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件也要“录由”

来源 :档案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1982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有个題目,是便于讀者从题目上知道文章的內容;来往文件上写个“事由”“摘由”,是便于收到机关和承办人能从簡單的“事由”和“摘由”里,知道这个文件要求办什么或报告什么。我們国家在公文中辟有“事由”“摘由”欄是很科学的。但在实际工作中,長期以来某些机关另形成了一种制度叫:“密不录由”,理由是:此文是密件,因此不录由。我認为“密不录由”本身就說不通。首先文件全部內容都在一張紙上,有“摘由”与沒有“摘由”有什么区別呢?不摘难道就算“保密”了嗎?其次,既是密件,就 The article has a topic that is convenient for the reader to know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from the title. Writing a “cause” or “excerpt” from the document means that the receiving organ and the contractor can facilitate the receiving organ and the contractor from simple “causes” and “excerpts” Know what the file is asking for or what to report. It is very scientific for our country to have a column of “reasons” and “excerpts” in the official document. However, in actual work, some organs have for a long time formed another system called “Do not record by reason”: The article is confidential and therefore not recorded. In my opinion, “secret record” in itself does not make sense. First of all, all the contents of the document are on a piece of paper.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xcercise” and “excuse me”? If not, will it be “confidential”? Second,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
目的探讨健脾补血法治疗缺铁性贫血。方法将缺铁性贫血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给予健脾补血汤基本方治疗的是治疗组,口服硫酸亚铁,3次/d,0.3g/次的是对照
糖尿病与微量元素糖尿病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可逆性。慢性未控制的高糖血症可引起这类微量营养物质的改变,反过来这些微量营养物又可直接调整葡萄糖的自稳态
目的探讨抗阻力运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提出了一种只使用单锁存器的CMOS静态D触发器结构.由于它比普通的主从型D触发器少一个锁存器,故所需的管子数少,从而节省了面积.该单锁存器型D触发器还具有对时钟上升时间不敏感的优点
草莓促成栽培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培育花芽分化良好的壮苗。草莓花芽分化时间的早晚、分化质量的好坏是影响草莓产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温室栽培的草莓,主要来源于常
齐泽克运用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对希区柯克电影中的征兆合成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希区柯克电影中征兆合成人的生成机制及其叙事策略,阐释了希区柯克电影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品位
搞对公示催告的适用范围。公文催告期间转让票据权利,止付通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正> 你可看过《花为媒》这出戏吧,张五和贾俊英以“花”为媒是世人在舞台上塑造的美好形象。然而,沈阳市于洪区青年民兵郭建国和西丰县山乡姑娘杨艳红以“诗”为媒,是千真万
在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房地产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不但民怨集中,也是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问题之一。 In the current social and econ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