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性思考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c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我国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指明了方向。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最关键的就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一论断,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都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范畴,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或提高生产效率,引起产品数量的增加、产值的增长、劳务总量的增加等。其衡量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民收入(NI)等。但经济发展不仅指一般的经济增长,还包括随着经济的增长出现的投入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升级、资源配置的优化、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福利水平的提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由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增加的粗放型向主要依靠生产要素质量提高的内涵型转变。但无论是粗放型还是集约型的经济增长,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张,并不要求经济质量的改善。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不仅包括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重要的是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的“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二、从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1.资源问题瓶颈凸显,能源消耗过度。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但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的消耗也是在不断增长。目前我国经济年增长速度为8%~9%,而能源消耗增长为14%~15%,位居世界第二。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能源消耗的年增长率已经超过了GDP的增长率。可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的。与此同时,资源特别是能源的瓶颈制约也日益明显,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主要矿产品对外依存度从1990年的5%提高到现在的50%左右,铁矿石、氧化铝、精铜矿石等40%甚至50%以上依靠进口。而且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占有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贮藏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和79%,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铁、铜、铝等主要礦产资源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1/6和1/9;人均耕地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根据资料,2006年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仅为1.282亿公顷,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国的耕地面积正以每年平均数十万公顷的速度递减,可见再过几年,我国就没有可以用来开发的耕地了。同时,我国耕地的土壤质量也在不断下降,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的水平;耕地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所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此外,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6%,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
  2.环境污染严重。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产业所占比重过高,造成粉煤灰、废水、废渣、废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排放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据资料,我国工业废水的排放量约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位居世界第一;化学需氧量、消耗臭氧层物质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工业危险废弃物每年约1100万吨,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几十倍。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甚至在我国的大多数城市中,已经很难看到蓝天白云了。
  与此同时,全国有18个省、471个县、近4亿人口、耕地和家园也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尤其是黄河、长江、淮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已成为草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如今草原退化和碱化面积已达1.35亿公顷,并且在以每年200公顷的速度增加。
  三、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
  1.加强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此外还要加大科技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在节能减排等关键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
  2.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由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因此我们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产业的增长,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使经济增长建立在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3.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最关键的是促使经济发展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的方向转变。首先应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振兴制造业。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化和完善涉农补贴政策,保证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发展。制定并实施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根据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积极推进生态工程建设。组织实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落实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加快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提升中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是在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战略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更好的发展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这一思想的提出,使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使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也更加全面、科学,使我们更加明确经济发展应该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不能单纯以量为标准,而是应将其扩展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等各方面。因此可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既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又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杨.加快经济阶值论初探[J].时代金融,2009(05).
  [2]杨志成,周建伟.探究现代经济与社会关系[J].经济与科学,2010(2):31-37.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建筑室内设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室设计的效果不但要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也要达到人、社会、环境三者的和谐。本文从室内设计中对绿色材料的运用论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方法在急诊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
建筑装饰装修逐渐发展成注重实用、美观、节能、环保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保装饰材料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型环保材料的使用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的要求。本文介绍了
本文以某高层办公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为实例,探讨了该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以及消防系统的设计,旨在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摘要:我国住房保证制度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建立和完善城镇家庭住房保障体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制度;廉租房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  中图分类号:F29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住房保障制度是一个包含范围很广的概念。它们是低生产力水平下保障“人人有房住”的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保障每个人都有房子住,政府要实施一些特
注重数学过程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展现“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的过程,注重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参与数学活
期刊
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设计在我国经历了一个飞速的发展阶段;单从产品外形来说,已经开始从粗轮廓走向精细化;目前,设计师已经更多关注产品细节的处理问题,由视觉化转向触觉化;
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但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我可很有点担心了。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脚色是“不好惹”的。怎地“不好
《美味盛宴》由迪士尼出品,斩获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本片以美食为线索,采用双线并行的结构讲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其一是明线———小狗温斯顿(winston)的饮食生
石油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石油的大量需求也导致了油田企业的大量开采和更多的油区被开发.而由于各个地区的治安情况不同,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安全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