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掘技术改造探讨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l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矿的采掘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因此,为了保证煤炭的正常供需,要对煤矿采掘技术进行必要的改造。文章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煤矿采掘技术的现状,然后对采掘技术提出了改造建议。
  关键词:煤矿;采掘技术;技术改造;矿井生产;巷道布置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82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7-003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7.018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经济的建设也离不开能源,在我国能源供应方面煤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各行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煤矿采掘技术发展的现状,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新形式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对煤矿采掘技术进行改造是煤矿采掘技术发展的必然。
  1 我国煤炭采掘技术现状
  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是也存在劣势,目前我国的煤矿采掘技术水平不能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较,至今还比较落后,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国到目前为止还需要从国外,比如美国、德国等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进口一些大型的煤炭挖掘技术,进口这些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也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但是我国在设备的维护维修及技术方面比较缺乏,也没有特别便利的条件。第二,时代发展迅速,我国现有的煤炭企业所拥有的设备落后,技术也不发达,而且我国在对煤炭资源利用方面的设备根本满足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会有许多仿制产品出现,使市场上的仿冒产品过量堆积,不仅满足不了生产发展的需求,还会造成严重的浪费现象。第三,我国缺乏集中化的生产方式,而且这种生产方式很难形成,因为我国的采煤生产能力根本不能和国外的先进发达国家相比,一些企业虽然有这种生产方式,但是用自己拥有的设备根本开采不了煤矿,先进的设备几乎都在国外的发达国家,这一不良因素足以制约此生产方式的顺利进行。
  2 煤矿采掘技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煤矿的开采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而且采煤的技术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选择的时候需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考虑问题要全面,在开采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开采之前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有时候在开采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特征,比如地表的移动以及伴随产生的地表变形,尤其是在选择开采地下煤矿的方式时,一定要对地表是否会发生移动和地表会不会发生变形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特别是对一些较浅的煤层进行开采的时候,这些方面更要考虑进去。第二个原则就是要仔细计算资源的回收率。煤矿开采一定有许多限制获益的因素,因此在开采之前一定要尽量降低影响顺利开采的不利条件带来的影响。仔细计算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点对企业来说特别重要。在保证开采安全性的前提下,要仔细计算开采中需要投入的资金和设备,在开采之后遗留下来的矿产也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所以这点也要计算在内,如果收支不平衡,前者小于后者,那么这个煤矿的开采就没有必要再进行了。如果遵循了以上这两个原则,煤矿企业在进行生产过程中,不但会保证施工的安全,而且还可以在原先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收益。
  3 煤矿采掘技术的改造对策
  3.1 提高矿井生产的机械化
  如果采煤工作的产量和进度不断提高了,说明矿井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也有所提高,这些标志着矿井生产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因此,要想提高矿井的生产能力,务必要发展采掘技术。在对技术方面进行改造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提高其机械化水平,从炮采到采煤机与单体摩擦支柱组成的机采、采煤机与单体液压支柱组成的机采、综合机械化采煤等方面是采煤工作面的机械化水平提高的依据。为了使采煤的单产水平有明显提高,在进行技术改造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向高大上的方向看齐。
  3.2 改进巷道布置
  3.2.1 加大工作面和采区尺寸。我们进行的一些实践表明,在进行机械化采煤、提高工作产量的时候一定要延长工作面的长度,尽量减少对工作面的搬运次数。因此,有的采煤区域就采取了这些方法,还减少了划分区段的数量,采用两排式的工作面,原来一些尺寸特别小的区域合并起来,形成一个较大的区域,还可以采用不划分区域的方法直接进行条带式开采。
  3.2.2 沿空留巷与沿空掘巷技术。沿空留巷和沿空掘巷这两项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也是当前我们必须采用的技术。如果运用了这项技术,井下区域内保护煤炭的煤柱不仅可以基本上不用,还可以使地下道路有效地躲开煤矿所属的矿山,不但使煤矿企业井下的开采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
  3.3 扩大矿井生产规模
  矿井要想进行技术方面的改造、提高,需要依据改扩建这种类型来进行实施,改扩建就是要扩大矿井的生产规模,也会使矿井在生产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实施改扩建对生产矿井来说具有很多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如果本地的煤资源特别丰富,并且条件也特别适合煤层的开采,那么在拥有这些有利资源的情况下进行改扩建,会提高当地煤矿为人们服务的年数。但是如果本地的煤资源不是特别充足,那么务必在短时间内解决煤炭供应的矿井,以备不时之需。第二,在改扩建之后,之前预设好的能達到的生产能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并且还有之前看似没发展潜力的环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个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增加的设备很少,投入的资金也很少,但是却收获了较大的效益。第三,在矿井的开采技术改造完成之后,预期的较大的生产规模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完成,益处特别多,既使开采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又使投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第四,改扩建时不会影响矿井的正常工作,一些有条件的矿井在经过技术改造之后,在不增加有关大型设备以及具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基础上有效地扩大了生产能力,完全可以用本矿井之前所拥有的设备来完成开采工作,这样不但为企业节省了很多资金,还能在最短的时间创造最大的利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煤矿中的矿井采掘技术的提高主要还是为了使煤矿企业的发展水平赶上国家先进水平。笔者针对煤矿中的采掘工作技术改造做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煤矿开采只有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矿井在采掘工作上的产量和进度,才能真正实现矿井采掘技术的全面改造,提升采矿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海芳,安宝剑,彭龙超,王海,张旭光.煤矿主井井架偏斜原因分析及纠偏方案设计[J].煤炭科学技术,2013,(2).
  [2] 王献辉.井工煤矿采掘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
  [3] 郭本广.全国统配煤矿采掘关系紧张矿井浅析[J].中国能源,1990,(5).
  [4] 沈亚洲.浅谈如何加强煤矿采掘设备管理提高生产效率[J].科技创业家,2013,(8).
  [5] 肖玉宏,邓新东.基于WebGIS的煤矿采掘衔接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硅谷,2012,(17).
  [6] 李仲学,廖荣淮.地下煤矿采掘计划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5,(5).
  作者简介:姚俊忙(1971-),男,山东邹城人,山东鲁泰煤业有限公司太平煤矿采煤工区区长,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煤矿开采。
  (责任编辑:周 琼)
其他文献
目的对患有钙乳症的基层官兵进行健康指导,为提高军队战斗力服务。方法利用超声诊断仪,对来我院疗养的基层官兵进行超声查体。结果新发现的肾钙乳症患者36例。结论对这部分患
左前分支阻滞(LAH)是较常见的心电图异常,本文收集经心电图确诊,临床资料完整的52例进行分析,通过各类型LAH与临床的对比和联系,探讨LAH的诊断标准及各类型LAH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搞好岗前培训不仅搭建了新聘护士实现从学习岗位到工作岗位角色转换的桥梁和中继站,也增强了新聘护士对新单位的归属感,特别是岗前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医德医风教育和医院文化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经济条件的改善我们对于居住条件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问题,同时对于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的
摘要:互联网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信息社会的一种标志,互联网与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多方面都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但也必须正视互联网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所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它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影响正常通信和信息交流;另一方面,也败坏了互联网的名声,使一些人对互联网丧失信心。互联网安全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高
作为建筑工程来说,消防工程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提高建筑消防能力是防范火灾危害的重要手段,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在设计住宅建筑消防时,要结合建筑物实际
本文分析了疗养院人才队伍现状,强调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从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人才5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尘肺患者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254例尘肺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125例患者在病情控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不同Eu^2+离子含量的BaMgAl10O17:Eu^2+(BAM)荧光粉,研究了Eu ^2+离子含量对BAM荧光粉热劣化的影响,及BAM荧光粉分别在空气中及Ar气中经不同温度及热处理工艺处
水利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水利建设时应基于生态系统整体角度进行设计,以传统水利工程为基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