋亡比例、cleaved-caspase 3表达、CRT和HMGB1含量增加,Bcl-2表达下降;与CBG组相比,抑制剂组和干扰组细胞凋亡比例、cleaved-caspase 3表达、CRT和HMGB1含量明显下降,Bcl-2表达增加.结论 CBG通过激活AMPK诱发免疫原性死亡,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分析依诺沙星滴眼液的有关物质与含量,进行辅料与药包材相容性研究.方法 采用HPLC测定50批依诺沙星滴眼液的有关物质及含量.采用Thermo Accucore X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4μm),以0.025 mmol·L-1磷酸溶液(以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乙腈-甲醇(86∶9∶5)为流动相A,以0.025 mmol·L-1磷酸溶液(以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乙腈-甲醇(350∶325∶325)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测定依诺沙星滴眼液中的有关物质.根据影响因素
目的 探索小柴胡汤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为小柴胡汤在COVID-19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小柴胡汤的化学成分,将各化学成分与ACE2、MPro和PLP进行分子对接,预测其在抑制新型病毒感染和复制方面的活性;采用TCMSP和CTD数据库检索小柴胡汤化学成分的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得到核心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药材-活性成分-核心靶点”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和对核心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