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吴中风物,千年历史误会——西晋张翰秋风所思菰菜、莼羹、鲈鱼考

来源 :中国农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xiao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晋张翰秋风思乡之事出于《世说新语》和《晋书·张翰传》,两书所说张翰所思吴中菜品不同,《世说新语》称菰菜羮、鲈鱼脍两物,而《晋书》作菰菜、莼羹、鲈鱼脍三种。同时有关信息表明,应以《世说新语》所说为是,《晋书》抄录前者而妄增一"莼"字,使两物变成三物。莼菜时令在春夏,《晋书》显属误增,然中唐以来《晋书》所说影响大增,秋风莼鲈之思成了各类艺文书写中的流行说法,莼菜被牢牢定格在秋天的季节里,几成生活常识。菰菜即菇菜,是夏秋下湿环境所生土菌、地皮菜之类菌菇,吴中多以此作羹,与鲈鱼脍并称"金羹玉脍"。五代以来,因名称中的"菰"字与称作"菰首"的茭白误作一物,影响至今。茭白之明确食用始于唐,兴于宋,作为蔬菜大行种植更在其后。两宋时吴中的茭白生产尚少,上溯六朝更不足称。张翰故事所说鲈鱼通称松江鲈鱼,本只泛称地方名产。宋代以来,松江地区有一种四鳃鲈见于记载,被视为松江鲈鱼的代表。宋人有关记载较为模糊,明清以来认识逐步明确,现代以来正式定名为松江鲈。然此鱼属杜父鱼科,与鲈鱼关系较远,冬日才成熟肥美,体格极小,远不堪脍。六朝以来,人们通常所说松江鲈鱼,包括后来所谓四鳃鲈,多称体量较大、鳞白黑斑,应属我国近海分布较多的花鲈之类。两者大小悬殊,品种迥异,然自古至今人们多说作一物,浑然不辨。三种吴中风物,唐宋以来的传播和解读都陆续出现了问题,形成系统的错误信息,在我们文艺书写和知识传承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留下了深长的历史印迹,有必要全面辨析,正本清源,还其真实面目。
其他文献
通过网络和数据库的应用研究,根据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的特点,应用专家系统的原理和面向程序设计的方法,以VC++为开发工具,建立数控机床故障库,实现数控机床故障的离线诊断,快速
文章针对抗震混合试验中的数值积分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Newmark-法的预测-几何修正算法(P-GC)。算法采用过程刚度进行子结构边界位移预测,通过几何修正方法找回所丢失
<正> 在钢琴调整维修过程中极少遇到挂弦钉断裂而失去绷弦作用之情形,如一旦遇到往往又感到棘手。我在为客户调琴时曾遇到一次,起先试图利用邻弦的挂弦钉,但效果不佳,音高、
期刊
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没有区别公司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所形成的资产、利润和现金流量,为完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可以构建多层次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反映公司依靠经营性资产
本文针对当前基层央行知识本位培训模式的现状,探索提出了向能力本位培训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基层央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油菜是会东县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本文在介绍油菜高产栽培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茬口安排、良种选择、培育壮苗、宽窄行栽培、合理施肥、适时摘薹和加强
<正>依据一阶(同一位阶的理由)理由的属性,法律推理中的道德权衡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别:作为自行衡量结果的个别判断、作为经验规则的稳定的实务见解与作为道德共识的法律原则。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和科研单位合作,采用动态、多指标的方法,全面客观评价大曲品质;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建立起大曲生产和使用企业间的沟通准则;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制曲,实现大曲地
根据森林经济效益,建立精确计算防火林带网络最大允许密度的数学模型,以例说明在人工林防火林带网络密度的可行性评判应用,为防火林带网络建设提供依据.
对西南桦组培外植体和培养基的选取、组培方法的筛选进行了研究,并培育出了西南桦的组培植株。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南桦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胚状体形成过程,并对其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