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诱导治疗不同危险度分层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分析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dan2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剂量(LD)-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除外M3)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52例接受LD-HA方案诱导治疗的AML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危险度分级,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随访长期生存,以同期49例伊达比星+阿糖胞苷(IA)方案治疗患者为对照。

结果

1个疗程后,LD-HA组总有效(OR)率为71.2%(37/52)[完全缓解(CR)率50.0%(26/52),部分缓解(PR)率21.2%(11/52)],IA组OR率为53.1%(26/49)[CR率44.9% (22/49),PR率8.2%(4/49)],两组O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68)。按危险度分层,LD-HA组高危组的OR率高于IA组[100%(11/11)比66.7%(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A组和IA组的低危组和中危组O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HA组心脏毒性及骨髓抑制均较IA组轻,不适合标准方案的AML患者亦对其耐受良好。

结论

LD-HA方案诱导治疗AML时,高危组OR率高,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与标准方案相比,LD-HA对于高危AML患者可能更有效。

其他文献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慢性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化学免疫、bcl-2抑制剂、BCR信号通路抑制剂、PD-1抑制剂和嵌合抗原受体的T细胞(CAR-T)等新型药物及治疗方法不断涌现,CLL的治疗效果和缓解程度不断提高。文章就2015年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CLL的治疗进展进行报道。
摘要: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在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学习气氛是靠我们教师来培养的,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态度、双方情感的协调、建立愉快的信任关系,是以我们教师自身积极情感的建立为基础的,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互动;
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MM)的新药治疗发展迅速,但患者在目前已有的治疗条件下,疾病仍然在缓解与复发中反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M患者在最终治疗后接受长期维持治疗有助于抑制残留病灶,延长缓解期,并延迟复发。对于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的MM患者,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可以提高无进展生存(PFS)率,但并不延长总生存(OS)时间。对于不适合接受ASCT的MM患者,一项大型Ⅲ期临床研究对持续来那度胺加
介绍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有关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新标准的解读。新版本将在2016年中期颁布,以临床咨询委员会的建议为基础,对2008年第4版WHO分型标准的修订包括:废止MDS中的"难治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命名,MDS基因突变的预后意义,以SF3B1基因突变为依据对MDS伴铁粒幼细胞增多症进行进一步细化,修改MDS伴孤立del(5q)的诊断标准,重新
介绍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有关初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体细胞突变与治疗反应的研究进展。目前对于初发高危MDS的最佳治疗方式和治疗时间仍未达成共识。目前的临床预后积分系统并没有包括组蛋白/核染色质修饰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和DNA甲基化,这两者可能预测去甲基化药物(HMA)治疗的效果。通过HMA治疗,可能改变与预后有关的基因表达,而具有多样化等位基因的TET2突变患者对HMA治疗的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路径对脑外伤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113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8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干预路径,比较其临床效果以及日常生
免疫检查点阻滞剂抗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PD-1配体(PD-L1)抗体类药物的研发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实抗PD-1/PD-L1抗体在各类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已证实该类药物在实体瘤中具有显著疗效,其在淋巴瘤治疗中的独特机制也逐渐被发现,文章就PD-1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预后分层和重现性流式细胞术评分系统(FCM-score)相关性。方法采用FCM-score四参数[髓系前体细胞和有核细胞的比值(参数1)、B系前体细胞和CD34+细胞的比值(参数2)、淋巴细胞和髓系前体细胞CD45平均荧光强度的比值(参数3)、粒细胞和淋巴细胞SSC峰值的比值(参数4)]对54例MDS患者进行评分,用修订版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R)对M
目的评价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与回输细胞数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进行Haplo-HSCT的6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移植前后各因素与移植后Ⅲ~Ⅳ度aGVHD发生率的关系。结果68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HLA配型为5/10至9/10相合,其中父亲供者19例,母亲供者24例,兄弟姐妹供者16例
目的:研究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及P300检测技术诊断偏头痛的临床表现。方法:100例偏头痛患者设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脑电图、经颅多普勒以及P300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