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新世纪教育形式的转变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网络学习的形成,新形势下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势在必行,文章通过浅显的分析,提出教育形式由传统的教授法向学生自主学习转变,使教育方法和形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学习 教育形式 网络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九年义务教育变为高中阶段教育免收学费,我国教育由此发生了历史性的跨越。借“双高普九”、“普实”和教育创强以及其它形式多样的推动教育发展之东风更是为我国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正值世界金融危机之时,国家更是把加强教育发展当做头等大事来抓,为此全国上下教育设施建设一浪高过一浪,农村教育发展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开创了古今未有的辉煌,面对如此大好形势,我们试想中国的教育发展之瓶颈究竟在哪儿?国家耗费如此之大的人力物力,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发展和西方教育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我们如何创立新形势下的国民教育体制?究其原因在于自戊戌变法设立“新式学堂”取代传统私塾,引入西式教育思想,学习西式班级授课教学方式距今已有100多年,试问“新式学堂”在今天能否还再“新式”?100年前的教育形式能否适应当今各方面的飞速发展要求?虽有东南沿海等发达城市推行试点改革,但目前来看对整个中国教育形式的转变甚微,可见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教育式形的变革已迫在眉睫,100多年前我们能用“新式学堂”取代科举制度下的教育方式,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就为什么没有勇气去冲破已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式呢?在此谈谈自己在此方面一些粗浅看法。
  一、 教育形式的转变时机已经成熟。
  首先,网络技术发展遍及世界各地,异地、异时空教学成为可能。网络学习已成为今天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我们已从“读书”时代变为“读网”时代,人们的学习思维业已由“记忆”转为“搜索”。普通农民虽不知网络,但已经明白电脑的巨大功能。全社会都在学习的革命中不断尝试新的学习形式。网络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固有的教育形式改革首当其冲。如今教育教给学生的不单单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以方法,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生不必不如师的现象司通见惯。网络给了人新的学习条件。
  其次,当今终身学习观念深入人心。当人们在接受完学校教育,步入社会之时,好多人已发现学校书本知识已经陈旧,在工作中必须不断汲取新的更为广泛实用的知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再学习,接受再教育已成为人生价值提升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一日不学如距千里不再是想象。每个人都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接受学习的压力。活到老,学到老已成为一种人生能力。
  第三,网络发展为学习形式的转变搭建新的平台,学习工作两不误成为现实。通过网络资源建设,开设网络学习课程,网络化学习现已无处不在,网络学习平台实现学习资源整合共享化和最优化。网络学习不但节省了学习成本,而且使学习者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网络学习的即时性为在职人员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而不影响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只要有空闲时间学习可以做到随时随地。也使广大在校学生不再只受教科书的影响,而通过对各方面知识的分析与判断形成自我意识。
  二、 教育形式转变已势在必行。
  首先。从今年几百万应届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许多大学生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落聘中看出,100多年来固有的教育形式必须转变。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何能使我们的学生摆脱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遇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都知道我们传统的教育只教给学习知识,缺少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也总不见成效。为此我更推崇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即“学习+实践+学习”的新模式。不但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更能使学生知道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知识不再是简单、空洞、冰冷的文字。这也是为什么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更具有竞争力的原因。
  其次,近几国家为农村中小学配备了大量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而这些设施设备在广大农村,尤其在中西部地区出现闲置,私用等现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农村教育形式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方式,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没有改变。许多教师,尤其是教育管理者对教育形式转变思想上准备不足,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认识不足。试想当我们的教育方式由传统授课形式转为自主探究式学习,那们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将不可能只是放在那里供领导检查和各类参观的摆设。因此教育形式的转变能使现有设施设备在教育发展中发挥它更应有的作用。
  第三,只有教育形式的转变才能使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实,最终实现全民的素质提升。利用网络,利用高科技,不断实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以全面提升应用形和实用形教育为目的,使我们的教育更脚踏实地,更符合生产力发展需要,才能使全民族在面对新世纪的发展挑战时而更加稳健。
  
其他文献
在职校生中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职校生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来增强其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新的课题,部分职校生对其重
期刊
收寄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下蒙古营大街2号张家口市教育局  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提高教学效果。这是许多政治老师想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思想政治,用思想政治的有关内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思想政治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应用意识。因此要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教师应认真钻研
期刊
期刊
内容摘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参与;利用多媒体等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采用暗箱引导,直奔中心等多种方法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优化教学过程 激励主动 参与  问题的提出:  《课程标准》对小学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期刊
内容摘要:小组合作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明显的区别,它使每位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发挥,实现有效学习,但在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还存在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传统教学中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已不在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政治教学活动的要求,它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发扬,个性得到张扬,实现有效学习。但在教学中小组
期刊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环境的日益恶化,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环境教育已成了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领域。身为教育工作者,应利用自己的学科特点,努力推进环境教育。  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只有在环境感受中获得亲身体验,才能保证环境意识和素质培养的落实。课
期刊
期刊
多少年来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设计却往往被忽略,其实数学教学的改革离不开作业设计的优化改革。在大多数同学的心目中,数学作业就是做题,教材上的、试卷上的、参考资料上的等等,这说明传统的数学教学已将同学们对作业的概念引入了一个死胡同,其根本原因则是由于对学生的评价是由考试分数来唯一确定的。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建议作了
期刊
辽宁省朝阳县古山子乡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  一、树立自信心,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二、通过情感投入,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健康发展;  三、加强意志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过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病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期刊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写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低年级尽兴说话写话训练并达到一定的要求,中高年级则要进行正规的写作训练,要求相当高,我们的生活缤纷多彩,我们的世界其乐无穷,需要我们用文章去描绘。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学写作可以从低年级学生训练起。  一、发掘课文资源充分给予学生说话写话的机会  课堂上可以设计提问,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多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还可以比一比谁说得最精彩。同时,教师要多给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