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000 µg/L,PIVKA-Ⅱ 5 299 mAU/ml,HBsAg阳性。MRI提示肝脏左叶可见巨大团块异常信号影,边界清楚,突向肝胃间隙,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强化特征。治疗方法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术" />

手术切除联合靶向免疫治疗肝癌破裂切除术后腹腔种植瘤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d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24岁,因"上腹胀痛不适10 d,加重1 d"入院。

症状体征

患者上腹部剑突下可扪及约拳头大小肿物,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楚,表面欠光滑,无活动度。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AFP>10 000 µg/L,PIVKA-Ⅱ 5 299 mAU/ml,HBsAg阳性。MRI提示肝脏左叶可见巨大团块异常信号影,边界清楚,突向肝胃间隙,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强化特征。

治疗方法

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术中证实肝脏肿瘤部分破裂出血,术后病理为肝细胞肝癌(中分化,无微血管侵犯)。随访至术后17个月结节明显增大增多伴胃部压迫症状后再次手术证实腹腔内结节未中分化性肝癌,结合病史可考虑破裂的肝癌细胞在腹腔内种植生长。

临床转归

患者第2次术后持续15个月,AFP及影像学检查正常。

适合阅读人群

普通外科;肝胆外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290靶向Beclin 1对食管癌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12月到2019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miR-1290表达;采用慢病毒感染Eca-109食管癌细胞,建立miR-1290敲降细胞系和对照细胞系,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
目的探讨肝窦内皮细胞(LSECs)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对肝细胞(HC)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细胞并分组为HC组,HC+LSECs组,HC+ 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组,HC+LSECs+L-NAME组,HC+LSECs+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组,HC+LSECs+HGF+L-NAME组。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方法检测HC增殖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 AAMDC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过表达circRNA AAMDC后,膜联蛋白染色分析A549细胞的凋亡水平。通过CSCD在线分析circRNA AAMDC的潜在靶标miRNA。过表达circRNA AAMDC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潜在靶标miRNA的水平。敲低潜在靶标miRNA,膜联蛋白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体重280~30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曲美他嗪预处理组。除假手术组外均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120 min时处死大鼠并取下心脏,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测定心肌组织中自杀相关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50与胆囊癌肿瘤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手术切除的30例胆囊癌肿瘤组织中miR-150的表达,以3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为对照;qPCR法同时检测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
目的探讨过表达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杜尔伯科改良伊格尔(DMEM)培养基培养U373细胞,分为对照组和LRIG1组,对照组采用对照慢病毒感染,LRIG1组采用过表达LRIG1慢病毒感染,48 h后筛选阳性细胞。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分析两组细胞增殖;采用流式
肝细胞癌是重要的全球疾病负担之一,易发生转移和复发,患者病死率高,预后极差。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技术的发展,免疫治疗在改善肝细胞癌患者预后中的表现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肝细胞癌免疫治疗的发展,阐述免疫治疗检查点抑制剂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性,同时总结性地提出免疫治疗进一步应用的可能发展方向。
目的分析血清神经突起因子(Neuri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关系及预后预测。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开封市人民医院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100例,比较不同神经功能分级,预后良好、预后不良血清Neuritin、NSE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两者预测预后不良效
目的观察低氧微环境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与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三维培养形成心肌补片的影响。方法提取mMSCs,将5代mMSCs与P(3HB-co-4HB)三维培养制作成细胞补片,随机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补片存活、黏附、生长。加入诱导剂5氮杂胞苷,免疫荧光检测两组心肌肌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8岁,主因右肩背部疼痛1个月入院,患者右肩背部疼痛,为隐痛,可耐受,变换体位时明显。症状体征体格检查:腹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全腹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诊断方法AFP 501.6 ng/ml。CT上腹部平扫考虑为肝Ⅷ段肝细胞肝癌。治疗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肝Ⅷ段切除术。术后2年4个月发生肝、肺转移,联合胸外科行二次手术。临床转归患者第2次术后随访2个月一般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