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化的诀窍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q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时代,锐化是摄影师必须要掌握的关键技术,锐化可以有效地提高照片细节的清晰度和质感,但与此同时,锐化也会对照片的质量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图像处理过程中对锐化程度的控制,必须特别谨慎。本期我们介绍一种专业的锐化方法,它可以使处理效果更加出色,使图像质量损失更加轻微,这种方法就是分层控制锐化法。
  
  第一步:打开PHOTOSHOP软件,按顺序点击“窗口-图层”,进入图层控制窗口,右键点击“背景”,出现“背景图层”,点左键选择“复制图层”。
  
  分层控制法2
  
  第三步:对中间调图层进行操作,步骤是:按顺序点击菜单“选择-色彩范围”。
  
  分层控制法4
  
  第五步:在图层窗口中,点击下部的增加图层蒙板按钮,在上一步生成的中间调选区的基础上,为中间调图层增加蒙板,随后,根据情况调整不透明度窗口中的数值。
  
  分层控制法6
  
  第七步:选择“高光”图层,重复第三步到第六步的操作,对照片的高光部分进行锐化,全部操作完成后,合并图层,就可以完成锐化了,勤学苦练,您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数码图像处理的高手。
其他文献
2008年初的雪灾令人难忘,灾难过后,那些风雪中的色彩、画面和故事却越发清晰和生动。农历年的喜庆,百姓日常生活的琐碎,这一切都在风雪中被裹挟、被凸显、被定格。    菜农的白菜担,小摊的红对联,河沟边的农家女,菜市场的摊主,学戏的孩子和如林的手指,等等,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中,体现了灾难之中众生百态、柴米油盐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和期望。生活还在继续,灾难终将过去。    如今,再回顾这些瞬间,已经不
飞机失事现场 沈庆沂摄    1971年9月13日凌晨2时许,林彪乘飞机在温都尔罕草原上坠毁,林彪及其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等9人全部死亡。  9月14日上午,周恩来下令在北京附近部署了10个师的兵力并于当晚进入预定地区,主要是“内防政变,外防侵略”。毛泽东则从中南海搬到了保卫措施更为严密的人民大会堂。  飞机坠毁后,到过现场的中国官方人员总共只有4个,他们是时任中国驻蒙古大使许文益、二等秘书孙一先
要说喜爱上摄影是一时冲动,当拿起朋友最初推荐的数码相机拍摄的时候,陡然发现取景器中的成像与肉眼所见有太多的不同。顶礼膜拜般阅读中外摄影家的专著,不断地翻看研究大师的作品,对祖国大好河山拍摄中,发觉小小的数码相机已经承载不了对大江、大河、大山、大地的呈现,于是添加617,8×10等摄影器材。  果然,河川之流淌,山峰之挺拔,草原之广袤都可以色彩饱满地展现出来,画面内容更丰富,视觉变得更具冲击力。  
形成自己的风格是一个摄影师成熟的标志,然而一旦形成风格想要突破自己,便非常困难了。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谈到这个问题。他是位从事摄影工作20余年的老摄影师,多年的观察习惯,或许还有点成名之累,让他试图改变自己的想法变得艰难起来。席间,他总不断地问,是否他的想法包括拍摄手法已经老了?是不是应该向时下的影像潮流靠靠?把片子色彩做得怪些,再降低点饱和度?  我想这个问题不仅拷问着摄影师自己,同时也拷问着
在当代艺术火热的现在,似乎谁还在纪实,谁就下课。有人在报纸的相关文章里宣告“告别纪实”。怎么纪实就不当代了?当代指的是什么?当代等同于观念?我才疏学浅又老套,反正搞不明白。说实在的,如今,满目的“当代艺术”,让人有点厌烦了。有时候,倒感觉有点皇帝新衣的味道。展览越来越多,让人动心的作品越来越少,看来看去,竟觉出些策略的意图,甚至,看出一种急切。艺术已经不触及灵魂。难怪有人说,现如今,搞艺术也是一种
逼出来的拍摄行动  “2004年,我们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策划出版《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系列丛书,共九本,每本摄影由专人负责,可是期限到时,负责明清皇城和北京部分的摄影师却没有交稿,我们一下子脑袋就大了。由于故宫在明清皇城和北京城两书中处于丛书的核心地位,图片需求量很大,而且图片质量要求很高,因而故宫的拍摄就成为重中之重。有些名家拍故宫非常有名,许多年拍下来,积累了很多优
作为相机配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存储卡,被遗落、被磁化、被雨淋的机会很多,而它单薄的身躯好像也更容易被损坏。这次,我们就以宇瞻150X 2G CF卡为例,替大家“严刑”考验它一番,看它到底能不能保证我们珍贵数据的安全。    抗高温测试  在对存储卡连续进行高速读写操作时,会产生热量,存储卡容易受热影响,很有可能损失部分性能。 我们采用比较极限的方法,用吹风机对存储卡持续加热5分钟左右,摸上去已经相当
前些日子,笔者随手翻看一本以前的日本摄影杂志,被其中一篇名为《北欧的哈苏人》的文章所吸引。此文是由日本著名相机评论家赤城耕一2000年夏天前往瑞典哥德堡哈苏总公司参观时所采写,文章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哈苏相机生产的整个过程。虽然此文发表已久,阐述的均是胶片相机的制作过程,我想对于哈苏这样的经典品牌,翔实记录其制造过程的文章并不过时,为了尽可能带给大家欣赏原文的感受,笔者在编写时保持了原文的叙述结构,所
旅法摄影家吴钢先生是原《中国戏剧》杂志的摄影记者,现在法国任职业摄影师,历时三十年拍摄戏曲舞台剧照,二十年潜心研究摄影史。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他就在《大众摄影》等杂志发表作品和文章,有《摄影史话》、《美丽的京剧》等专著。在最近的一次聊天中,吴钢说起了他的烦心事儿。      当他的油画和我的摄影作品一模一样时    李馨:欢迎吴钢先生和郭春飞律师、梁勤律师做客本期栏目。听吴先生说,在最近举办的巴
很多入门级的摄影爱好者迫切需要一只“中长”焦距段的镜头。在众多的中长焦的变焦镜头中,又以焦距为70-200mm或70-300mm的镜头最受人们的欢迎。其中,虽然原厂的大孔径专业镜头以其专业化的品质被人称道,但是几千元乃至上万元的价格又实在让工薪阶层的朋友承受不起。  腾龙AF70-300mm1∶4-5.6 Di LD MACRO 1∶2(A17),它是572D型号的升级版。这款镜头以其很高的性能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