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活化蛋白C现象及抗磷脂抗体在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21例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和88例非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患者受检。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蛋白C检测抗活化蛋白C,ELISA检测抗心磷脂抗体IgG、IgM、IgA;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红斑狼疮抗凝物法检测红斑狼疮抗凝物。结果 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组抗活化蛋白C阳性率高达78.9%(15/19)、非神
【机 构】
:
安徽省立医院风湿科合肥市230001,安徽省立医院风湿科合肥市230001,安徽省立医院风湿科合肥市230001,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合肥市230001,安徽省立医院B超室合肥市230001,安徽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活化蛋白C现象及抗磷脂抗体在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意义。
方法 21例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和88例非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患者受检。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蛋白C检测抗活化蛋白C,ELISA检测抗心磷脂抗体IgG、IgM、IgA;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红斑狼疮抗凝物法检测红斑狼疮抗凝物。
结果 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组抗活化蛋白C阳性率高达78.9%(15/19)、非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组抗活化蛋白C阳性率为44.3%(39/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组与非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组IgG型抗心磷脂抗体相比,阳性率分别为52.4%(11/21)和22.7%(20/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抗活化蛋白C及IgG型抗心磷脂抗体在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抗心磷脂抗体引起的获得性抗活化蛋白C可能是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淋球菌流行株的耐药状况,并对耐药表型及质粒谱进行分型。方法 1998~1999年从广东省湛江地区分离出98株淋球菌流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应用碘量法测定β-内酰胺酶,并对耐药表型进行分型;应用碱裂解法提取相应菌株的质粒,对质粒谱进行分型。结果 淋球菌流行株对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2.44%、45.94%和55.12%;β-内酰
为验证国产1%喷昔洛韦软膏(上海复星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可由)治疗颜面单纯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进行了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
酪氨酸酶是黑素代谢的关键酶,其活性改变可导致黑素合成代谢的障碍。为此,我们从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文献中,选出56种常用的中药,观察其对酪氨酸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棕色豚鼠为动物模型进行动物致色素实验,希望从中能筛选出作用更好的药物。
硝酸益康唑和曲安奈德复方乳膏(派瑞松)是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一种抗炎抗菌复方制剂,适用于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作者于2000年9月至2001年5月应用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共54例。
我们从1996年6月开始,比较了平阳霉素与干扰素单独皮损内注射及与CO2激光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
目的 探讨β-内啡肽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以125I放免药盒检测了40例白癜风患者血浆及其中33例患者皮肤组织液β-内啡肽水平。结果 白癜风泛发型(11.74±3.47pmol/L,以下单位同)、局限型(8.31±2.57)与节段型(8.61±2.61)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69±1.46).局限型与节段型白癜风皮损处皮肤组织液β-内啡肽水平(分别为9.25±4.49
临床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患者会出现毛发稀少、秃发等症状???荨<鬃磁韵偌に?PTH)和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THrP)能作用于相同的受体(PTHPTHrP受体).PTH及PTHrP除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的功能外,还参与组织发生细胞增殖、分化的调节????过度表达PTHrP的转基因小鼠毛囊发育障碍???荨N
有学者认为银屑病是细胞免疫异常而导致表皮细胞过度增殖性疾病[1]。新蝶呤是细胞免疫反应终产物[2],是体内“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轴所介导的免疫系统激活程度标志物[3]。为了探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增殖活性与新蝶呤关系,我们采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PBMC增殖活性,同时测定尿中新蝶呤浓度,观察新蝶呤与PBMC增殖活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