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诱发1型Brugada波1例

来源 :心电与循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i7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型Brugada波是指右胸V1~V3穹窿型ST段抬高,是一种罕见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因易诱发恶性心血管事件而受到临床关注。本文报道1例发热致1型Brugada波病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型心电图改变的重视。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长RR间期的病因及动态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20年5月福建省立金山医院动态心电图中RR间期>2 s患者1260例,分为<30岁组、30~<50岁组、50~<70岁组、≥70岁组,比较分析4组患者长RR间期形成的病因、动态心电图特点及治疗方法的差异。结果<30岁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最快心率高于另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0~<70岁组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长RR间期发生在白天为主,
目的探讨缺血性J波在心源性猝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乐清市人民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其中男52例,女32例;年龄46~88(59.0±9.7)岁。行心电图检查,并随访10个月,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心源性猝死组、非心源性猝死组,比较各组缺血性J波发生情况。结果84例患者中存活组60例,心源性猝死组19例,非心源性猝死组5例。3组分别发生缺血性J波17例(28.3%)、18例(94.7%)、2例(40.0%)。心源性猝死组缺血性J波出现率高于存活组和非心源性猝死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量斑块参数评估冠心病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衢州市中医医院行冠脉造影和CCTA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30例,根据入院48 h内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肌酶检测结果分为心肌损伤组(86例)和无心肌损伤组(44例)。测定斑块长度(PL)、最小管腔面积(MLA)、最大面积狭窄率(MAS)、斑块负荷(TPB)、斑块总体积(TPV)、钙化斑块体积(CPV)、钙化斑块占比(CPR)、脂质斑块体积(LPV)、脂质斑块占比(LPR)、纤维斑块体积(FPV
目的探讨急性脑外伤患者校正后T波峰末间期(Tp-ec)、T波峰末间期与QT间期比值(Tp-e/QT)变化及其对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绍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外伤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23例发生MACE(MACE亚组),87例无MACE发生(未发生MACE亚组)。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记录12导联心电图,比较各组间P波离散度(Pd)、校正后QT(QTc)、Tp-ec、校正后QT离散度(QTcd)、Tp-ec离散度(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综合征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类型,病死率较高。心电图Sclarovsky-Birnbaum缺血严重程度分级、V指数、大QRS-T夹角、QRS时间等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预测与评估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阐述上述4项心电图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评估作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判断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融合波排除是部分厂家心室自动阈值管理功能的一部分。在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过程中通过观察心室备用脉冲(VB)的发放,根据不同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算法,结合心电图实例,介绍不同情况下此项功能运作的心电图表现。心电工作者应掌握此特殊功能的运作规律,结合实际病例,作出正确判断。
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lant,NOAC)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下称房颤)患者(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长期抗凝的需求,同时多项临床试验也在各种不同人群验证了NOAC疗效不劣于华法林,在安全性方面优于华法林,但是,NOAC在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房颤患者中应用有所限制,容易给人一种NOAC不利于肾功能的错觉。近期欧洲心脏病学年会(ESC2021)公布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指出,NVAF患者服用利伐沙班较华法林肾功能下
患者男性,68岁,反复胸闷、心悸半个月,上图为该患者的常规心电图,请做出诊断。
目的分析浙江省绍兴市某农村地区人群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研究健康教育与社区宣教等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12月浙江省绍兴市某农村地区40周岁以上首发脑卒中患者800例(2017年组),随访1年,统计分析该组脑卒中复发的比例及相关危险因素;另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同地区40周岁以上首发脑卒中患者800例(2018年组),随机分为观察亚组和对照亚组,根据2017年组统计得出的危险因素对观察亚组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增加干预措施,对照亚组仅作常规随访。随访1年,统计分析观察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17(IL-17)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无复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无复流现象患者52例作为无复流组,另选择同期术后正常血流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CI相关资料及入院时血清sLOX-1、sICAM-1、IL-17水平,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因素。结果无复流组发病至血管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