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法治之维: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为视角

来源 :环境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66896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理念是生物多样性治理的理念根基.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明理念集中体现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法治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体系,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在进一步推进生物安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应遵循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要求,全面贯彻风险预防原则,健全和完善生物安全保障制度体系,推动生物资源保护和规范利用,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践行,我国将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随着高镍三元锂电池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全球镍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绿色、高效、低成本地从硫化镍矿资源中提取镍的技术备受关注.本工作提出了机械活化辅助氧化浸出硫化镍矿的提取路径,在机械活化过程中通过改变硫化镍矿结构、增加晶体无序化程度、减小粒度和增加比表面积增加硫化镍矿的反应活性,再通过Na2S2O8氧化浸出实现了常压环境中硫化镍矿中有价金属的高效浸出.考察了机械活化和浸出过程中各因素对硫化镍精矿浸出的影响,确定了较优条件.在较优条件球磨转速613r/min、球料比20:1、球磨时间120mi
层流冷却的冷却强度决定着金属物料微观组织结构,从而影响产品的性能,而传热系数直接影响着冷却强度的大小.本工作提出了一种获得层流冷却传热系数的方法,通过工艺分析得到其分布形式为以喷头为中心由半波正弦和直线构成的分段函数,给出了通过结构参数、运行参数和实验数据获得函数特征参数的方法.以实验台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分析了特征参数变化对金属物料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振幅增加1W/(m2·K),金属物料表面温度相对下降量在最后一个区域达到最大值,为-0.36m2·K2/W,断面温差最大相对变化量为0.0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了主相为四方结构的MgMn2O4.研究了煅烧温度对产物的相演化和表面形貌的影响,比较了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550℃烧结得到了表面呈现多孔通道和孔洞的MgMi2O4(MMO550),在40mA/g电流密度下,最大放电比容量为54.0mAh/g;与碳纳米管于400℃复合2 h后,CNT形成的导电网格有效地将MgMn2O4颗粒连接起来,得到MMO/CNT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18.0mAh/g,是未复合MMO550最大放电比容量的2.2倍,循环30周后容量保持在88.1 mA
煤制天然气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其中CO甲烷化是煤制天然气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本研究以UiO-66材料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Ni负载量的Ni/UiO-66催化剂,采用XRD,BET,TG,SEM,TEM,XPS等表征方法对载体和催化剂的物相结构、织构性质、热稳定性和元素分布情况进行考察,并对各催化剂上CO加氢性能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Ni金属高度分散于UiO-66载体上,且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物相结构和晶体形貌无显著影响.在CO甲烷化反应过程中,随Ni负载量逐渐增加,各Ni/UiO-66催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指明了方向.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虽然只是两字之差,却意味着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
期刊
2021年11月,迎来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建院20周年.20年来,在生态环境部的坚强领导下,环境规划院始终以“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决策服务”为宗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坚持“求实、创新、引领、和谐”,全院干部职工勠力同心、守正出新,紧跟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蓬勃发展的步伐,环境规划院也淬炼成长为国家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智库.
期刊
为考察费托合成过程中用于油气分离的新型多旋臂气液旋流分离器内气相流场分布特性,明晰离心分离效果,采用RSM湍流模型对分离器气相流场进行模拟研究,所得压降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模拟该分离器.根据结构特点和压力分布特性,将分离器划分为四个区:进料管区、旋臂区、环隙区和分离区.结果表明,气体流经旋臂时运动方向改变产生的阻力损失占总阻力损失的60%以上;经旋臂排出后气体分为三股,即沿封闭罩逆时针上行流和下行流,以及沿旋臂与进料管之间区域顺时针上行流;环隙区轴向高度1.472 m,周向位置45°,13
航空电连接器在服役过程中受到振动、冲击或温度变化等外界激励时,内部的接触件可能会发生微动磨损,导致接触界面的匹配状态发生变化,影响信号和功率传输.基于Archard模型,对接触件微动磨损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对某微动磨损试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了镀金铜合金的磨损系数,并用于微动磨损仿真当中.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表面接触在不同微动周期的状态变化规律、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发现接触区域表面和近表面的中心位置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接触状态在第1∕4和3∕4周期之后,会由滑动接触转变为黏着接触,状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中的B3LYP-D3/6-31G(d,p)方法研究二氧化氮(NO2)、三氧化硫(SO3)氧化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生成亚砜与砜结构的过渡态,并使用内禀反应坐标(Intrinsic Reaction Coordinate,IRC)确认其连接的反应物和产物,考察了PPS被氧化的反应路径,指出反应中分子几何结构与原子电荷的改变,揭示了NO2,SO3氧化PPS滤料的微观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
苯乙烯丙烯酸树脂为墨粉主要组分,其导热性能提升可显著提高墨粉导热性能,进而延长打印、复印机使用寿命.通过在苯乙烯丙烯酸树脂中添加碳纳米管、石墨烯高导热单一或复合填料,在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构建连通导热网络以提高其导热性能.当苯乙烯丙烯酸树脂中添加0.75wt%多壁碳纳米管时,其导热系数可提高至0.1644W/(m·K),增幅为31.31%;添加1.0wt%羧基改性多壁碳纳米管时,苯乙烯丙烯酸树脂导热系数可提高至0.1751 W/(m·K),增幅为39.86%;在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添加多壁羧基改性碳纳米管和石墨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