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来源 :现代测绘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nj_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多数地区土地整理的目标主要是扩大耕地数量、补偿建设占用的耕地,并未进入以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因此,在土地整理活动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非常重要。本文以外屯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以期推动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
其他文献
三维地籍是土地利用空间多元化的必然结果,是地籍多用途功能实现的必然要求。它将会在土地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动态的三维地籍数据结构复杂、数量大,给数据存储和管理带来极度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检索的效率。本文从了解ORACLE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和管理方式出发,通过数据模型集成和联合索引存储分别对三维地籍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和存储方式进行了优化,以达到提高数据检索效率的目的。
本文探讨了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方法在农村村庄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方法,描述了其作业方法和技术流程,同时将航测法村庄地籍测量方法与全野外地籍测量方法在界址点、界址边和宗地面积的精度方面做了对比分析,并对其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做了初步分析,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较高的推广价值。
本文对当前国土资源系统实际测绘工作中所遇到的多套空间坐标数据相互转换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就其实现方法和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描述,针对实现过程中采用的关键技术加以说明,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即将开展的"二调"成果的利用工作提供测绘保障服务。
介绍采用平移投影中央子午线和赫尔默特坐标变换公式,处理工程中投影长度变形和相邻工程衔接的方法。利用覆盖工程的长基线获得坐标变换的旋转角,利用工程控制网的关键点获得坐标变换的平移量。
盐城市盐都区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采用了两种不同比例尺的调查模式,即:1∶1 000和1∶5 000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144平方公里采用1∶1 000调查,901平方公里采用1∶5 000调查,本文对盐都区这一调查模式的数据如何衔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研究了空间相关误差理论,利用CORS基准站原始观测值仿真网内任意点的虚拟数据,创新性地构建了单台或两台GPS设备与虚拟基站间的边连式GPS网,并通过对试验网多方案静态后处理结果的比对,表明该研究不仅能达到稳定、可靠的毫米级定位精度,而且对深度挖掘CORS海量观测数据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改变传统人工管理和计算仪器检测资料的情况的状况。本文利用VB6.0和Microsoft Access,介绍了仪器检测系统的开发思路及设计实现。
传统码头圆桩放样一般通过两至三台经纬仪用视线交会的方法来实现,因而存在效率低、精度不高等问题。本文利用一台全站仪通过观测桩身不在同一直线上的4个点实现圆桩的快速高精度放样,经由实际观测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