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梁兄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ha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影演员剧团的梁波罗长我一岁半,故称他梁兄。也许是受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出戏的影响,剧团老老少少都称呼他为“梁兄”,或是直呼其名“波罗”。
  今年春节一过,梁兄就成了网红。FM107.2上海广播特邀梁兄朗诵一篇散文《上海弄堂记忆》。梁兄的声音本来就好听,上海人讲“磁性嚇足”。这篇散文他娓娓道来,不急不慢给文字平添了活生生的色彩,文中老上海弄堂里的“相骂”声、上海“切口”都被梁兄不断变化的方言、苏州话、苏北话、宁波话、山东话……说得如此传神,把人们带到了那个年代真实的生活场景之中了。听梁兄朗诵这篇散文无疑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我就反复听了两遍,并收藏于手机之中,作为范本保留。新媒体阿基米德网上的点击率没几天就到十万,现在每天点击率都是八千一万地直线上升。
  网上好评如潮,我摘来几段供大家欣赏:
  “听小老大,当年《51号兵站》梁波罗朗诵上海故事倍感亲切,上海是我的故乡,永远的爱。”
  “朗读得真有味道,让人陶醉,听了不过瘾,还想听。”
  “美的声音犹如身临其境,我特别喜欢梁波罗优美的嗓音。”
  “优美的声音讲上海故事太嗲了,把以前、现在的上海风景画呈现在大家面前,真的,使人回味无穷,延伸了我们对上海的眷恋。”
  “这样美好的朗读,是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
  点评太多了。北京董卿的“朗读者”掀起了一阵热浪,上海梁兄又以他的才艺让人们欣赏到朗读的巨大魅力。
  最近,梁兄好事频传,在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期间,他被聘为中美电影节荣誉顾问,还被聘为沪港青年电影人文创会荣誉首席导师;又闻梁兄荣获第十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荣誉奖,不日即将前去领奖。梁兄为上海电影人争了光,值得庆贺。
  初识梁兄
  我1963年分配到上影演员剧团,参加当年春节慰问部队后,不久就赶上剧团排演大型话剧《南海长城》,有机会和梁兄同台演出。聽老同志说这次演出是剧团成立以来演出场次最多的一个话剧。1964年我们还搞了一次“庆祝《南海长城》成功演出一百场”的活动。
  推这个戏的初衷是剧团进了一批新人,还有些老演员正好没有拍摄任务,当时市委宣传部也希望上影剧团排个新戏去工厂、农村、部队演出,而且电影演员演话剧有号召力,能吸引观众。选《南海长城》这个话剧是因为它描写海岛渔民反武装匪徒,可看性强。剧团组成很强的演出班子,由老戏骨白穆担任导演,参加的演员可多呢:孙道临演书记,柳杰演渔民钟阿婆,陈述饰老民兵赤卫伯,史久峰饰阿婆儿子钟好,二林饰阿婆女儿甜妹,我饰甜妹对象解放军战士虎仔,张莺饰女特务大光灯,董霖、韩涛、于冲……饰匪徒,梁波罗临时调回上海来表演剧中的靓仔一角,梁兄是广东人,靓仔一出场有一段广东小调唱得很出彩。戏排得很顺利,最后以全歼武装匪徒而告终。
  梁兄在剧中扮演的靓仔林步高戏份很重。当年我们刚进演员剧团对老演员都是仰视的,因为他们拍过太多的电影,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梁波罗主演电影《51号兵站》红遍了大江南北,在我们眼中也是位大明星,因此我们对他也是仰视的目光。排戏过程中我深感佩服他的台词功底和好嗓子,二林告诉我:“梁波罗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高材生。”
  梁兄平时衣着整洁,打扮得又很入时,和我们小年轻乱穿衣大不相同。他总是衣冠楚楚,西裤笔挺,皮鞋锃亮。大李(玲君)主演《渡江侦察记》中的刘四姐,告诉我:“梁波罗家境不错,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
  剧团当时开会学习活动也挺多,梁兄的发言条理清楚,用词很讲究文采,发言总能说到会议的宗旨上,从不跑题。每当会间休息我们小青年常在一块儿起哄、打闹一番,梁兄从不参与,只在一旁一笑了之,因此在我印象中他有点小清高。
  演完《南海长城》没过多久,剧团的演员都分批去参加搞四清,去工厂、农村都有,梁兄和莎莉、尤嘉随解放日报社王维去奉贤搞社教。瑞芳老师带领我们剧团的顾也鲁、康泰、吴云芳、曹雷和我去安徽定远县搞社教,我和瑞芳老师在定远县南塘大队呆了整整八个月。后来我才知道这样安排,海燕厂是有目的的。我们去安徽搞社教是上影厂一个摄制组的配备,有导演(郑君里、颜碧丽)、演员、摄、录、美、化、服、道。搞完社教回上海后准备拍摄安徽作家鲁彦周写的剧本《杏林曲》,瑞芳老师饰演大队书记,我演她儿子,生产大队长。1965年5月返回上海已是文化大革命的前奏批文艺黑线,接着就是十年“文革”。
  1969年,梁兄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度过的是噩梦般的岁月,先是“文艺黑线的黑苗苗”,后来因为在一个偶然机会中看到了“江青—蓝苹”的资料,成为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的现行反革命,大小会批斗,打入牛棚,在干校劳动中不慎摔断了腿……
  这期间我们都在奉贤五七干校搞大批判,劳动改造。李纬、陈述更倒霉,被莫须有的罪名隔离审查,整整三年在干校不许回家。每月大部队返回上海休假四天,我当时负责种蔬菜,工军宣队让我陪伴他俩(实际上监督),等大部队休假回干校后,再让我返沪休假四天。这四天我们挺逍遥,早上可以多睡一会儿,上午去菜地浇浇水,下午还可以睡个午觉。李纬、陈述都和梁兄在《51号兵站》拍过戏,感情挺好,对梁兄摔断腿也很关心,我对他们讲,我回上海休假时去看看他。
  记得是个星期天早上,我骑自行车先去安吉路陈述家跟他夫人约好了取陈述的生活费、粮票之类,陈述爱人让我带一件毛衣给陈述。每月都是我告知他们陈述的情况,让全家人放心。接着我骑车到淮海中路,记得在原电影局对面一个弄堂找到梁兄的住处。当时梁兄住在女友刘君蓉家养伤,幸亏刘家在那种逆境中对他十分关怀,让梁兄因祸得福。
  我见梁兄躺在一张小床上,一见面我发现梁兄的眼神对我似乎有一种戒备之感。我说明来意:李纬、陈述都挺关心他的腿伤,他们俩说一定要养好伤,别留后遗症,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梁兄缓和了许多,问了一些干校的情况。我劝他别急,好好养伤,把脚彻底治好。他感谢我去看他,并问候所有关心他的人,代为致谢。记得后来我和梁兄还见过一次面,接着我就被借到上海译制厂参加配内参片,最后从演员剧团调译制厂工作,就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和梁兄见面了。文革后各忙各的,偶尔在电影局、影协活动中见面,互相点头打招呼。我在银屏上看到他频频出镜,也许他在看译制片时也见到我的名字。   多才多艺
  梁兄的多才多艺在电影界是出了名的,而且还受到戏曲界的好评。1984年中国唱片社等就为他录制发行了《梁波罗独唱歌曲》三辑,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演员出版歌唱专辑第一人,至今他演唱的《南屏晚钟》《卖汤圆》《草原之夜》还让人回味无穷。他还涉足于多种戏曲演唱表演活动,梁兄被称为是“六项全能”。除了唱歌,他演唱京剧、沪剧、越剧、黄梅戏和评弹。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电视台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星期广播音乐会,以及后来的《戏剧大舞台》都成了他向观众献艺的场所。上世纪八十年代,梁兄成了上海滩一大红人,一点都不夸张。
  就说我家吧,就有他的一老一少追星族,可热闹呢。我母亲是京剧迷,年轻时在重庆、西安迷京剧,能唱很多段子,什么《苏三起解》《捉放曹》……后来到了杭州居住,又迷上越剧,全本《梁山伯祝英台》都能唱下来,年龄大了在上海居住时间长了又迷沪剧、黄梅戏。我女儿也是个追星族,听说梁兄原来和我是同事,就特别来劲,一老一少把电视机霸占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译制厂特别忙,每年除了执导十几部译制片,还负责很多国产电影、电视剧的后期配音,晚上回家还要完成各地报刊的约稿,也没时间看电视。女儿在学校抓空档把每天的作业赶完,吃过晚饭就和奶奶一块儿看电视。当年梁兄在电视上频频出镜,女儿就会大呼小叫,“老爸,快来看你同事唱京剧了”,过会儿,“又唱沪剧了”,我常常被这种叫声打断,看了很多梁兄的精彩演出。真的,梁兄太多才多艺了,一会儿主持节目,一会儿唱歌,一会儿和戏曲名家合演戏曲片段,样样都来,满台生辉。
  我母亲对梁兄赞不绝口:“你这位同事真了不起,长得帅,又唱什么像什么。”她后来跟着电视学会唱《卖汤圆》《南屏晚钟》,唱得比我女儿还好。我女儿也常常评论:“小老大就是棒。我爸不行,五音不全,只能配个戏,导个电影,爬爬格子。”我爱人也会插上一句:“你爸一路走过来也不容易了。不爬格子,你能看彩电,用洗衣机、冰箱吗?”
  “不容易”这三个字我感触颇深,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父亲因为是国民党军需官被打成历史反革命,我母亲硬是咬着牙把我们兄弟五个拉扯大。我初中毕业后就修路、做小工自食其力,为母亲分担一些压力。所以在《秋瑾》摄制组和于是之老师住一屋时,我求得他给我写下墨宝“不容易”三个字,至今挂在屋里,鞭策自己努力向上。
  我在女儿面前只能有自嘲的份儿:“奶奶有天分,有艺术细胞,可生不逢时,不然也是个好演员。老爸是混进文艺圈内的,是个冒充演员。”这也是我们当年家庭的乐趣!
  说真的回想起当年,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译制厂的配音演员也挺红火,邱岳峰、毕克、李梓、尚华、于鼎、刘广宁等都是人们讨论的话题,而上影厂梁波罗也是街头巷尾、老老少少谈论最多的演员。年青追星族喜欢梁兄唱的《卖汤圆》《南屏晚钟》《清晨》以及后来的《卖木瓜》,上海老戏迷钟情小老大和马莉莉同唱的沪剧《庵堂相会》,京剧迷喜欢梁兄和京剧名角宋长荣先生合作的《红娘》中的《传柬》折子戏,欣赏梁兄扮演的张生。戏迷们听梁兄唱的黄梅戏《槐荫开口把话提》,越剧《送花楼会》……总之梁兄把上海滩老少戏迷一网打尽。
  梁兄拍摄的电影、电视剧,演的舞台剧,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他在《51号兵站》《蓝色档案》《小城春秋》中成功地塑造了三个地下工作者是有目共睹的。
  朋友多,情谊深
  我和梁兄相知相熟是比较晚的,一直到了退休后才接触较多。由于我们都崇敬孙道临老师,都常去看望他老人家,于是就会常见面。后来道临老师在上海推广朗诵活动,我们都汇集于他的旗下。从2003年开始在上海图书馆定期开展朗诵演出活动,我和梁兄都参加演出,接触日益增多,大家更相知相熟,我也常常向他请教,他也认真听我朗诵,有时对我个别字音加以纠正,有好的朗诵材料我们互相交换,共同探讨,因此友谊日增。
  记得2007年2月2日,嘉善人民政府投资为道临老师筹建了“孙道临电影艺术馆”,吉日开馆,道临老师一家前往参加揭幕仪式,在上海特邀了我和梁兄前往参加。艺术馆规模超大,占地近十万平方米,对道临老师从艺前后经历都作了十分精细的展示。我和梁兄浏览了一遍,意犹未尽,又从头至尾有选择地看了一遍,险些误了参加开馆仪式,我们俩都十分崇敬道临老师的为人艺德。道临老师因病于2007年12月28日离开了我们,为怀念他,我曾先后参加组织了两次大型朗诵会纪念道临老师,梁兄都参加了演出。2011年岁末上影剧团、文联举办了“音容犹在光彩依旧——纪念孙道临诞辰90周年诗歌朗诵会”,梁兄朗诵了汤昭智的诗《没有谢幕的时候》,我朗诵了我和薛锡祥合写的诗《你没有离开我们》。我们都深深怀念这位师长。
  和梁兄一起参加多次演出活动,深感他的交际广、朋友多,而且情谊深,这都是他多年从艺活动结下的友情。所以一些大型活动,他就显得特别忙,有各界的朋友和他交谈,戏曲界,音乐界,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有书法界,医务界……看他们聊得热烈,老朋友见面总会是这样。
  我在不同场合接触了一些朋友,谈及梁兄都十分有好感。曹可凡说起梁兄赞不绝口,说他多才多艺,节目主持也另有一功,这和他文化修养有关,串联词总是恰到好处又有文采。有一次应邀参加京剧界朋友的聚会,那天李炳淑老师也来了,我们正好坐在一桌,聊到梁兄,她十分称道:“梁兄为我同门师兄,京剧功底很扎实,手眼身法步挺到位,唱腔韵味十足。”我为电台做一档老艺术家访谈节目,邀请了沪剧名家马莉莉,聊到梁兄,她说:“八十年代我就和他合作表演沪剧,梁老师對沪剧十分有研究,很多唱腔他都熟悉,唱的味道嚇嗲。”评弹大家陈希安老师在做访谈节目时,他说起上影演员剧团有很多老演员都是迷评弹,赵丹、程之、于飞,还有小老大。陈希安老师告诉我:“在六十年代初,梁波罗就来学习评弹《杜十娘》,我当时就觉得他挺有才华,后来评弹唱得真不错。”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瑞金医院胡伟国医生,他为我爱人用微创手术切除了胆囊,三天就出院,医术很高明。1992年梁波罗患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在瑞金医院治疗,生死42天的护理医生就是胡伟国医生。他说梁老师那次真是死里逃生,他命大也坚强,看来老天有眼让他继续为艺术作贡献。
  关于“小清高”
  当年初识梁兄时曾给我留下一个“小清高”的印象,退休后接触多了,演出、社会活动经常在一起,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原来在“小清高”假象下面藏着丰富的内涵。他是认真细心的人,生活中有着丰富的积淀,师长们对他的影响颇深,在他心中形成了崇拜的偶像,他们的为人处事以及很多高雅的喜爱也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孙道临老师是他的榜样,在当今影坛上如道临老师那样能演、能导、能诗、能歌、具备学者气质和诗人风度、平易近人又温文尔雅、德艺双馨的全能型艺术家,能有几个?他是我们晚辈做人从艺的标杆,在他身上有多少好品质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啊。
  梁兄心里还有一位偶像,那就是刘琼导演,他跟刘琼导演拍过两部电影:《51号兵站》和《沙漠驼铃》,因此对刘导十分了解。这位当年的影帝,香港的红星,出于一片爱国之情,回上海从影。自然灾害,十年浩劫,在巨大的精神冲击下他初衷不改,从未动摇他对进步的向往和追求,赤诚爱国情令人肃然起敬。即使在生活十分窘迫之时,他也总是山清水秀、服饰得体、细节考究、色彩和谐、赏心悦目,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刘琼虚怀若谷的人生态度,对艺术的敬畏和不懈追求,高尚的人品艺德,总是激励着我们后辈。
  当然梁兄眼里还有更多的师辈成为他做人的榜样,所以在他身上会有着和常人不同之处。他在公共场所绝不高声喧哗,穿越马路绝对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遵纪守法,排队,礼让三分,劝朋友们在空调间绝不能抽烟。外出演出衣着得体,色彩让人眼睛一亮,谈吐温文尔雅。我们常外出参加活动,每当吃盒饭时,梁兄会从包里掏出一个小盒,内有筷子和小勺,他从不用一次性筷子,这样既卫生又很儒雅。因此在他身上,我总感到有道临老师的书卷气,有刘琼老师的“老克勒”风范。
  当人们不识这些时,会对他产生一种与众不同之感,如同当年我认为是一种“小清高”——实际上这是一种学识修养的表现。梁兄在我眼中,也是一位值得学习的榜样。
其他文献
2013年,电影表演艺术家唐国强和刘子枫在电影《毛泽东与齐白石》中分饰毛泽东与齐白石,呈现了两位湖湘巨子的交往在史上留下的一段佳话;四年之后,志趣相投、醉心书画的唐国强与刘子枫再次谱写了一段君子之交的佳话。  9月5日,“海上电影论坛”之“痴戏醉墨——刘子枫专场”在上海文艺会堂举办。沪上知名表演艺术家、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获得者刘子枫,携手演员唐国强、赵静,评论家毛时安、荣广润,著名书
期刊
为更好地展示喜迎十九大的良好精神风貌,上海市摄影家协会组织摄影家、摄影爱好者为敬老院老人公益拍摄肖像照活动,开展“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摄影作品征集,用镜头将老人的幸福和笑容定格。日前,市摄协主办的《阿拉爸妈——千幅照片敬老人》大型公益惠民摄影活动开拍仪式在普陀区、嘉定区、崇明区、金山区的多个养老院同时启动。活动由上海市摄协所有团体会员单位承办,康乐福全国养老连锁机构协办,上海市
期刊
我总以为,能够牢牢占据人们心灵、能够深深激发人们对生活进行思考的作品,才算是艺术作品。而一部高质量的作品,却并不因为某个人认为有道理,就必然是艺术的,并且它和票房也没有太紧密的关系。  《海边的曼彻斯特》,电影结束,演员走了,观众却走不出来了。  这个简单而哀婉的故事,那些平淡而充满张力的表演,教人从头到尾喘不上气来。喘不上气来而挣扎着、喘着,被影片透出的冰冷寒气冻得彻骨,同时不可救药地时刻为片中
期刊
岁月无情,我们这批电影专科学校的同学都入古稀之年,聚会时常提起老师丁辰。今年是他百岁诞辰,同学们嘱我写篇纪念文章,理由是我与老师合作过两部电影,又写过老师的传记。当我拿起搁置已久的笔,脑海里率先蹦出个“倔”字,我们当面尊称他“丁老”,私下里却爱称“倔老头”。  学艺时的“倔”  丁辰出生于苏州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由于性格内向,不喜言辞,就把兴趣投入琴棋书画中,弹琴不需与人交流,下
期刊
这是一篇“解剖样本”的文章。讲的是,除了国营文艺大团在国营剧场用一场场“上档次演出”满足观众的文化生活外,在更大的文化空间内,怎么用“多样化演出”满足更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其实也是在检视一座城市的民间文化活力。看一座城市的“文艺夜生活”,不单要看一座城市里美轮美奂的大剧场,还要看丰富多彩的小剧场——它们是城市的文化细胞,用细枝末节展示都市的魅力。那么是谁在“填补文艺空白”呢?这
期刊
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曲协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支持的“说唱中国梦喜迎十九大”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日前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办。此次展演的42个优秀曲艺节目分别来自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等19个省(区市),节目形式涉及相声、快板、评书、评话、独脚戏、山东快书等26个曲艺形式,汇聚了姜昆、刘兰芳、田连元、李金斗等200多位曲艺名家和新秀,连续4天奉献了4场精彩的曲艺专场
期刊
1998年5月18日,我国新华社《每日电讯》发表整版文章,题为《文化大师素描》,重点介绍了巴金、贺绿汀、王元化、谢晋、杜宣和夏振亚等六位文化大师,其中这个末尾的夏振亚原来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科教电影导演,一下子进入名人之列,可见其声誉之隆,地位之高。随后,中央电视台以《中国影坛奇才——夏振亚》为题,全面介绍了这位集电影、文学、书画“三绝”于一身的“三栖艺术家”,更是引起广大观众的注意。一个不易为人们
期刊
当红演员、新锐导演、电影评论家、节目主持人、杂志专栏作者,归根结底,斋藤工的“关键词”始终还是电影。  “是电影将日本和中国联系在一起”  和中国人一样,日本人也讲究数字的意义。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今年举办到了第20届,旨在促进电影文化的交流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日本电影周也迎来了它的第12回,这一切,有意无意的,都让中日之间这场发生在2017年初夏的以电影为名的相聚显得特殊起
期刊
前一阵网上有一段爆红视频:一个男子对着马路对面某茶铺冗长的队伍、麻木的人群,带着唱腔、中气十足地高声断喝:“排排排,排三个钟头就为了杯奶茶,侬觉得侬的人生荒废了吗?”  这段视频在微信朋友圈里迅速发酵,许多人不仅完全赞同喊话男子的观点,而且对这种大胆而戏谑的“街头喊话”行为赞赏有加,这么喊一嗓子,提神醒脑,过目不忘,极具创意和震撼力。  批判现实也带着“玩”的意味,这就是这些年在上海流行音乐圈里“
期刊
在今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有一台上海古乐团(Shanghai Camerata)演奏的名为“普赛尔与亨德尔——17-18世纪伦敦音乐”的古乐音乐会,引起了乐迷们的兴趣。近些年来,有不少欧美的古乐团来过上海,但以上海命名的古乐团,还鲜为人知。因此我怀着浓厚的兴趣欣赏了这台音乐会,令我惊讶的是,音乐会的主角之一、从上海留学美国的上海古乐团创建人高孟麟,不仅在音乐会上吹奏竖笛、演奏希塔隆琴(Chit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