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当代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知识素质,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由此,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时代的需要,是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从教以来,我遵循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原则,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在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构建全新课堂,激发创新精神
  首先,要积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不平等师生关系,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一是师生要民主平等地处在课堂教学的情景中,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积极互动中实现沟通与相互理解,在师生的互教互学中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互教互学的创造过程。在师生交往的互动过程中,师生间敞开心扉,真诚地展现一个完整的自我,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中流淌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人格、道德、情感、精神。二是在师生交往的互动过程中,实现师生双方平等对话。在互动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真实需要,与学生开展对话。师生的对话不是传统的老师问学生答。而是师生就某个学习主题、意见、思想、情感的共同探讨和交换。在对话情景中师生双方都被教育活动所吸引,共同参与合作并投入创造活动。在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和新型师生关系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能得以培养,真正的教学效果得以显现。
  其次,要抛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那种说理型、灌输型的呈现方式,代之以活动型、探究型的新的呈现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在活动中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开展活动。通过活动,学生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体验,获得新知,学习潜力得以开发,个性得到张扬。可以开展自学、讨论、辩论、讲演、时事评论等各项活动。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建构全新课堂。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科学上,“设想”的主要职责与其说是真实,不如说是有趣而且有用。一旦人们对科学产生了兴趣,其所激发的学习和探索的力量将是无穷的。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把从本科到博士的在读时间由十年缩短为六年,记者问他在学习时是否感到苦恼,他回答;“一点也不,没有任何人强迫我这样做,正相反,我觉得很快活。因为我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物质世界的秘密。”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学生对政治课是否感兴趣,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七年级思想政治教材设置了大量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活动,我们通过活动这一载体,激活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变评价方式,提升创新能力
  首先,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即时即地评价。课堂教学中的激励式的口头评价是最具魅力的语言,是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的,也是最能拨动学生心弦的评价。初中阶段的学生,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跨进中学,生理心理还不成熟,更需要给予激励式的评价。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形式,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要评价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学习结果,更应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创新能力。
  其次,成长记录,记录成长。七年级思想政治围绕“成长中的我”这一主题,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设置了大量贴近生活、丰富多彩、具有创造性和实践性的活动。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注重结果评价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的评价,为每位学生设置了成长记录袋,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测试卷、探究活动材料、小论文、小制作、收集的图片和照片、获奖证书复印件、自评和他评材料等收集起来。这样既汇集了学习作品也展示了学习上的进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反思能力、创造性,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再次,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学生、同学、家长、老师同时参与评价。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某一学习、活动过程,半学期、一学期、一学年进行反思、自我评价。同学之间开展定期和不定期互评,可以口头评价,也可以书面评价。通过家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家长进行调查,形成评价。老师结合各方面材料进行科学、合理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但能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更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特长,及时肯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评价方法多样化。对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评价应重在真实、鼓励。对此,我们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基础知识、解题能力等方面进行给予量化,而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实际操作、说话等方面则可以给予定性评价,即用言语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并重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这样既重视评价学生知识素质也重视评价学生的创新素质。
  总之,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追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需要。
其他文献
后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社会、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后进生都是后天形成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后进生落后的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本概念、定理、性质、公式模糊不清。不会用数学语言去叙述和理解概念、定理、性质、公式。不看课本,不记公式,不去理解定理、性质,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  其次,学生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
期刊
随着当前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共识。复习课的特点是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性、方法和能力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模式的选用上,也必然体现出选择的高度灵活性、综合性与针对性。模式选择必然是多元的、灵活且综合的。这样才能针对不同的复习内容和专题的特点,科学地制定复习策略,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从而为营造高效复习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单一的复习方法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厌烦。实践证明:科学有效
期刊
近几年,教学的新理念、教学的新模式、教学的新经验也应运而生。教师才识俱佳,讲课到位、清晰、精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地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探索思路,解决问题,所有的这一切都给历史课堂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教学的蓬勃发展。但是,历史课堂教学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放慢脚步,静心宁神,重新审视我们所走过的课改之路,辩证地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现在就历史课的教学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中,老师们普遍反映学生“听”的能力是最难训练的。学生也认为听力的训练无从下手,因为这一能力综合了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因素:是否有充足广泛的英语背景知识,是否有足够庞大的词汇量作保证,是否能抓住重要信息并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等等。  在英语的听力练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明明是听到了一个关键信息,但马上就遗忘了,而且越是对于对英语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大量的物理概念、规律等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物理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教材使用的情况看,在进行同步实验的基础上如果师生能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创造性的趣味实验,效果会非同凡响。  一、意义  科学开发和建立
期刊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语言生动丰富,用词精练准确,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多不胜数。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能让学生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但就目前而言,中学文言文教学普遍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局面:学习者感到吃力,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厌学,教学者感到棘手与烦恼。  为何学生面对文言文的学习,大多提不起兴趣,不想学,不乐学?又怎样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新
期刊
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与理论讲授相配合,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正确建立,深刻理解和巩固掌握;实验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有效措施。  一、实验验证规律,突破教学难点  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验证。物理实验能够创造出确实的,排除干扰的物理
期刊
诗歌,做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不仅值得我们用心学习、继承,而且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更值得我们用心揣摩,进一步挖掘诗歌的潜在价值。本人认为利用诗歌这一特殊形式作为开发中学生想象力的手段,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诗歌本身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中学阶段的诗歌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把诗歌作为发展中学生想象力的重要载体,有着以下几个便利条件。  第一,中
期刊
语文新课标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而且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就应该努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增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体会阅读的兴趣。现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浅谈自己的体会。  一、要充分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从“要我读”转为“我要读”
期刊