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10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IL)-10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脑血管痉挛(CVS)中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SAH组(B)、SAH+ IL-10组(C)、SAH+锌原卟啉(ZnPP)+ IL-10组(D)、SAH+ ZnPP组(E),经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兔SAH后CVS动物模型,术后C、D、E组分别经腹腔注射给予IL-10、ZnPP,术后第5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的水平,取基底动脉血管检测血管直径并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

结果

SAH后血管痉挛模型造模成功,SAH各组基底动脉直径比A组明显缩小(P< 0. 05),TNF-α与IL-6含量升高(P< 0. 05),其中基底动脉直径在C、D组[(733. 94±17. 28)、(646. 11±9. 79)μm]较B、E组[(595. 64±10. 15)、(532. 81± 17. 09)μm]增加,TNF-α和IL-6含量在C组[(26. 27±1. 64)、(58. 15±1. 38)ng/L]、D组[(43. 45± 1. 77)、(77. 17±1. 09)ng/L]较B组[(53. 56±1. 27)、(115. 93±1. 47)ng/L]、E组[(60. 56±1. 79)、(136. 45±1. 73) ng/L]降低;A组脑基底动脉未检测到HO-1蛋白,C组HO-1含量(0. 446± 0. 019)较B、D、E(0. 314±0. 014、0. 251±0. 018、0. 160±0. 011)组含量增加。

结论

IL-10能够缓解SAH后所致CVS,可能是经HO-1蛋白发挥其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DHA)诱导人骨肉瘤细胞TE85凋亡,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DHA(0、10、20、40μmol/L)作用于人骨肉瘤细胞TE85 24 h后,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同时检测人骨肉瘤细胞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的变化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DHA作
目的观察自体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对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PA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头实验幼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假手术组(Sham组)仅开胸;对照组(Control组)行左胸后外侧切口,降主动脉与主肺动脉分流术;EPCs治疗组(EPCs组)手术操作同对照组,术后2周给予EPCs 2×107个细胞,颈静脉输入。术前与术后30 d,观察3组猪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血管阻力(P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30例正常人及60例胃癌患者血清中YKL-40的表达水平,并比较36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YKL-40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YKL-40水平(250.83± 84.39)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2.06±17.08)μg/L,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血清
期刊
目的观察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全身麻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40例。A组通气参数:潮气量(VT) 8 ml/kg,呼吸频率(RR)12次/分,呼气末正压(PEEP)5 cm H 2O(1 cm H 2 O= 0.098 k Pa)。B组通气参数:VT 8 ml/kg
目的观察CD4+ CD25+调节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在脓毒症大鼠炎性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1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CLP)组,采用改良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单核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HLA-DR)表达率、Treg细胞及Th17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丙戊酸钠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的协同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浓度为100 nmol/L的硼替佐米联合3 mmol/L的丙戊酸钠干预SW1990细胞株,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锭(PI)双染法检测细胞早期凋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凋亡因子生存素(Survivin)、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TBI)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颅脑损伤患者30例,并分为轻重两组,分别留取24、72、120 h内脑脊液及静脉血,1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MMPs和TIMPs水平。结果本实验检测到MMP-9在颅脑损伤患者组脑脊液中24 h内达到高峰[(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