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引下对实验结果分析能力的培养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houk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问题导引 实验结果
  分析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77-02
  化学实验操作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培养解题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如果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经历实验操作过程,而没有充分发掘实验操作中蕴含的思维因子,就会造成实验操作中思维环节的缺失。强调对实验结果的剖析和再认识,可以改变传统实验操作环节流于形式、效率低下的弊端,增强化学实验操作中求知务实的科学精神,切实提高实验操作活动的实效,从而实现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重点分析——有重点、有层次
  根据化学实验操作的设计初衷和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将实验预期目标明确化、具体化,引导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实验操作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上,通过回顾与反思,在学生所经历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对设计的各种信息进行比对和思考,实现加深印象、突出重点的教学效果。
  (一)选择重点
  重点的择取,要根据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所暴露的具体学情,结合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进行确定,而不能以教师的思维替换学生的真实学情,使得“重锤”敲到空处,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教师应及时巡视和搜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反馈信息,为展开对实验结果的再分析做好准备。
  (二)突出层次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将实验操作所得结果进行细化,分解成一系列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反思。这些问题串要尽量围绕着同一个重点展开,从各个侧面进行适当发散,促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实验结果的意义。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时,笔者抓住“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的重点,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后,提出如下问题:
  (1)二氧化碳在溶解的同时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2)你怎样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3)是什么物质使得紫色石蕊变红?
  这一串问题的提出,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在化学实验操作中控制变量、对比思考的科学方法,体验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
  二、对比分析——有比较、有甄别
  实验操作的真实结果与理想预期往往有存在着偏差,有的是由于实验操作不当造成的错误结果,有的则是实验中不可避免的误差。教师不能生硬地强令学生进行改正,或简单粗暴地指责学生的不当操作;相反,要抓住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偏差展开对比分析,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引导学生从片面和错误中找出原因,为学生的后续化学学习积累经验,也提高了他们乐于操作、勤于反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发掘亮点
  哪怕是错误的实验过程,其中也肯定存在着正确的部分。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亮点,积极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引导学生自我修正和自我完善。
  (二)比较异同
  抓住实验结果中的不同和差异,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让学生对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养成认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例如,在教学《溶解度》一课时,在学生初步得出“物质在水中不能无限制的溶解”这一结论后,笔者通过改变实验方案,引导学生突出感知“一定温度”和“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这两个重要前提,帮助学生厘清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得出如下关系:
  在对比、观察和思考中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学生理解溶液转化建立了清晰的表象,实现了实验操作效果最大化。
  三、应用分析——有拓展、有延伸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拓展性的分析,将化学与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在将实验操作结果与生活实践运用中进行应用性的分析时,将化学课堂有限的时空与广阔的生活背景结合起来。
  (一)走向生活
  教师可以将化学实验操作结果与现实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实验结果置于现实背景中展开讨论,就实验结果的现实意义进行假设和想象。如在教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课时,在完成实验“二氧化碳溶于水以及和水反应的情况”后,笔者组织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结合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谈一谈如何“节能减排”。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说说已知的做法和自己的构想,感知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学会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中物质的能力。
  (二)走向多元
  在实验操作研究活动中,经常会有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和想法迸发出来。教师要对这些“活”起来的思维火花进行甄别和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真正让实验结果成为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金钥匙。
  实验操作后所得到的结果并不是整个实验过程的终点,抓住实验结果组织学生进行分析,从各个角度和不同的側面促进学生加深对实验操作的二次感知和深入思考,对化学实验操作活动这个探究平台进一步挖掘和拓展,以此真正提高实验操作活动的实效,构建扎实高效的化学课堂!
  (责编 林 剑)
其他文献
介绍了激光精细雕刻冠脉支架的工艺流程,包括结构设计、激光精密切割、高真空热处理等;对冠脉支架的结构设计原则进行了讨论,并基于此原则设计了新型的冠脉支架结构。分析了激光
分析一体化教学理念,以广西地方史课程为例,对网络环境下高职历史一体化教学进行探究。
研究了用反应烧结法在W18Cr4V钢表面制备的Mo2FeB2硼化物金属陶瓷覆层的组织及性能,分析了烧结覆层与基体界面的形成特点、烧结覆层的显微硬度分布以及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在12
【摘要】分析当前广西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广西高职院校应完善职业指导体系,重视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科学的方式提高职业指导的教学效果,使职业指导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中实现全程化。  【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157-02    当前,高职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自控能力
【关键词】一词多义 教学对策 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A-0023-02  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语,处于不同的语言环境,表达的意思有所变化:有的程度深浅不同,有的是指向对象不同,有的是词性不同,有的是表达意思相去甚远,有的甚至是表达的意思相反……这些现象,在汉语中十分普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也属常见。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通过低硅TRIP-SH钢的低周疲劳试验、高频疲劳试验,获得了该钢的低周疲劳ε-N曲线、高频疲劳的σ-N曲线及裂纹扩展速度da/dN表达式。结果表明,该钢低周疲劳循环应变硬化指数n=0.1887,循环强度系数K=1547 MPa,高频疲劳的疲劳极限σ0.1为405 MPa,裂纹扩展门槛值ΔKth为229 MPa·mm0.5。较高的疲劳强度和裂纹扩展门槛值表明TRIP-SH钢具备良好的疲劳性能。
【摘 要】新课程改革给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教材、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师生地位等方面。面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遇到的困惑,必须发挥师生两个主体的作用,采取“问”与“灌”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坚持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思想政治课 思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
【关键词】初中物理 习题 精选 要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  0121-01    习题测试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训练学生能力的手段,也是教师得到反馈信息的途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的体现,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物理学科与生活联系紧密,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并学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当一个问题提出以后,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教师需要根据师生对话情况再次进行提问,直到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为止,这就是“追问”。适时恰当的
近年来农村初中生与城市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差距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经过对学生进行访谈,我们发现词汇量是制约农村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掌握的英语词汇量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