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谜踪

来源 :科普童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情发生在1908年6月30日,在俄罗斯西伯利亚森林的通古斯河畔,突然爆发出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天空出现了强烈的白光,气温瞬间灼热烤人,爆炸中心区草木烧焦,七十公里外的人也被严重灼伤,还有人被巨大的声响震聋了耳朵……不仅附近居民惊恐万状,还涉及到其它国家——英国伦敦的许多电灯骤然熄灭,一片黑暗;欧洲许多国家的人在夜空中看到了白昼般的闪光;甚至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们也感觉到大地在抖动……
  大约当地时间早上7点15分左右,在贝加尔湖西北方的当地人观察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划过天空。其亮度和太阳相近。数分钟后,一道强光照亮了整个天空,稍后的冲击波将附近650公里内的窗户玻璃震碎。接下来几个星期,欧洲和俄国西部的夜空有如白昼,亮到晚上不必开灯也能读书。在美国,史密斯天文物理台和威尔逊山天文台观察到大气的透明度有降低的现象至少数个月。
  据估计,大爆炸的破坏力相当于1500~2000万吨炸药释放的能量,并且让超过2150平方公里内的6千万棵树倒下。如果说这个爆炸是由于物体撞击地球引起的,那么。如果再迟几小时,这个爆炸应该发生在欧洲人口密集区,而不是人口稀少的通古斯地区。
  当时俄国的沙皇统治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无力对此组织调查。人们笼统地把这次爆炸称为“通古斯大爆炸”。
  事隔19年后,列宁格勒的地质学家库利克认为那次事件是大陨石撞击造成的。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他作了一次艰险的长途跋涉,第一次考察了这个遥远、荒芜、充满危险的神秘之地。当穿过没有人烟的原始森林,进入变化莫测的沼泽地带,孤身独往爆炸中心时,库利克被眼前虽已时过境迁但依然让人心惊肉跳的恐怖景象所惊愕:在方圆30公里的爆炸中心区域,树木被连根拔起,从爆炸中心向四面八方呈辐射状倒下,延伸到无尽的天边,到处是枯树林立,枝干焦黑的情景。不时还可以找到被活活烤死的动物尸骸,一派浩劫后的惨烈场面……
  库利克先后四次率领探险队进行艰辛的考察,他们拍摄了大量照片,进行实地搜寻挖掘,对周围岩石钻洞取样,并费尽周折访问了几十个当时的目击者,可是竟没有查出半点陨石坠落的迹象和陨石的影子,这使他们深感失望。但他们仍然坚持认为这是陨石撞击。由于陨石在高空爆裂,所以没有陨石坑。
  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库利克投笔从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前苏联对通古斯大爆炸的考察,也被迫中止。
  二战结束没几个月,前苏联物理学家卡萨耶夫访问日本,他到达广岛,几个月前美国在这里投下了原子弹。看着广岛的废墟,卡萨耶夫顿然想起了通古斯,两者显然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通古斯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和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爆炸的云形相似,但要大得多。
  特别是在通古斯拍到的那些枯树林立、枝干烧焦的照片,看上去与广岛的情形十分相似。因此,卡萨耶夫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认为通古斯大爆炸是一艘外星人驾驶的核动力宇宙飞船,在降落过程中发生故障而引起的一场核爆炸。
  此论一出,立即在前苏联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支持者和反对者不乏其人。卡萨耶等人进一步推测该飞船来到这一地区是为了从贝加尔湖取得淡水。还有人指出,通古斯地区的驯鹿所得的癞皮病与美国1945年在新墨西哥进行核测验后当地牛群因受到辐射引起的皮肤病十分近似,而通古斯地区树木生长加快、植物和昆虫出现遗传性变异等情况,也与美国在太平洋岛屿进行核试验后的情况相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多次派出考察队前往通古斯地区考察。坚持“核爆炸”的人和坚持“陨星说”的人都声称考察队找到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1973年,一些美国科学家对此提出了新见解,他们认为爆炸是宇宙黑洞造成的。某个小型黑洞运行在冰岛和纽芬兰之间的太平洋上空时,引发了这场爆炸。但这种见解还缺少足够的证据。
  直到一百年后的今天,有关通古斯大爆炸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说法,但谜点仍未解开。
其他文献
2000年夏天,由队长费拉克教授率领的一支科考探险队,一行12人深入至雨林50英里处,正当队员们个个累得气喘吁吁时,眼前突然出现了彩蝶纷飞的童话世界:只见无数大大小小的彩蝶,正围着盛开的鲜花轻盈地翩翩起舞。队员们一下子分不清哪些是花儿,哪些是蝴蝶了!  大家忘记了疲劳,沉浸在美景中赞叹,一种似飓风扫地的可怕声响却突然在耳畔轰鸣!只见一群体大如鹰、翅膀若扇的不知名巨蝶乘风而来,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轮
UFO有什么了不起?芬兰建筑师Matti Suuronen设计了一座飞碟形状的屋子,尽管它并不能实现来无影去无踪的飞行,但是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它可以作为滑雪爱好者最合适的临时住宅,有了它,世界末日都是浮云!  看见医生就胆战心惊,看到注射器就浑身哆嗦——这是“怕打针族”的通病,但近日,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发明一种“疫苗膏药”为 “怕打针族”带来了福音。在这块手指大小的方形膏药里密布着直径不到1毫米的“
要想變身坦克,这辆霸气的轮式突击炮需要一个重要的部件——履带。  坦克是很重的,轮子很容易陷进田野中,一旦安上履带,无论沙地、雪地还是泥地,也都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方便啦。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分形
趣味閱兵
期刊
2007年夏天,素有“世界的尽头”之称的塔斯马尼亚岛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俄罗斯摩尔曼斯克的亚历山大科研小组。从遥远的北冰洋来到最接近南极洲的地方,他们有一项重要的任务——研究鲸鱼集体自杀的原因。  塔斯马尼亚被称为“鲸鱼墓地”,在这个澳大利亚最南端的岛屿上,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大批鲸鱼搁浅死亡的事情。据统计,过去80年间,此地共发生过100余起鲸鱼“集体自杀”悲剧。用澳洲媒体的话说,塔斯马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亚利桑那州的训练场利用一架运输机,成功进行了第7次猎座载人飞船的伞降系统试验,目的是测试降落伞能否正常打开,以便为该飞船在2020年搭乘太空发射系统重型运载火箭进行首次发射打下基础。  说起载人飞船降落伞,不仅美国的载人飞船需要,包括俄罗斯和中国的载人飞船同样需要,降落伞系统是载人飞船当之无愧的保护神。那么,载人飞船的降落伞有何特点?它又是如何打开工作的呢?  安全返回的
我答应了尼摩船长的请求。我感觉到,他似乎特别高兴,说:“请允许我给您带路!”我只说了两个字:“好的。”  走着走着,我和同伴们觉得自己的身旁全是蓝鲸的骨头。我问尼摩船长:“船长,我们不是在参观您的潜艇吗?我怎么感觉我们在蓝鲸的肚子里呢!”尼摩船长听完,脸色突然严肃起来,紧张地说道:“不好,难道我们被蓝鲸吞了下去?”只见尼摩船长沉思了几分钟,随后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一个像盒子一样的东西,盒子上有一面镜
让我受益匪浅的《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读了《军事文摘·科学少年》,我受益匪浅,觉得这是我读过最好、最权威的航天军事科普读物了!  从杂志上,我知道了宇宙开发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利,比如用于电视播放、信号传递的通信卫星;用于地球环境监测的观测卫星;用于导航系统的GPS卫星等等。  “特警金刚”是怎么炼成的?在特警英姿飒爽的背后,是他们日复一日的魔鬼般的训练,正是这些苦练造就了虎胆英雄。特警还要练很
一份委托  基斯多今年10岁了,因为父母都在国外工作,所以他和马丁叔叔住在一起。马丁叔叔是一个优秀的潜水员,他高大魁梧,并会一手漂亮的格斗术。基斯多呢,最喜欢搞各种科学实验,他幻想着将来做一个电子专家。最近,他又为马丁叔叔制造了几样小玩意儿。  基斯多拿出两枚袖口上的纽扣说:“它们只要碰在一起就会发出火来。”  “这有什么用?”马丁叔叔问。  “当然有用了!”基斯多得意地说:“假如您被人绑住了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