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在线打造职继协同新专业

来源 :在线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che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服务高等院校继续教育20年的教育服务企业,北外在线致力于研究和探索新时代继续教育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建设具备职业教育特色的高质量继续教育本科专业为切入点,提出了继续教育领域产教融合型“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
  什么是产教融合型专业?
  北外在线执行副总裁涂宜将表示,产教融合是一种教育改革理念,国家倡导在职业教育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其中,专业建设如何紧跟产业发展步伐是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专业建设必须在培养目标与标准、培养规格、培养路径和评价维度等方面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历史经验与教训已经充分证明,职业院校“单主体”专业建设的成效与优势其实并不存在,学校以牺牲企业利益为代价单方面建设校企合作专业,并没有得到企业广泛而深入的参与,基本上也是事倍功半。
  有鉴于此,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要在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总体框架内,由产业企业与高校继续教育学院、高职院校等在专业建设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在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课程体系与内容、实践技能与实验实训、人才培养方式与方法、人才培养评价与鉴定等领域,全过程、宽领域、全方位地体现产业企业的主体性存在。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怎样的?
  这样的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方式?众所周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目前许多职业院校重点探索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因此,兴办产教融合型专业的院校会有较多的合作企业资源,比如联合培养基地、企业导师的引入等。其中,产教融合模式是一种产业和教育、企业和学校、生产和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涂宜将称,通过产教融合,学生提前熟悉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能够实现由学生到员工的无缝对接,缩短和降低了企业培养新人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整体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和产业人才素质;进一步释放人才红利,既补齐学校教育短板,也补齐产业创新短板,能推动行业企业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建设产教融合型专业,可以很好地解决“创新动力从哪来”“创新科技成果到哪去”的问题,有助于解决传统产业人力供给过剩而新兴产业人才供给不足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北外在线希望以此次“物联网工程”专业共建项目为起点,探索出一个科学有效的、可復制可持续发展的职继协同新模式,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助力。
  物联网工程专业如何建?
  北外在线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将如何建设?涂宜将表示,首先要转变教育服务思维模式。从以服务“教”为中心转变为以服务“学”为中心,将渴求人才的社会共识转化为投资于人的现实行动。
  “服务转型的核心挑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涂宜将透露,北外在线建设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切入点,以专业共建合作为抓手、特色课程研发为核心、实训技能提升为支撑、实习就业服务为导向,制订“继续教育领域产教融合型专业共建解决方案”,打造人才培养闭环服务模型。
  首先,深入企业一线调研,获得物联网行业人才职业画像,通过岗位群技能要求的分析,对标继续教育学习者的能力模型,选取最匹配的4个岗位群方向。其次,联合高校、行业企业、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共同构建起一套与物联网行业高度适配的,融合理论课程、仿真实训、工程实训、行业认证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共同打造大规模、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探索建立本科与职业教育的“学历衔接”,创新与职业技术技能“贯通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学习成果转换机制,打造符合“高质量、高内涵、高标准”的继续教育领域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职继协同“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定,理论与实践1:1均衡配比,以企业需求为先导,引入职业教育“1+X”证书体系及行业认证Y证书体系,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物联网理实一体化在线实训平台”,建立实时、精细的动态学情和实践大数据,形成学习者的全套学习数据报告及特色档案,作为后续对接企业就业服务的数据依据。
  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目标是什么?
  谈及北外在线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模式案例预期达到的目标,涂宜将表示,目标是助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实现三个升级。
  一是教育理念升级。运用经济和产业思维建立教育内容标准与评价体系,重视产教融合型专业的教育要素,以产与教“双重跨界”培育产教融合理念,促进产教深层次交融与实践创新。
  二是教育模式升级。理实一体、虚实结合的数字课程资源,不同于传统继续教育资源的满篇概念和观点,基于交互式理念而形成的“互动式实训教学平台”,让学习者在学习课程、自主思考、自主互动实验的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让学习者更容易、更快速地掌握课程重点,让学习者更充分地投入学习过程中。
  三是课程资源的优化和升级。虚拟仿真实训将改变传统教育“纸上谈兵”式的传授方式,并能通过仿真技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突破教育场地的空间限制。新型的数字资源方案可充分利用“互动式”产生的大数据分析,形成学习数据和学情档案,有助于反哺资源升级及毕业生精准就业推荐。
  涂宜将强调,“物联网工程”是北外在线服务继续教育领域的第一个产教融合型专业,下一步,北外在线将继续本着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联合各方优势资源,提供继续教育领域产教融合型专业共建解决方案服务,为我国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时代新人是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也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出号召,青年一代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切实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新征程上,以伟大建党精神涵养时代新人,就需要加强教育引导、注重实践养成以及加强制度保障等.
在国家大力倡导“新业态”“新工科”“新职业”的背景下,“继续教育领域职继协同新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评审会”于近期在北京召开。这场评审会由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指导,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北外在线产教融合中心、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承办,旨在以服务产业人才“供需精准对接”为目标,打造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律及职业教育特色的应用型专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
和谐的导学关系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和导师与研究生彼此情感体验优化的关键要素,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无疑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使培养质量达到最优。  关键词 导学关系 研究生教育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  导学关系,是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简称,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教育教学、科研指导和日常交往为内容,以导师与研究生为主体,在双向交互过程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