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睾丸良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选择(附16例报告)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_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成人睾丸良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选择.方法 对2003~2010年诊治的16例睾丸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睾丸肿瘤病例术前经超声、CT或MRI、AFP和β- HCG检查,诊断13例考虑为良性病变,3例可疑恶性.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10例,其中7例行睾丸部分切除术,3例性质不定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6例未行术中病理检查直接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经病理诊断睾丸间质细胞瘤2例,成熟畸胎瘤4例,腺瘤样瘤3例,平滑肌瘤3例,皮样囊肿1例,混合肿瘤3例.术后随访2个月~12年均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睾丸良性占位的术前诊断对手术处理方式选择非常重要,B超、CT或MRI、肿瘤标记物以及术中冰冻切片活检均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睾丸良性肿瘤的治疗应首选保留睾丸的肿瘤切除.
其他文献
随着增龄和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骼肌数量、质量及功能逐渐下降,可导致肌少症的发生;而发生的肌少症反之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成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
背景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oltage 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s,VDCCs)参与了疼痛的发生及维持机制,钙通道阻滞剂在临床前及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镇痛作用. 目的 对主要的钙通道阻滞剂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回顾和总结. 内容 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及脊髓背角感受伤害性刺激的神经元上有大量VDCCs分布,可调控去极化诱导的Ca2+
合资企业存在一些通病,已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文章列举了几条常见的弊病:不和谐的管理层,语言障碍及文化冲突,文山会海,以及滥用流程等,逐一举例分析,并提出改进
期刊
期刊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其中合并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越来越多.它与患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密切相关,但目前在
背景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是指应用瑞芬太尼所导致的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其发生机制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蛋白激酶C (protein kmase C,PKC)通路介导的脊髓中枢敏化相关.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protein interacting withCαkinase,PICK1)是PKCα的靶蛋白之一,也是在PKCα
肾上腺静脉取血术(AVS)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分型诊断的金标准,但存在费用贵,技术难度高,不易推广的缺点.所以寻求AVS替代方法是临床的热点.有学者在CT、MR、131I-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