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在烟草生产工业控制 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uc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已在工业控制网络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使得入侵检测系统需要具有更强的检测性能。本文从烟草生产工业控制网络的特点着手结合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优势,构建了一种分布式的烟草生产工业控制网络入侵检测模型。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烟草生产工业控制网络    分布式入侵检测
  Abstract: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s an effective network security protection method,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control networks.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network attacks have become diversified and complicated, making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need to have stronger detection performanc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ial control network of the tobacco shovel and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to construct a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model of the tobacco production industrial control network.
  Key words: Network security; Tobacco production industry control network;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引言:
  工业控制网络[1](Industrial Control Network)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在电力系统、石油化工生产、烟草生产、水利工程、军事、医疗以及国家各类重点企业的生产制造中。工业控制网络已成为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工业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的同时,工业控制网络的安全性防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受到网络外部或者网络内部的木马病毒、蠕虫以及人为的攻击等,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针对烟草生产工业控制系统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一、入侵检测技术概述
  入侵检测系统[2]是一种主动式的网络系统安全保护措施,它是对防火墙等被动防御系统的补充。入侵检测系统不仅可以检测到来自网络外部的入侵,也能对网络内部的非授权等行为进行检测。入侵检测系统监控网络中的流量和计算机的日志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发现是否存在恶意攻击行为。如图1为入侵检测系统工作的流程图。
  二、入侵检测系统分类
  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按照检测功能和检测对象进行分类,可分为基于主机的检测系统、基于网络的检测系统、基于异常的检测系统、基于误用的检测以及混合检测系统。
  2.1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主要是检测系统日志和其他的应用程序日志来进行信息收集与分析。从而发现是否存在攻击。
  2.2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是主要是以网络数据包为检测对象,通过对网络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来发现网络流量数据是否存在异常。
  2.3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系统
  异常检测是对用户的行为或者是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是否有入侵发生。
  2.4基于误用的入侵检测系统
  误用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假定所有的网络攻击都具有一定的模式或特征,然后根据该模式或特征分析处理建立一个特定类型的数据库,最后把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与己知类型的網络入侵和系统误用的模式数据库进行匹配操作,如果匹配,则认为发生入侵。
  2.5混合检测
  混合检测是将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结合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通常入侵检测系统在做出决策之前,有时候既要分析系统的正常行为,又要判断可疑的入侵行为,所以比普通的检测方式更加全面、准确和可靠。
  三、工业控制网络体系结构及其面临的网络威胁
  3.1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变的越来越复杂,网络规模已经很好的满足网络安全发展的需要。由此,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3]应运而生。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策略由控制中心定义和管理。控制中心根据分配协议的原则将策略分配给各个监控人员,由各个监控人员实现具体的策略。同时,每个监控器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入侵检测系统。
  3.2烟草生产工业控制网络体系结构
  烟草生产工业控制网络具有明显的结构体系,以甘肃省烟草公司兰州市公司为例。如图2所示为整个公司生产控制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1.控制系统与外部通信网络的连接部分:通过路由器将整个网络接入外部主干网络中;
  2.监控平台:负责监视其他各个工作区域内的设备以及人员工作状态;
  3.安全管理区域:主要部署日志审计服务器、漏洞扫描设备、系统备份服务器等设备;
  4.办公区域:主要部署用于员工工作和操作的主机;   5.工控区域:包括众多的传感器、电子设备、分拣设备、装卸设备以及移动终端。
  一般可以将烟草生产工业控制网络分为管理网络、过程控制网络和现场控制网络三层结构。管理网络直接与互联网连接并进行信息交换。过程控制网络主要负责对工业控制系统的检测、管理和数据保存。现场网络是由一系列的智能电子设备、传感器和移动端构成,实现了对工业生产中流水线的控制。烟草生产工业网络的功能性是按层次性结构进行区分的,各层之间负责不同的控制业务,各控制层次之间通过相应的通信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与交换,实现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分层管理。烟草生产工业控制网络与传统的信息网络的主要区别为:1.对系统的实时性要求不同;2.通信协议不同;3.安全防护技术不同;4.业务流程不同。
  3.2面临的网络威胁
  工业控制网络在实现数据通信过程时通常使用业界常用的标准协议。然而,在提高工业系统控制能力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风险:
  1.企业所使用的办公网络与主干互联网连接,很大概率存在来自外部互联网的安全威胁,如木马病毒、不安全的远程支持。
  2.企业内部员工等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将不安全的移动设备(如个人PC、U盘等)在没有经过安全检查或者授权的情况下直接接入,这很大可能造成木马病毒在整个工业控制网络中的传播,严重时甚至会造成重大的工业事故。
  3.工业控制网络之中RTU/PLC之间建立的无线通信,缺乏有效的安全机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极易受到攻击。
  4.控制网络通常位于工业控制的生产现场,设备运行的环境相对较复杂,通常使用无线、微波等接入技术作为对现有的网络外扩延伸方法,这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四、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在烟草生产工业控制网络中的应用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4]检测的数据来源于网络中的数据包和主机中的数据。它主要的工作模式是分布式检测、集中式管理。本系统的检测方式是结合了基于主机的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的检测系统的混合检查方式。
  4.1基本工作原理
  部署在网络节点中的各个监测器在监听网络上的数据的同时,也统计流量信息。利用已经设置好的攻击行为检测规则来检测网络中存在的攻击活动,实现第一层检测。
  分析处理后的流量信息需要进行分类操作,然后将这些数据集中存放到统计服务中心的相关数据库中,最后,通过管理服务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检测处理并且向管理员进行报警,实现了第二层检测。
  管理员通过管理服务器对整个系统进行相应的运行控制和监控,管理员通过对服务器管理从而达到对整个系统进行相应的运行控制和监控的目的。必要时,可以通过统计服务中心的数据库中提取出相关的数据来分析,实现第三层检测。
  4.2系统的整体部署
  以甘肃省烟草公司兰州是公司的工业生产控制系统为例进行部署。系统由监测器、统计分析服务中心和管理服务器三大部分组成,如图3所示。
  按照工业控制网络的特性去部署所设计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监测设备、监控中心以及统计服务器。首先,在外网与最外层防火墙之间安装监测器用于监测来自外部网络的入侵。
  在防火墙与管理网之间部署监测器以监视和分析管理网与外网的數据流。分别在过程控制网络和现场控制网络中部署一台或一台以上的监测器监视各网段的流量数据。统计分析中心部署在管理网中,并用交换机将连接各层网络中的各个监测器,最后通过交换机与统计分析中心服务器连接。通过收集各个监测器的流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管理服务器部署在管理网中,主要的作用是监测统计服务器和各个监测器的工作状态,此外,还可以对部署的所有监测器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维护。此外,检测中心能够对系统配置管理,也可以与统计分析中心进行数据交互,获取统计分析结果,便于网络管理人员进行查询和监控。
  五、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工业控制网的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简明的介绍了入侵检测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分析烟草生产工业控制网的安全现状和体系结构,设计了一种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系统主要由监测器、分析统计服务中心和管理服务器三大部分组成,通过三层检测模式,对整个控制网络实现由容易识别到不容易识别威胁的分布式管理。在后续的研究中,将结合最新的智能检测技术,如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实现智能化的检测方式,进一步的提高对工业控制网的安全防护。
  参  考  文  献
  [1]石永杰,于慧超,吕峰,张畅,吴亚萍.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的主动防御技术研究与实践[J].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2020,39(04):13-18.
  [2]李威, 杨忠明. 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综述[J].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6, 34(5):657-662.
  [3] Song Deng,Ai-Hua Zhou,Dong Yue,Bin Hu,Li-Peng Zhu.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based on hybrid 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 and cloud computing in a cyber physical power system[J]. IET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2017,11(11).
  [4]张小奇, 蔡冠群, 苏文明. 数字化校园中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9, 028(001):71-73,93.
其他文献
【摘要】 传统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功能单一、无法与其他系统对接、较多依赖纸质记录等缺陷。近些年,随着移动设备、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以新技术打造新型智慧实验室已经势在必行。油田化学实验室结合行业特殊需求,从业务出发梳理实验、物料、设备等管理流程,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实验数据便捷采集,基于B/S架构、云架构,建立一套油田化学智慧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并部署上云。从软件研发、硬件配备、基础设施
【摘要】 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而尽管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正在慢慢地更新与发展,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整体体系仍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对此,相关专业人员应当着重分析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安全管理技术所覆盖的领域做出相应的探索与改革,创新出切实有效的网络安全维护体系,并以此来提高我国网络领域的安全性。  【关键词】 网络信息安全 管理技术 计算机应用
【摘要】 在通信工程建设中,通信线路为关键部分,其是整个通信网络中的“脉络”,会对通信系统的整体运行水平带来显著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通信工程的整体建设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切实提高通信线路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为重要的突破口。鉴于此,文章着重围绕通信线路施工技术展开分析,提出关键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通信工程 通信线路 施工技术 运用分析  一、通信工程中通
【摘要】 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保证电路之间、模块之间、系统内部的自兼容,另一个是顺利通过电磁兼容试验,随着电磁兼容要求纳入强制认证,大部分硬件设计师已经开始有意识开展电磁兼容设计,GJB151B-2013《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与测量》作为军用机载电子设备电磁兼容要求,约束着机载电子设备电磁兼容设计,本文从GJB151B中筛选出针对机载电子设备常用若干项试验项目和要求进
【摘要】 大运河是大型线性文遗的代表,科技的创新为运河文化的继承与传扬提供新思路,朝着数字化的方向活态传承。对此,本文以扬州运河文化为例,立足于运河资源开发现状,挖掘沿线与街区的生态资源与历史遗产,并在先进科技的支持下创建数字化发展构架。力求通过培养非遗传承人、建设运河文化体验馆、继承当地非遗文化等方式,振兴运河文化经济带,带动运河沿线经济发展。  【关键词】 扬州运河 运河文化 数字化建
【摘要】 在我国大力鼓励通信工程对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通信工程项目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机遇。但是,海外通信工程受到当地条件、工程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工程项目单位受到了多种挑战。如何将国内成熟的经验带出去,同时结合当地的施工方法与管理手段,取得项目的成本与进度合理化控制,成为了目前摆在施工单位面前的课题。本文针对海外通信工程的成本控制与进度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对相应海外工程的合理发展提供参
【摘要】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人工智能+”也充分运用到了各行各业当中去。在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依托大数据时代特征发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优势。本文着眼于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技术中的应用层面,对各项应用技术以及相应的使用展开案例型分析和探讨,以及对未来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人工智能 计算机网络技
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高校大量的在线教学实践.本文以某校《组织行为学》在线课程作为分析对象,对在线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优势和弊端展开探讨,对未来的发
【摘要】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越来越完善,不仅增加了城市的建设,也增加了农村的建设。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技化也逐渐走进了农村建设当中,引领农村建设和发展,促进新农村的形成。在此过程中,农村信息化是当前建设中重要手段,不仅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也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走向世界化,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成为新农村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的主要动力和媒介。由此可见,在新农村的现代化建
【摘要】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鉴于此种背景下,全球迎来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新时代,其为人们日常的生活与工作提供方便,在大数据的影响下,高校教育也随之步入了智慧时期,主要以“物联网和数字技术”作为基础,在建设智慧校园的同时,要想充分发挥出大数据的潜在优势,需进行个性化、智能化、网络化教育平台的搭建,这是高校智慧校园实现建设的主要途径。为此,本文简析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校园网络平台的建设价值性,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