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确保足球比赛的顺利进行,赛事组织者们总是要制定出一套规则和制度来应对,这其中就包括了很多针对球迷的禁令,比如禁止球迷携带危险物品进场,禁止球迷在球场内乱扔杂物、遭遇公共卫生事件时禁止球迷入场观战等等。其实,除了上述众所周知的球迷禁令外,仍然有一些“非主流”禁令曾经大行其道,一时引来无数争议。对于这些“非主流”禁令,你究竟知道多少呢?
禁令对象:芹菜、钢盔帽
保护对象:尊严

切尔西队有一条古怪的规定:禁止球迷携带芹菜入场。说起这条禁令的诞生,有一段颇深的渊源。早在十多年前,“蓝军”球迷便有一边看球,一边高唱以芹菜为主题的情色歌曲的传统,并且在球场乱扔芹菜。2007年3月27日,切尔西俱乐部宣布,他们已经禁止两名本队球迷进入斯坦福桥球场看球,原因是这两位老兄在此前切尔西队客场挑战托特纳姆队的足总杯1/4决赛中向白鹿巷球场内扔芹菜被警方逮捕。为防止相关事件再次发生,切尔西俱乐部于是颁布了禁令。虽然芹菜并不像小刀、手机或打火机那样会对球员和裁判的人身造成伤害,但却是极不尊重对手的行为,这与公平竞赛的体育精神背道而驰。
橙色大奶酪帽子、橙色T恤、橙色大裤衩,再加上一双橙色拖鞋,这是荷兰球迷在全世界公认的形象。不过,在2006年世界杯举办前,一些荷兰球迷希望能够以新面貌示人——改戴钢盔形帽子。这样一个“创意”却惹恼了德国人,他们觉得这帽子除了颜色外,其他地方很像“二战”时期的德国军帽,怎么看都是“山寨版”纳粹帽。众所周知,希特勒的纳粹统治给世界带来了难以愈合的伤口,这也是日耳曼人心中最为羞耻的事情。出于这方面考虑,荷兰政府本着尊重东道主的原则,禁止商店贩卖钢盔帽给球迷,这才避免了本国球队和球迷成为德国人眼中“最不受欢迎的人”。
禁止对象:香烟、啤酒、跳河
保护对象:人身安全
香烟与啤酒,天生就是和男人尤其是男球迷如影随形的,不过,官方组织却对这两大男人至爱非常头疼。2002年世界杯前夕,国际足联发起了一项戒烟运动,禁止球迷在观看世界杯的时候携带香烟进场,并号召球迷远离烟草。之所以国际足联要发起戒烟运动,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烟民在球场里吸烟不但会损害自己,同时还会强迫相邻球迷吸入“二手烟”,而烟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遮挡其他人的视线。当时,为响应国际足联的倡议,一些参赛球员还在世界杯期间以拍摄公益广告的形式号召球迷戒烟。时至今日,也已有越来越多的球场加入无烟标准行列。在饮酒方面,一些地方也有相关规定。本赛季的欧洲冠军联赛决赛在罗马奥林匹克体育场进行,为了确保比赛前后不发生球迷骚乱,罗马市政府颁布了禁酒令,即从5月26日至5月28日,全城禁止出售任何含酒精的饮料和酒水。不过,这项禁令在狂热的球迷和商家面前,实施的效果并不太好。
生命如此珍贵,但有些球迷却因为疯狂举动而酿成惨剧。日本球迷的狂热世人皆知,每当日本队,特别是足球队在重大比赛中获胜,该国球迷最热衷的事情就是跳进河里欢庆胜利。在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上,日本有数以千计的球迷在球队打进16强后跳进大阪的运河来表达喜悦之情,结果其中不少人受伤。因此,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举办前夕,日本队驻地波恩市的市政府出于安全考虑,明令禁止日本球迷在大赛期间跳河游泳。波恩市市长迪克曼告诫日本球迷说:“千万不要跳进莱茵河,这里水流湍急、水位很深,人跳进去之后随时有被淹死的可能。如果日本球迷要游泳的话,我们波恩市有足够多的游泳池可供使用。”所幸,日本队在这届世界杯上小组赛便遭淘汰,甚至连一场胜利也没有,日本球迷早已没有跳河的心情了。
禁止对象:非法庆祝、球衣签名
保护对象:公共利益
2002年世界杯期间,德国警方向球迷散发印有以“公平庆祝”为标题的传单,上面还印有一张红牌和一张黄牌,也就是说球迷们的庆祝活动都必须按照传单中的法规来进行,否则就会被警察开出罚单(黄牌)、拘留(红牌),甚至还有被逮捕的可能。但当德国队在半决赛击败韩国队后,球迷们的情绪再也无法控制,一些人在柏林的菩提树大街上鸣响喇叭并组成了一支游行的车队。而在慕尼黑的市中心,交通干道上全是球迷,他们又唱又跳,公共道路完全瘫痪。其实,这种局面正是德国警方自己造成的,他们的规章出发点是为了避免球迷因庆祝活动而影响其他人的正常生活,但过于严厉的规定事实上剥夺了球迷庆祝的自由,反而使公共利益遭到更多侵害,真是得不偿失。

2004年4月5日,曼联俱乐部公布了一个决定,禁止球员今后为球迷在球衣、足球和各种纪念品上签名,而且还把这项规定贴在了卡灵顿训练基地的外墙上公示。对于球员来说,为球迷签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由于网络上有不少球员的签名纪念品被高价出售,所以曼联官方怀疑有些商家为了得到签名,付钱给一些小球迷,让他们在球队的训练场外向球星索取签名,然后通过互联网以赚取高额利润。为了打击这些“倒爷”,曼联管理层下令禁止球员在体育用品上签名,但照片和卡片不在限制行列。看来,如何为俱乐部的商业化运作创建一个公平与合理的环境,还真是一个难题。
禁止对象:妇女
保护对象:宗教信仰
伊朗与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对女性的着装和行为有很严格的规定,除此之外,他们甚至还禁止女球迷进入球场。该国的女球迷只能在场外给球队加油,因为法律禁止女性进入体育场看球。伊朗人认为,球场有太多的侮辱性话语,非常不适合女性参与。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的妇女一直被禁止到现场观战,这已经是老话题了,也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新世界与古老的伊斯兰观念冲突的一个方面。虽然女人们已经几乎可以出现在任何工作岗位上,德黑兰大街上妇女们的服饰也越来越多样化,但在足球场边,仍存在着一条深深的鸿沟。2006年4月,酷爱足球的伊朗总统内贾德曾下令在场边设立单独区域供女球迷们观赛,但不到一个月便被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推翻。看来,“妇女进场”之路任重而道远。
禁令对象:芹菜、钢盔帽
保护对象:尊严

切尔西队有一条古怪的规定:禁止球迷携带芹菜入场。说起这条禁令的诞生,有一段颇深的渊源。早在十多年前,“蓝军”球迷便有一边看球,一边高唱以芹菜为主题的情色歌曲的传统,并且在球场乱扔芹菜。2007年3月27日,切尔西俱乐部宣布,他们已经禁止两名本队球迷进入斯坦福桥球场看球,原因是这两位老兄在此前切尔西队客场挑战托特纳姆队的足总杯1/4决赛中向白鹿巷球场内扔芹菜被警方逮捕。为防止相关事件再次发生,切尔西俱乐部于是颁布了禁令。虽然芹菜并不像小刀、手机或打火机那样会对球员和裁判的人身造成伤害,但却是极不尊重对手的行为,这与公平竞赛的体育精神背道而驰。
橙色大奶酪帽子、橙色T恤、橙色大裤衩,再加上一双橙色拖鞋,这是荷兰球迷在全世界公认的形象。不过,在2006年世界杯举办前,一些荷兰球迷希望能够以新面貌示人——改戴钢盔形帽子。这样一个“创意”却惹恼了德国人,他们觉得这帽子除了颜色外,其他地方很像“二战”时期的德国军帽,怎么看都是“山寨版”纳粹帽。众所周知,希特勒的纳粹统治给世界带来了难以愈合的伤口,这也是日耳曼人心中最为羞耻的事情。出于这方面考虑,荷兰政府本着尊重东道主的原则,禁止商店贩卖钢盔帽给球迷,这才避免了本国球队和球迷成为德国人眼中“最不受欢迎的人”。
禁止对象:香烟、啤酒、跳河
保护对象:人身安全
香烟与啤酒,天生就是和男人尤其是男球迷如影随形的,不过,官方组织却对这两大男人至爱非常头疼。2002年世界杯前夕,国际足联发起了一项戒烟运动,禁止球迷在观看世界杯的时候携带香烟进场,并号召球迷远离烟草。之所以国际足联要发起戒烟运动,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烟民在球场里吸烟不但会损害自己,同时还会强迫相邻球迷吸入“二手烟”,而烟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遮挡其他人的视线。当时,为响应国际足联的倡议,一些参赛球员还在世界杯期间以拍摄公益广告的形式号召球迷戒烟。时至今日,也已有越来越多的球场加入无烟标准行列。在饮酒方面,一些地方也有相关规定。本赛季的欧洲冠军联赛决赛在罗马奥林匹克体育场进行,为了确保比赛前后不发生球迷骚乱,罗马市政府颁布了禁酒令,即从5月26日至5月28日,全城禁止出售任何含酒精的饮料和酒水。不过,这项禁令在狂热的球迷和商家面前,实施的效果并不太好。
生命如此珍贵,但有些球迷却因为疯狂举动而酿成惨剧。日本球迷的狂热世人皆知,每当日本队,特别是足球队在重大比赛中获胜,该国球迷最热衷的事情就是跳进河里欢庆胜利。在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上,日本有数以千计的球迷在球队打进16强后跳进大阪的运河来表达喜悦之情,结果其中不少人受伤。因此,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举办前夕,日本队驻地波恩市的市政府出于安全考虑,明令禁止日本球迷在大赛期间跳河游泳。波恩市市长迪克曼告诫日本球迷说:“千万不要跳进莱茵河,这里水流湍急、水位很深,人跳进去之后随时有被淹死的可能。如果日本球迷要游泳的话,我们波恩市有足够多的游泳池可供使用。”所幸,日本队在这届世界杯上小组赛便遭淘汰,甚至连一场胜利也没有,日本球迷早已没有跳河的心情了。
禁止对象:非法庆祝、球衣签名
保护对象:公共利益
2002年世界杯期间,德国警方向球迷散发印有以“公平庆祝”为标题的传单,上面还印有一张红牌和一张黄牌,也就是说球迷们的庆祝活动都必须按照传单中的法规来进行,否则就会被警察开出罚单(黄牌)、拘留(红牌),甚至还有被逮捕的可能。但当德国队在半决赛击败韩国队后,球迷们的情绪再也无法控制,一些人在柏林的菩提树大街上鸣响喇叭并组成了一支游行的车队。而在慕尼黑的市中心,交通干道上全是球迷,他们又唱又跳,公共道路完全瘫痪。其实,这种局面正是德国警方自己造成的,他们的规章出发点是为了避免球迷因庆祝活动而影响其他人的正常生活,但过于严厉的规定事实上剥夺了球迷庆祝的自由,反而使公共利益遭到更多侵害,真是得不偿失。

2004年4月5日,曼联俱乐部公布了一个决定,禁止球员今后为球迷在球衣、足球和各种纪念品上签名,而且还把这项规定贴在了卡灵顿训练基地的外墙上公示。对于球员来说,为球迷签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由于网络上有不少球员的签名纪念品被高价出售,所以曼联官方怀疑有些商家为了得到签名,付钱给一些小球迷,让他们在球队的训练场外向球星索取签名,然后通过互联网以赚取高额利润。为了打击这些“倒爷”,曼联管理层下令禁止球员在体育用品上签名,但照片和卡片不在限制行列。看来,如何为俱乐部的商业化运作创建一个公平与合理的环境,还真是一个难题。
禁止对象:妇女
保护对象:宗教信仰
伊朗与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对女性的着装和行为有很严格的规定,除此之外,他们甚至还禁止女球迷进入球场。该国的女球迷只能在场外给球队加油,因为法律禁止女性进入体育场看球。伊朗人认为,球场有太多的侮辱性话语,非常不适合女性参与。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的妇女一直被禁止到现场观战,这已经是老话题了,也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新世界与古老的伊斯兰观念冲突的一个方面。虽然女人们已经几乎可以出现在任何工作岗位上,德黑兰大街上妇女们的服饰也越来越多样化,但在足球场边,仍存在着一条深深的鸿沟。2006年4月,酷爱足球的伊朗总统内贾德曾下令在场边设立单独区域供女球迷们观赛,但不到一个月便被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推翻。看来,“妇女进场”之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