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性论视角下教师教学风格的价值取向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fw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孟子性善论,从人性与社会价值层面出发,从性善、趋善、导善、传承善等方面探讨教师教学风格的价值源泉、本真追求、本质体现、理论前提和出发点,促进教师优良教学风格的形成,进一步立德树人、立艺强人,促进教书育人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人性论;教学风格;价值取向
  人的发展问题首先是人的本性取向问题。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对人的本性的理解和诠释。教师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职业人,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是核心主题。这也是教师不同于其他社会职业人的特性。我们认为,教学风格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贯坚持和追求的,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的独特结合与常态化的表现。
  一、“善”是教师优良教学风格的价值源泉
  “天命之谓性”。人性乃由天生。在人性论上,关于人性本善的性善论,首先肯定了人的本性,即人的社会道德性,同时肯定了善是人的基本价值追求。它赞颂了人性的美好,在人性论思想体系中独树一帜,成为关于人性思考的基本线索和道德理想主义的基石。孟子作为先秦时期性善论的重要代表,认为人的先天本性就是善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仁义礼智是中华传统的优良道德,它们都是善的内容,不是外力强加的,而是内化于人心的。善是从“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中体现出来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有善的道德。“善”也许不是一种现实性的客观存在,但却是一种价值追求上的目标取向。这正是教师优良教学风格的内在要旨和价值取向,是教书育人的内在追求。
  二、趋善是教学风格形成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
  孟子的人性论嫁接在孔子的人性学说基础之上。这种思想作为儒家不言而喻的理论前提,使人性论与师道观互相关联。
  孟子从人的道德情感出发,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之向善,好比水总是从高往低流一样。“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认为,人性具有一种自然的趋向,就是趋向“善”。孟子正是以这种趋善性定义人性的本质。这种“趋善论”也正是教师教书育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良好教学风格形成的认识论基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教书育人职业的内在要求就是将人的善性发展到极致。
  三、求善是教师教学风格的本真追求
  人的本质即人性之基础。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孟子认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善”就是仁义礼智。人性本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当我们对人性进行描述时,只显现把人与世上已知的其他事物区分开来的要素,抑或称人的本质。孟子在强调人与禽兽的区别时,看到了人可以不像动物那样受食色之类自然必然性的约束。这种摆脱兽性或自然必然性的能力,正是人之为人之所在,更是师之为师之本。“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人性不断地得到升华,最后达到所谓“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的境界。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师者好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也正是“以德主治”的精义。同时,人人又都具有理性,强调人類理性的求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学风格中所体现出的良好的师德师风,就是对孟子人性论前提所做的综述和诠释。
  四、导善、传承善是良好教学风格的本质体现
  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立艺强人。为师者莫不仁,师义莫不义,师正莫不正。孟子的人性本善不仅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还揭示了人的道德属性,为进一步探讨人的社会属性积累了宝贵的思想经验。这种对人性的看法也许决定了人的行为和观念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上的某些不良风气或许影响着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或许在他们的思想认知中,每个人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侵犯他人。他们主张追求自由,但同时在他们对自由的认知中却片面地认为自由人就是“在其力量和智慧所能办到的事物中,可以不受阻碍地做他所愿意做的事情的人”。 诚然,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某些“不善”的情形。怎样实现人性向善,如何导善、传承善?这些正是师道传承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对此,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指出从社会关系理解人的自然属性,具体、历史地理解人的道德活动。马克思强调,可以通过改变社会结构和社会实践改变人的本性。
  同时,人们的思维认知尽管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影响人性向善的取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师者应突出人之为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努力用教育等社会力量引导人们积极向善,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和引领相关社会主体成员,通过后天的道德实践,存养善性,扩充善端。将这一点以客观、实践的方式表达出来,本身就是求善、向善,就是导善、传承善,就是优良教育教学风格的综合演绎与诠释。
  性善、趋善、导善、传承善乃师者师德师风之求。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风格有其自身不同的价值表征,但其价值本质均能统一于“善”这种本质,这也进一步肯定和突出了教师的精神性,给教书育人事业带来了多姿多彩的创造性和不同程度的文明和进步。深刻体认和把握教师教学风格价值取向这一本质,向善而行,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本身也是包含教育事业在内的一切社会事业发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吕冬玲.我追求的教学风格[J].吉林教育,2014(7):88-89.
  [2]向世陵.中国哲学智慧(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6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高职院校教师教学风格养成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6jyxm0745);2015年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技能型大学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编号:zlgc2015042)。
  作者简介:王素珍(1978— ),女,山东茌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张军(1976— ),安徽安庆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与职业技术教育。
其他文献
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普通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所不同。中职院校因其入学升学制度相对宽松,学生在自我管理和学习态度等方面与普通高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对中职
第六讲汇能测试仪在电子产品生产检测中的应用
利用聊城市2004~2006年春季人工增雨作业的雷达回波资料和实况资料,运用统计和对比的方法,对13次高炮和火箭人工增雨的作业云系、作业时机、作业部位以及催化剂量的选择进行综合
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高原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坚定执着、始终不渝的革命信念,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市场经济为特征
介绍了我国及青海省滴灌技术的应用现状,结合青海省农业的发展优势,探讨了青海省滴灌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加强的技术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对风险投资的作用机理分析和对建立青海省风险投资的动力因素分析,指出风险投资将成为青海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乃至青海省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利用直流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以较高的沉积速率(>100μm/h)生成了金刚石。所用原料气体为酒精或石油液化气、氢气以及氩气,沉积基片为钼片。整个沉积过程在300Torr左右压力下进行。利用x射
对连铸中间包液压系统常发故障进行分析,给出系统无压力、油缸无动作、油缸下滑、油缸速度慢、油缸升降不同步等故障的处理方法。
韧性剪切带的摇感像特征反出其覆盖和基底构造的不同,指示深断裂砂 的表面,通过显微组构的分析,笔者发现了糜棱岩的普遍存在,并初步确定了该带生性质及其控矿区域。
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以下简称省石化院)具有化工、石化、医药全行业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甲级资质;具有一、二、三类压力容器设计资质,GB、GC类压力管道设计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