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

来源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b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完晚饭,窗外又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我忽然想起妈妈晚上还要去公司参加演出彩排(妈妈单位喜迎开工庆典),眼看着老天爷也不开个脸,就关切地问妈妈:“又下雨了,您还去公司吗?”“当然去了,不能因为我一个人耽误了整个活动的排练呀,你自己在家参加原创乐园的现场交流会吧, 和老师们多讨论讨论,妈妈走了,再见!”
  也许是妈妈的敬业精神激励了我,这次我没有贪恋电视节目,急急忙忙地上校信通原创乐园论坛了。论坛里好热闹呀,博友和老师、家长们激烈的讨论让我很受教育和启发。这时,我看到王仁元老师写了一首非常贴合今晚意境的小诗,诗的题目是《冒雨聆教》:“盛夏将至,暴雨倾盆,撑伞淌浊,唯网是亲。意欲何为,聆刘海明,有何希冀,醍醐灌顶。”此时此刻,我一个人在家,幸好有校信通的陪伴,我才不觉得孤单,聆听着窗外的“沙沙”雨声、论坛里的精彩的点拨声,让我有一种豁然贯通的感觉,特别是联系王老师“唯网是亲”和“醍醐灌顶”这两句,实在是感觉太精彩了,我忽然有一种想评论一下这首小诗的冲动。由于我是新来乍到,竟然忘了填写回复主题的内容,让王仁元老师一头雾水。不过,王老师很快猜出了我的心意,及时地回复了我,这时,我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不禁面红耳赤。
  这时,妈妈回来了,她顾不上换下一身湿漉漉的衣服,一进门就急忙来到论坛里,我对妈妈讲了刚才的小插曲,妈妈也不禁笑了起来,嘱咐我“下次一定要注意”。接着,我又和妈妈一起拜读了其他博友的许多帖子,特别是本草堂刘博涛老师讲的有关学问的观点,更是让我受益匪淺:“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心有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善于自问。”这六“问”总结出了善于提问在我们学习和成长中的重要性。我觉得在平常的学习中,我真的很欠缺这“六问”。
  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经过这一次网上“充电”,我有信心在新学期取得更大的进步。在此,我衷心地感谢校信通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广大博友的鼎力支持,我会努力加油的。
  【姚老师解读】
  该文的题材很普通,但有的同学想不到,好题材往往就在眼前,有的考生非得到天边寻找。有心的同学一定看得出来,该考生叙述议论几乎是信手拈来。闲来浏览网络上的“校信通”,该考生巧妙引入“学习”话题,又以一首小诗展开讨论,顺势铺陈。过程详尽,内容真实,有血有肉,很接地气,用材料说话的“向实写”,当是近年来倡导的一种文风。
其他文献
绿意终于从城市的喧嚣间找到空隙,星星点点布满全城。  杨柳已垂绿丝绦。嫩綠的芽簇拥着,青葱的叶飘摇,长枝在水面激起涟漪,同柳条一道儿潋滟。  白絮迷了眼。  春光在心间激荡,无数柳絮伴清风翩然而至,雪白的音符谱成自由的乐章。洁白的细丝团成小球,软得像换季的被子里落下的棉絮。墨绿的种子就卧在里面。你看,它们有活泼的舞步,轻盈的姿态,合着春风,它们正一起去远方流浪。  春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在春意融
期刊
1  我迷上了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蒲公英的种子”,就是在门口的车站等着来往的公交车,挑中心仪的一辆,就坐到那辆公交车上,欣赏沿途的风景。在某个站下车,走在不知名的街角巷陌,就像是风吹过后蒲公英散落四方的种子。  问我为什么喜欢这个游戏?它没有父亲与母亲的争吵,没有同伴的嘲笑和讥讽。我的世界是黑色的,没有任何一丝光彩。  在某个夏天,我站在去动物园的公交车里,听着车窗外突然响起的闷雷声,手里紧紧攥
期刊
春意冉冉。  暮春时节。绿意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绽放。  杨柳已垂绿丝绦。长枝在水面激起涟漪,同柳条一道儿潋滟。  白絮迷了眼。  一身绒白的柳絮,在春风里纷飞潇洒。洁白的细丝团成小球,软得像换季的被子里落下的棉絮。墨绿的种子就躺在里面。等待着,希冀着,找一方热土,静待一场邂逅。  兴许是阳光格外灿烂,绒毛好像猫咪尾尖上的毛,闪着一丝亮。看着它们,我总爱痴痴地张望,痴痴地笑。  他们说柳絮轻浮,到
期刊
清晨,当整座城市还带着朦胧的惺忪感时,那个不起眼的小巷却早已飘出阵阵香味。这阵味道,给冷冰冰的冬日添上一丝直至心底的温暖。  “老板,来碗馄饨、两根油条!”  “好嘞!”老板中气十足的声音像极了寺庙里的大撞钟。  热气腾腾的小店,热气腾腾的馄饨。看着老板忙碌的身影,让人感觉身上的余寒都消散了几分。  老板的皮肤是劳动者特有的小麦色。他的眼睛不大,嘴巴却不小,一笑便露出两排白得亮眼的牙齿。又红又饱满
期刊
2212年5月7日  “紧急报告!塔里木S号大坝2处有破损,2小时后决堤!”  “总署十八号前往修补!”  ……  2073年10月18日  我是地球总署的一名职员,上司让我带一个箱子去杭州西湖边埋掉,并嘱咐我千万不可宣扬,不可偷看。  到达地点,我却按捺不住好奇心。拆开箱子,里面只有一本日记本,纸张陈旧泛黄。四下望去无人,我便偷偷打开,翻至最后一篇。  5月7日 天气阴 星期日  今天,覆盆计划
期刊
薛霸紧盯林冲后脑,将棍举过头顶,握棍处双手分别向左右反转着慢慢摩擦加力,手背青筋暴起。突然,他双目圆睁,凶光毕露,手腕一扭,棍向后扬,提气提脚,腰身聚力,猛一向前,手中水火棍裹挟着风声,嗖嗖作响,掼向林冲脑袋……  林冲皱眉合眼,紧咬牙关……  薛霸腰身愈发向前缩,力掼水火棍,棍越向下压,风声越响,林冲反把眼圆睁,眼眶欲裂,额上青筋跳跃,牙关处用力几欲咬碎牙齿……  紧要处,但听得头顶一声洪雷炸响
期刊
“吱吱,吱吱”,一声声刺耳的响声从那余晖照耀的街道上传出来。一个老人骑着小三轮车缓慢地前进,与一边奔驰的汽车形成鲜明的对比。三轮车上空空如也,看来老刘今天的生意不太好,脸上阴沉沉的。  我家隔壁的老奶奶看到老刘后就出来了,叫老刘把车停下。老刘看上去虽然十分瘦弱,但身手十分敏捷,一拉手刹便跳下车。这是老刘今天的第一笔生意。  老刘来到老奶奶家的院子里,这里除了几个花盆外,就剩下一大堆的麻袋和纸板。老
期刊
绍兴,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以众多的文化景观吸引着大批游人,向人们述说两千多年的历史故事:“治水英雄”大禹、“书圣”王羲之、“鉴湖女侠”秋瑾、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还有幽静的小巷,小巧的乌篷船,古朴的粉墙黛瓦,以及自己以前从书中看到的百草园、三味书屋、社戏、孔乙己……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称,马上在我脑海中浮现。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一探究竟。  景区入口处,有一大整版洋溢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型浮雕,鐫刻鲁迅先生
期刊
不知什么时候,不知什么原因,我深深爱上了地铁。去上海,去杭州,听着地铁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看着雪白的灯光划破黑暗,又驶向漆黑的隧道,我便想对地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冒着蒙蒙细雨,我终于来到令我向往的上海地铁博物馆。  上海地铁博物馆是个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展馆,以地铁发展历史、地铁功能、地铁文化、地铁安全、世界地铁等几大板块,细述着上海地铁的故事。  我走进地铁博物馆,漫步在地铁历史长
期刊
无论古今中外,欲扬先抑都是文学创作中的常用艺术手法。当作者需要肯定某人、事、景或物时,先贬低、否定它,而后突然改变对它的看法,表达作者的赞美,这就是欲扬先抑。  现实创作中,“抑”和“扬”的运用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比如,要表现事物可贵的品质,高明的作者往往先从丑陋的外貌或粗俗的行为落笔;要表现事物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总要先写它看似无用的一面……创作目的千千万,但“抑”对立于“扬”,却又衬托出“扬”的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