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廿五白酒满族传统酿酒技艺探源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ffee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锦州道光廿五白酒,是目前国内唯一沿袭着古老的满族酿酒技艺酿造的白酒。
  道光廿五满族酿酒技艺。传承了北方山林民族传统的制酒工艺和独特的酿酒习俗,是一份珍贵的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道光廿五白酒的辽宁道光廿五集团,前身是清代朝廷内务府,于清嘉庆六年(1845年),在锦州粮庄颁发“龙票”(朝廷颁发的营业执照),由锦州罗台子庄头瓜尔佳(汉姓高)氏人高士林,开办同盛金烧锅,以酿造供清廷所用的满族风味烧酒。
  1950年,同盛金烧锅被人民政府接管,更名凌川酒厂,生产的白酒命名“凌川白酒”。凌川白酒的酿酒工艺,仍严格沿袭同盛金烧锅的满族传统制酒工艺。朱德元帅在品尝了凌川白酒独特的满族风味后,曾题词“南有茅台,北有凌川”。
  1996年老厂搬迁时,在老厂的地基下,挖掘出土了封存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穴藏了151年的同盛金烧锅老酒,被命名为道光廿五白酒。由此,企业也更名为辽宁道光廿五集团。
  1999年,经国务院文物博函[1998]622号文件批准,出土的一个木酒海和部分白酒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出土的液体文物道光廿五白酒以穴藏时间最长的可饮用白酒,列入吉尼斯世界大全。如今,同盛金烧锅原址、出土的原酒,以及装酒的木酒海,都已成为国家级文物。
  满族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1996年出土的装在四个木酒海里穴藏的道光廿五出窖酒,酒色微黄,酒体晶莹,酒香袭人,足以证明,至道光年间,同盛金烧锅的满族酿酒技艺的成熟和高超。
  “同盛金”烧锅传统满族酿酒技艺。在其二百多年的历史传承过程中,产生过较高的社会影响力。
  1926年,张学良将军在锦州建军潜时,盛赞同盛金美酒,亲笔题词“酒中仙”。
  自1952年起,红梅凌川曾先后出口日本、法国、俄罗斯、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1954年。开国元帅朱德亲笔题词:“南有茅台,北有凌川”。
  1963年,凌川白酒打破了东北地区没有白酒奖牌的记录,成为国家银质奖牌得主,并连续四次蝉联这一殊荣。
  1996年,百年贡酒发掘出土。1998年,锦州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道光廿五发掘出土新闻发布会,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当场题字“法兰西有路易十三,中华有清道光廿五。”
  2003年3月26日,因传承满族酿酒的独特性,道光廿五白酒继茅台、水井坊之后,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域保护范围。
  锦州市区位于辽西地区中南部,东经1210°08′,北纬41°08′。地处辽西走廊枢纽,陆海交通极为发达。锦州城区中心海拔25米,周围山丘环绕,诸水向中部汇集,形成锦州盆地,面积340平方公里,属暖温带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
  当年清朝内务部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开办烧锅,其原因:一,由于锦州平原土壤肥沃,盛产满族传统酿酒所需的原料:高粱、薏米、稗谷;二,同盛金烧锅位于锦州盆地,水源丰沛,水质澄清甘洌,是得天独厚的酿酒水源;三,锦州位于辽西走廊,在满清政府的都城北京和古都盛京之间,是清朝皇帝东巡驻跸之城。锦卅I的白酒既可贡奉朝廷日常之用,又可贡献东巡祭祖之需;四,锦州城是当年清军入关的前沿阵地。顺治年间有许多老满洲官员调回驻守,又有许多新满洲人迁来居住。其中多有掌握满族传统酿酒技艺的酒师,可以保证满族白酒的独特风格和品质。
  这些地理和人文条件,也正是道光廿五的满族酿酒技艺,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
  满族先民自古就生活在白山黑水,捕鱼狩猎,间种杂粮,在冰雪严寒之中求生存,很早就掌握了酿酒的技艺。满族人热f青豪迈的性格,以酒迎神祭祖和年节盛会的饮酒歌舞习俗,又促使酿酒技艺在与满族人山林文化习俗相适应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到清朝初期已臻完善。穴藏木酒海装道光廿五白酒的优良品质即是明证。
  中国关于古代少数民族嚼米酿酒记载,最早出现在《魏书·勿吉传》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勿吉。是与肃慎——挹娄有继承关系的满族先祖。《魏书·勿吉传》记载“勿吉,有粟及麦、襟,菜则有葵。水气醣凝,盐生树上,亦有盐池,多猪无羊。嚼米为酒,饮能至醉。”可知,勿吉人已种植粟、麦、襟等粮食作物,并已开始用粮食酿酒。到了棘鞫人的渤海国时期,满族先祖的酿酒业更为发达,已有了米粞和曲酒的区别,而且渤海人已豪饮成风。在《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女真人“饮谷为糜和以曲蘖,须臾成坛”。当时女真人的日常饮食主要为稗米饭和“麦少”。麦少即为炒熟的稗米或麦,或捣成粉或不捣,以水乳调合食之。是女真人狩猎或作战时的必备食粮。可见,在金代,以稗、谷和麦做独特的酿酒原料及粕料,已具备充足的条件。满族人盛行饮烧酒,《清代满族风格史》记载:“烧酒多以高粱酿制,性烈,饮之可以活血驱寒,尤其受满人喜爱。”
  清代流传在民间的歌谣《康熙大帝打罗刹》,形象地记录了清朝满族兵士的饮酒习俗:
  康熙大帝打罗刹,(罗刹:俄国侵略者)
  派了五百夸兰迭。(满语:营长或大队长)
  背长弓,骑大马,
  大酒葫芦腰上挂。
  大毛子,赶跑了
  打开酒葫芦笑哈哈。
  哈拉气(又译阿刺吉、阿拉乞,满语:白酒)
  管够哈(满语:喝)
  哈什(满语喝得)各个找不着家。
  歌谣中记录的满族士兵豪饮白酒的情景,与《清实录经济资料揖要·酒典华萃》记载:“恐造酒靡费米粮,对北方五省烧锅制籼,亦酌情禁止。在欠收之年,对烧酒实行酒禁,还比较严;丰裕之岁,禁酒较宽。”说明在康熙年间,东北地区的满族酿酒业已极其发达。
  清代最名贵的满族酒是松苓酒,松苓酒的酿造技艺最奇特之处,在于贮存方式。
  制作松苓酒,要在山中觅一古松,伐其本根,将上好的白酒装在陶制的酒坛里,埋在其下,逾年后掘取,酒色如琥珀。这样贮存的目的,是酒将松的精液吸入酒中。以起到清心明目,理肺化痰的奇效(《长白山文化论坛》时代文艺出版社)。由此可知,道光甘五白酒贮存于红松打制的木酒海中穴藏的贮存方式,正是来源于满族先祖山林文化的木石崇拜习俗,其中包涵着珍贵的山林民医药文化传统。
  锦州地处辽西,唐朝时为营州属地是唐朝统治东北的政治中心。满族的先祖粟末棘鞫人当时正迁居营州。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有诗写道:
  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盅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这里所说“虏酒”正指当时当地的粟末棘羯人酿造的酒。这是历史上关于辽西地区满族先祖酿酒的最早的记载。
  道光廿五满族酿酒所需的原料高梁、薏米、稗、谷,制曲原料小麦、豌豆,皆为锦州地区特产。
  (三)
  《中国东北农业史》引《清高宗实录》 《清仁宗实录》:“锦州内务府粮庄亦以稗为正征;奉天等省麦子丰收,清廷令各关津隘口不得妨碍商人运粮,使余麦得以输出;谷子为旗地赋粮本色,也是向关内漕运的主要粮食,称‘漕米’。’《盛京通志》记载:“蜀黍,今呼高粱,土人率多饭此,沤为米粉。食品可珍。又可入曲烧酒。”这说明粮食的大量剩余,已为酿酒提供了丰富的原料。锦州生产的稗、谷、小麦又正是满族传统酿酒特殊用料,这正是清朝内务府把皇家批准开办的烧锅放在锦州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盛金烧锅的创办人高士林,是锦州罗台子粮庄的庄头,满族镶蓝旗瓜尔佳氏,高为汉姓。
  满族镶蓝旌瓜尔佳氏,是以世居地“瓜尔佳”为氏,瓜尔佳为建州女真苏克素护河部属地。《殊域周咨录》记载“建州女真人之俗,聚会为礼,人持烧酒一鱼胞。席地歌饮。”
  这一记载说明,建州女真人早已掌握酿造烧酒的技艺,并已大量酿造,民间豪饮烧酒已成风俗。而松苓酒也应是居住长自山的建州女真猫人发明,并且是满族传统酿酒技艺穴藏和以红松木酒海贮存的滥觞。
  清朝锦州的粮庄,为皇室内务府的皇庄,土地、财物皆归皇室所有。据《盛京通志》和《清朝文献通考》记载,锦州的粮庄始设于顺治年间,到嘉庆年间,共有263个粮庄。在这些粮庄中,朝廷只选中高士林庄头开办烧锅,不能不与高士林家族出自建州女真,掌握传统的满族酿酒技艺有关。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清宫御膳用酒,仍保留着满族人特殊的酒文化。在正餐之间的便餐中饮乳酒;在各种宴席上用燕酒和烧酒。这些酒类均由内务府酒局酿造。
  因为锦州的粮庄正是内务府直辖的皇庄,那么在皇室大规模宴席,及东巡祭山、祭祖期间所需的大量酒品,征用离北京最近和东巡必经之路的锦州粮庄,开办的同盛金烧锅白酒,当是最必要之事。
  1996年在同盛金老作坊原址,在距地面80厘米处,发掘出了穴藏四个木酒海。宣纸裱糊,层上有水笔汉、清文字。汉字为:“大清国”、“同盛金”,“封于道光乙巳年(1845年)”。从木酒海中收集到保存完好的道光廿五年间白酒四吨有余。
  这笔穴藏百年的贡酒即是同盛金烧锅遗产,也是满族酿酒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满族酿酒技艺特殊的贮存方式木酒海,传承了山林民族的木石崇拜文化和山林医药文化、酒文化传统。同时也证明了,同盛金当年就是为清廷皇窒酿酒的烧锅,满族人直到进关建立政权后,仍保持着本民族的饮酒习俗和酒文化。这些穴藏贡酒,正是为朝廷储备,以应付不时之用。只是道光朝以后,灾荒、战事不断,直到清王朝灭亡,内务府解散,这些属于朝廷的贡酒,一直没有被征用,所以才在地底下沉睡百年。
  到了民国和日伪时期,军阀混战,日本侵略者疯狂抢掠,加之连连水旱灾害,民不聊生,同盛金烧锅失去了皇室的依托,生产经营举步维艰。这时,任热河省商会副会长的锦州北镇人士孟积善,接手了同盛金烧锅。孟积善是一位经营管理的奇才,他从两方面着手,完成了同盛金烧锅的振兴。
  首先,他从酿酒技艺着手,招聘重用同盛金烧锅造酒师傅,恢复同盛金严格的酿酒和经营传统。为了保持同盛金严格的酿酒和经营传统,为了独特的满族烧酒风味,在全国众多的酒类中独占鳌头,他认真收集查阅清富御膳资料,编制了《满族酒经》。从选料、制籼到穴藏,都严格遵从传统的满族酿酒技艺,为道光廿五白酒百年来传承满族酿酒珍贵独特的传统技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此之外,孟积善以他出色的开拓精神和经营理念,不失时机地将外交公关运用到对产品的市场营销中,打造了离开宫廷后,近代社会中同盛金白酒的名优名牌。如民国十五年(1926年),东北军少帅张学良来锦督建葫芦岛军港,孟积善闻讯带人奉送同盛金烧酒前来慰问,张学良饮用后,对满族白酒的独特风味连声贽叹,并亲笔为同盛金烧锅题赠“酒中仙”的美词。
  新中国成立后,同盛金烧锅改建为凌川酒厂,生产凌川白酒和红梅凌川白酒。但尽管厂房扩建,生产能力得到很大的改进,但凌川酒厂始终保持着同盛金烧锅传统的满族酿酒技艺,使得凌川白酒在全国著多的白酒中,始终保持独树一帜的地位。朱德元帅来锦视察时,欣然题字“南有茅台,北有凌川”,准确地道出了凌川酒独特的民族风味和优秀的品质,给凌川人极大的鼓舞。同时也提出了凌川白酒必须坚持满族传统酿酒技艺,以保证凌川白酒文化特色的正确发展道路。
  1959年,锦州凌川酒被国家捐定为“十年大庆”献礼酒,以选取锦州义县红高粱为主要原料、加入满族酒粬、采用满族工艺酿制的白酒为原酒。推举在国内白酒业享有盛誉的酒界泰斗周恒刚老先生的弟子、首席大酒师李宗民亲自掌勺勾兑,将国宴酒送到人民大会堂,一时间鹊声四起。当年的凌川酒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美国总统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好评,产品远销海外。
  道光甘五第三代传人,辽宁道光廿五集团董事长张广新,以传承满族酿酒技艺和传统满族酒文化为己任。借助穴藏木酒海装道光廿五年贡酒这一契机,以独到的文化眼光,坚守满族传统酿酒技艺的生产规程,开发酿酒原料基地,创建道光廿五酒文化博物馆和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以弘扬北方山林民族特有的与自然亲密和谐的酒文化。把全国惟一的满族传统酿酒技艺为特色和优势的道光廿五白酒打造成辽宁省、锦州市的文化名片。使得道光廿五与茅台等并列为“中国十大文化名酒”,道光廿五贡酒也进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域保护范围。
  从凌川白酒到道光廿五白酒的生产,都一直严格沿袭着满族传统酿酒工艺,形成了道光廿五白酒,酒色微黄、酒体醇厚、陈香适口、回味无穷的独特风格。
  道光廿五白酒的生产,首先遵循满族传统酿酒技艺的第一要领:选择了小凌河谷锦州盆地丰沛、甘洌的水源。
  道光廿五白酒的酿酒原料,也是严格挑选满族传统酿酒技艺所需的高梁、稗谷、薏米,辅料为谷皮。
  1 高梁是东北及锦州地区原产粮食品种,种植普遍,产量稳定。
  精选的大蛇眼品种优质高梁,因淀粉含量高,产生的扑鼻酒香,适合北方民族传统的味觉审美习惯。
  2 稗谷也是东北及锦州地区的原产粮食品种。因东北地区寒冷的季节较长,稗谷可在原料较长的发酵过程中,保持原料的空隙,阻止原料的粘合,从而保证原料的正常发酵。稗谷又是满族先祖最早酿制民间饮用的米酒和祭祖用的醴酒的原料,可增加酒的粮食本香,符合北方民族追求酒中富有粮食清香的品味习惯。
  3 慧米是东北及锦州地区的原产粮食品种,产量和价格相对稳定。慧米在粉碎成4、6、8瓣后,其淀粉适宜在长时间的低温下发酵、糖化。同时,薏米是一种多年生革本植物的种子,米味甘淡,性微寒,可祛除湿痹。用薏米作满族白酒的酿造原料,体现了北方民族自古以来食药同源的文化理念。
  4 辅料所用谷皮,因其比较坚韧、 沥水,更适宜在东北地区长期低温的气候。
  道光廿五白酒的酿造,传承着独特的满族制釉工艺。
  1 制粕的车间必采用草房,以保证满族传统酿酒技艺所用粕种野生根霉菌生长的温湿条件。
  2 严格把握制釉时机。以“七月上寅日”前后三天,做完全年所需的粬块。这是由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3,制籼时,因主要利用适合于在生料上生长的野生根霉菌,所以拌醅时以特有的“拌醅三角法”即醅料用蒸、炒、生各一份,而不是中原、南方的全蒸法。
  4拌水新粬料不得隔宿,必得以壮汉将拌水粬料在模子里踏实,踩成粬块。看釉为21天左右,要以7天为一单位翻粬,侧立与调整覆茸,使菌丝布满粬面。14天将粬坯积聚,笼起后火,为后期霉菌生长以及霉的代谢创造条件,以冷水湿手,亲手体验,控制霉发状态。收粬后要存放49天,方可使用。
  道光廿五白酒采用满族传统酿造工艺:高温润料、入甑清蒸、晾堂堆积、混入釉种、窖泥封顶、砖窖发酵。分三次取酒,每轮次生产32天。出窖酒醅分层缓慢蒸馏、分段量质摘酒,然后分三种典型酒人酒海穴藏贮存三年以上。这种独特的传统酿酒技艺,被酒师们概括为一句口决“清蒸、混入、老五甑。”
  用木酒海贮酒,是满族先人在长期的山林生活中创造的贮酒方法。这种方法来自松苓酒的酿造:满族先人酿造松苓酒,是在山中选一棵大松树,锯去主根,再把装白酒的坛子埋入树下。一年后取出,酒呈琥珀色,酒气清香扑鼻。满人走出大山后,就把这种带有山林崇拜和山林医药文化的酿酒习俗用木酒海贮存的方式延续下来了。
  道光甘五白酒的满族传统酿造技艺,是通过一代代有着丰富的满族酿酒技艺的酒师,通过言传身教,艰辛而严格地保护并传承着。
  酒师宋文童师傅,今年已80岁高龄,1964年就进厂工作,从已故的满族酿酒师傅手中学到了一手满族酿酒的绝技。现在,他是厂里的技术顾问,常来向青年工人传授满族酿酒的绝技。
  他告诉年轻的洒师们,满族酿酒讲究“清蒸、混入、老五甑”,就是千方百计保护酒气中粮食清香;在装甑前,采用传统的“脚踢、手抓、鼻子闻”方式,就是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控制醅料干湿、温度的秘诀。
  宗敬华师傅,今年60岁了。他退休前一直在酒库工作,对满族酿酒的特殊技艺木酒海贮存有着丰富经验。
  作为厂里的顾问,他经常指导修复木酒海的工作。他教给青年工人用桑皮纸涂抹鹿血、麻油、生石灰混合的粘合剂,裱糊木酒海的里层。五层桑皮纸为一封,裱糊里层共需要27封。这种裱糊方法,可在不漏酒的情况下,使得红松的气息渗透进酒中。
  道光甘五白酒的满族传统酿酒技艺,代表了东北少数民族的酿酒文化。这种文化独特的民族性、区域性。成为满族先人留下来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是这些技艺的传承,历代就靠口传身授。伴随着老一辈酿酒师傅的故去,这一技艺面临人逝艺失,酿造技艺失传的危险。在现代化酿酒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的冲击下,纯手工操作更显示出生产成本高、体力劳动繁重的特点,在企业的经济效率不堪负荷的压力下,这一传承了二百余年的满族传统酿酒工艺正处于濒危状态。
其他文献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清洁能源、绿色能源的发展快速崛起.全国各地作为一种农村脱贫的手段推广发展分布式大、中、小光伏发电建设,同时光伏发
鉴于GIS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等特点,其各变电站的使用不断增加.因GIS设备为全封闭性设备,导致其检修周期相对其他敞开式设备来说过长也是变电站面临的一大问题.加强G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焦点的问题除了美观实用之外就是在质量上,建筑物质量的好坏和建筑物整体安全性能很大一部分是由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所决定的,所以,在设计中,设计人员对质量安全的控制能力需要不断的提高,从而促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的科学合理,建筑结构问题涉及到众多方面,在工作中要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建筑设计进行合理的全局布置和优化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保障建筑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关
【摘 要】作者对审计信息化深化应用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利用鱼骨图分析法对影响深化应用的各因素层层细化分解,提出从完善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应用机制建设、加强运维管理、利用大数据及电力云技术等破解深化应用中问题,促进审计信息化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深化应用  当前,国有体制及电力体制改革成为社会热点,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力度、广度、深度、频度逐步加大,内部审计在依法治企方面的压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是火电厂发展的一种趋势,但由于自动化设备存在一定特殊性,使用时也需注意管理.基于此,本文试从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可靠性方面的问题说起,对提升其自动化可靠
摘要:建筑工程的暖通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近些年来在建筑水平提高的背景下,暖通设计的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日后加以改进。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详细地探讨了问题的改进策略,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暖通设计;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对于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要求随之
时下,打造“低碳、绿色、生态、宜居”城市和开发区的口号人们耳熟能详。但事实证明,要真正做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对勤劳朴实的辽宁大连庄河市花园口经济区建设者和管理者们来说,他们以自己辛勤的努力非常自信地向世人宣告:花园口经济区真正实现了“低碳、绿色、生态、宜居”的目标。  创办经济特区是这些年启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什么东西多了就不新鲜、不值钱了。如果千篇一律跟着别人跑下去,未必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之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所以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房屋作为人们消耗时间最长的场所,其实用性和舒适性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建筑企業除了要考虑建筑的安全性以外,还要考虑舒适度和美观度。因此,设计师应结合建筑结构的外型条件和结构设计,将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等因素融入到房屋建筑设计中,对设计方案进行完善,从而满足人们对房屋建筑的总
【摘 要】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定位有其自身的特色,因为它的生源特点和培养模式既不同于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也不同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本文详细论述了西安理工大学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做的大量工作,培养方案的制定及与之配套的质量监督保证体系。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045-03  
边境地区的发展事关边境和谐、民族团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该地区的发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边境地区的发展依然比较滞后。2011年,45个边境地州市盟中35个地州市盟的人均GDP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全国131个边境旗县中(没有包括地级市和区)有4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这4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贫困发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1倍,是扶贫重点县(11.9%)的1.8倍。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